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25-02

生物菌肥的绿色营销与品牌塑造策略研究 ——以废弃艳山姜枝叶为例

文/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学院 李子爱 李娟 郝彬雅 陈宣佑 袁银盈

2025年02月16日

摘  要:本文聚焦以废弃艳山姜枝叶为原料的生物菌肥,浅析其绿色营销与品牌塑造策略。通过综合分析相关背景与理论研究,揭示策略的有效性及对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意义,为生物菌肥行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生物菌肥;绿色营销;品牌塑造


一、引言


艳山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叶大,通常生长在林下阴湿处,常见于田头、地边、路旁及沟边草丛中。由于其具有一定的药用、观赏等价值,随着价格提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收获或自然凋零后,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枝叶,尚未得到有效利用。例如,堆积的枝叶可能占用土地资源,影响周边环境的整洁;在自然分解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温室气体阻碍作物生长等。


二、绿色营销与品牌塑造理论


(一)绿色营销理论

1.概念与内涵: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思想,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力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需求的营销策略[1]。

2.策略组合:包括开发绿色产品、制定绿色价格、选择绿色渠道、开展绿色促销等。绿色产品强调环保、安全、节能;绿色价格需综合考虑环境成本和消费者支付意愿;绿色渠道要注重物流的环保和高效;绿色促销通过环保主题活动等方式传递绿色价值。

3.发展趋势: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增强和环保法规趋严,绿色营销将更加注重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数字化技术在绿色营销中的应用将不断深化,绿色营销的国际合作也会日益频繁[2]。

(二)品牌塑造理论

1.品牌定位理论:品牌定位是通过确定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的独特位置,使品牌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3]。

2.品牌形象塑造方法:包括品牌名称、标识、包装等视觉元素的设计,品牌故事、文化、价值观的构建,以及通过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等塑造品牌感知形象。

3.品牌传播策略:涵盖整合营销传播,运用广告、公关、促销、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以一致的品牌信息传递品牌形象,与消费者建立深度情感连接和互动。


三、废弃艳山姜枝叶的生物菌肥绿色营销与品牌塑造策略


(一)绿色营销策略

1.绿色产品策略

(1)产品研发与创新:利用先进技术提升生物菌肥的品质与功效

投入资金建立专业研发团队,专注于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艳山姜枝叶中的有益成分;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和作物需求,开发以艳山姜枝叶为特色的专用型生物菌肥。

(2)产品包装设计:采用环保材料,体现绿色理念

选择以可降解的植物纤维为主的包装材料,印刷上突出以艳山姜为原料的特点,如“源自宜宾艳山姜”等字样,并附上产品的环保优势和使用说明。设计包装图案时,融入艳山姜的元素,同时传递绿色、环保、可持续的信息。

2.绿色价格策略

(1)成本核算与利润空间:考虑资源回收利用成本与市场接受度

精确核算从宜宾地区收集、运输和处理艳山姜枝叶的各项成本,包括人力、物力和运输费用等。调研市场对以艳山姜为原料的生物菌肥的价格接受程度,结合成本和预期利润,制定合理的价格区间。

(2)价格定位策略:基于产品价值与市场竞争的定价方法

依据生物菌肥中艳山姜成分带来的独特价值,制定相应的价格策略。分析竞争对手同类产品的价格,根据自身产品的优势和特色,进行差异化定价。

3.绿色渠道策略

(1)线上渠道建设:利用电商平台拓展销售范围

搭建专门的线上销售平台,详细介绍以艳山姜为原料的生物菌肥的特点、功效和使用方法,提供便捷的在线购买和配送服务。利用各大电商平台的直播功能,邀请农业专家现场讲解艳山姜生物菌肥的优势和使用技巧,促进销售。

(2)线下渠道合作:与农资经销商、农业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

与宜宾及周边地区的农资经销商建立紧密合作,重点推广以艳山姜为原料的生物菌肥,为其提供培训和支持。与当地农业合作社合作,开展试点项目,展示艳山姜生物菌肥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效果,带动产品销售。

4.绿色促销策略

(1)广告宣传:突出产品的环保特性与优势。

制作宣传册等广告宣传资料,如“利用宜宾艳山姜,打造绿色农田”等口号,还要介绍产品的环保优势、功效作用,让消费者更全面了解产品价值。

(2)销售促进:提供试用装、优惠套餐等促销手段。

打造“绿色农业合作套餐”,与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合作,提供定制化的优惠方案,如长期合作协议下的价格折扣、优先供货、技术支持等,促进大规模采购和长期合作 。

