2025年03月22日
在美国洛杉矶开幕的2025年国际卒中大会上,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被授予“威廉·M·费恩伯格卒中卓越贡献奖”,以表彰其在卒中领域的科研和临床方面作出的全球性贡献。该奖项被认为是国际卒中领域临床医学的最高奖。这是该奖项设立34年以来,亚洲科学家第一次获奖。
中国是世界上卒中疾病负担最沉重的国家之一。在王拥军从业的40多年中,他带领团队在卒中治疗的方法、药物、时间等难题面前进行了突破性研究:他主导的CHANCE系列研究找到了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两种抗血小板药联用的“甜蜜点”,改写全球诊疗指南;进而又找到导致部分人群使用氯吡格雷效果不佳的“绕行基因”并提出替代方案。这项研究,将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率从11%下降到6%,被多个医学权威机构和期刊评价为国际卒中领域的重大突破,推动全球缺血性卒中治疗进入“双抗时代”。
作为全球最大、最具权威性的化学组织,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于1919年创建于法国巴黎。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是由IUPAC于2011年发起设立的一个国际奖项。
中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林璋获颁2025年度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为全球12位获奖者之一。她长期从事重金属污染控制化学研究,致力于解决污染控制工程中的科学问题。面对重金属污染防治这一挑战性难题,突破传统环境化学理论中重金属以游离态或矿物态赋存的认知局限,发现环境中重金属的细颗粒效应,进而提出研究微纳米尺度重金属细颗粒界面特征和调控行为,提升重金属污染风险预判和精准控制的全新理念,创建了表界面调控细颗粒快速生长深度分离重金属理论,发明重金属固废关键物相矿化法资源化治理技术。原创理论在40多项工程中实现普适性技术验证。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先进激光与光电功能材料部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丽丽荣获2025年国际玻璃协会(ICG)主席奖,成为我国首位获此殊荣的女科学家。
作为我国激光玻璃领域学术带头人、国际玻璃领域公认的令人敬佩的杰出女科学家,胡丽丽成功挑战了光学玻璃制造极限,自主研发出大尺寸激光钕玻璃批量生产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使我国成为国际上独立拥有批量制备大尺寸激光钕玻璃技术的国家;带领团队在国内率先攻克了“万瓦级掺镱大模场光纤”的批量制备关键技术,使得我国高功率光纤激光器装上了“中国芯”; 成功研制出“超宽带放大用掺铋石英光纤”,实现了国内该领域从0到1的技术突破。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郭华东牵头,并联合全球35个科研机构、大学与国际科技组织共同发起的数字领域国际大科学计划——“数字可持续发展国际科学计划”(DSP),近日已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批准。郭华东表示,通过这一首期为期十年计划的实施,中国科学家将与国际科学家利用大数据、AI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全球尺度上解决可持续发展科学问题,应对可持续发展重大挑战,促进全球科研治理机制的完善。
郭华东从20世纪70年代起从事遥感信息科学特别是雷达对地观测领域研究。他系统揭示雷达电磁波与典型地物的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了无植被沙丘雷达散射几何模型,揭示了熔岩的去极化机理与植被的多极化响应现象,证实了长波段雷达对干沙的穿透性;建立了多源遥感找矿理论方法与模式,建立了重大地震灾情全天时全天候和主被动遥感观测体系,提出全球变化科学卫星及月基观测概念;组织建设了新型对地观测系统,建成神舟飞船陆地遥感应用系统,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数字地球原型系统。
鹏城实验室智能计算研究部副主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田永鸿因其在人工智能模型表示与视觉数据编码领域所展现的卓越领导力与突出贡献,荣获2025年IEEE Hans Karlsson标准奖。这是中国学者首次获此殊荣,充分体现了国际学术界对中国在该领域全球标准化进程中所作贡献的高度认可。
在全球首个人工智能模型标准IEEE 2941等多项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中,田永鸿带领科研团队克服了诸多技术挑战,积极协调跨国企业与科研机构间的利益分歧,为最终标准的出台作出了卓越贡献。其努力不仅提升了中国学者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也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协同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与视觉数据领域在国际舞台上的深度参与和话语权提升。
近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宗成庆正式出任国际计算语言学学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简称ACL)主席,主持学会工作。ACL成立于1962年,是计算语言学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学术权威性最高的国际学术组织。
宗成庆长期从事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和语言认知计算等相关研究,主持国家级重要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6部、译著两部。他先后当选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ACL Fellow和IEEE Fellow,目前担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