(二)品牌塑造策略

1.品牌定位

(1)目标市场选择:针对绿色农业生产者、环保意识较强的农户。

深入调研宜宾及周边地区绿色农业生产者和环保意识较强农户对以艳山姜为原料的生物菌肥的需求和期望。分析目标市场的规模和增长潜力,针对他们的需求定制品牌策略。

(2)品牌核心价值确定:强调生态环保、高效增产、资源循环利用。

例如,明确以艳山姜为原料的生物菌肥品牌核心价值为“依托宜宾艳山姜,实现生态环保与高效农业的完美结合”。将这一核心价值贯穿于品牌的所有宣传和推广活动中。

2.品牌形象塑造

(1)品牌名称与标识设计:体现绿色、环保、创新的形象。

设计包含“艳山姜”元素的品牌名称,如“艳山姜绿丰”等,易于记忆和识别。创作以艳山姜为主题的品牌标识,突出绿色、环保、创新的特点。

(2)品牌视觉形象系统建设:包括产品包装、宣传资料、网站等的统一设计。

产品包装上突出艳山姜的形象和品牌名称,形成统一的视觉风格。宣传资料和网站设计融入艳山姜的元素,展现品牌的独特性。

(3)品牌文化建设:讲述品牌背后的环保故事与社会责任。

讲述品牌如何利用宜宾艳山姜枝叶变废为宝,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故事。强调品牌在保护宜宾当地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社会责任。

3.品牌传播策略

(1)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整合传播:利用报纸、杂志、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宣传。

在地方报纸和农业杂志上发表关于以艳山姜为原料的生物菌肥的专题报道。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艳山姜生物菌肥的使用案例和用户反馈。

(2)口碑营销:通过用户满意度提升品牌口碑。

确保用户对以艳山姜为原料的生物菌肥满意度,鼓励用户在农户间口碑传播。收集用户好评和成功案例,用于品牌宣传。

(3)事件营销:参与农业环保相关的重大事件,提升品牌知名度。

参与以艳山姜资源利用和农业环保为主题的研讨会和展会,结合相关环保活动,宣传品牌。

四、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与风险控制


(一)保障措施

1.政策支持:积极争取政府相关政策扶持与补贴。

密切关注宜宾市政府关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绿色农业发展以及环保产业的政策动态。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交以废弃艳山姜枝叶为原料的生物菌肥项目方案,阐述其对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争取获得专项扶持资金和税收优惠政策。

2.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提升技术水平。

与宜宾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科研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针对艳山姜枝叶在生物菌肥中应用的技术研发项目。设立专门的技术研发基金,用于引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检测仪器。定期组织技术交流活动,邀请业内专家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趋势,为艳山姜生物菌肥的技术创新提供思路。

3.人才培养与引进:培养专业的营销与技术人才。

与高校合作,开设与生物菌肥和艳山姜资源利用相关的课程,定向培养专业人才。从外部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生物菌肥研发、营销和管理人才,为企业注入新的理念和技术。内部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

4.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流程。建立质量追溯系统,对每一批次的艳山姜生物菌肥进行编号,记录其生产过程和质量检测数据,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定期将产品送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二)风险控制

1.市场风险:分析市场需求变化,制定应对策略。

持续开展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对以艳山姜枝叶为原料的生物菌肥的需求变化,包括对产品功效、价格、包装和服务的期望。建立市场需求预测模型,根据调研数据和行业趋势,预测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提前调整生产和营销策略。制定多样化的市场应对策略,如在市场需求下降时,采取促销活动、拓展新的销售渠道或开发新的产品应用领域;在市场需求上升时,加大生产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2.技术风险:关注技术发展动态,防范技术更新换代带来的风险。

成立技术情报小组,密切关注国内外生物菌肥领域的技术发展动态,特别是与艳山姜枝叶利用相关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定期评估企业现有技术的竞争力,及时淘汰落后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先进技术,保持技术的领先地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自主研发的以艳山姜为原料的生物菌肥技术申请专利。

3.竞争风险:加强竞争对手分析,制定差异化竞争策略。

对市场上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营销策略和市场份额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优势和劣势。基于艳山姜生物菌肥的独特特点和优势,如环保、高效、本地资源利用等,制定差异化的竞争策略,突出产品的独特价值,避免与竞争对手的正面价格竞争。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4.政策风险:及时了解政策法规变化,调整经营策略。

建立政策法规监测机制,定期收集和分析国家和地方关于农业、环保、肥料生产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变化。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及时了解政策制定的背景和意图,争取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发表企业的意见和建议。根据政策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如在政策鼓励时加大投资和生产规模,在政策限制时优化产品结构或转型升级。


五、结论


1.绿色营销与品牌塑造策略的有效性。

通过绿色产品策略,充分挖掘了艳山姜枝叶的资源价值,开发出环保、高效的生物菌肥产品,满足了市场对绿色农资的需求。绿色价格策略在保障企业合理利润的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绿色渠道策略有效拓展了销售网络,提高了产品的市场覆盖率。绿色促销策略增强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和认可,促进了产品的销售。品牌塑造策略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2.废弃艳山姜枝叶资源利用的重要意义。

废弃艳山姜枝叶的资源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意义。从经济角度看,将废弃枝叶转化为有价值的生物菌肥,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降低了原材料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从环境角度看,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促进了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从社会角度看,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增强了社会对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顾旸.我国绿色营销理论与实践十年回顾[J].经济纵横, 2004(7):3.

[2]李荣庆.绿色营销:国内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 2007(4):4.

[3]尚洪威.品牌形象塑造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6.

基金项目:获得宜宾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金支持“根壮壮—绿色环保的高科技生物菌肥领航者”(202310641004X)。

责编 / 马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