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万海滨 禹辰
2010年11月01日
广电运通研究院大楼
广电运通(科学城)产业园ATM总装车间一角
2010年11月1日,广电运通研究院成立暨产业园全面启用庆典在广州市科学城举行。据悉,新成立的广电运通研究院是我国首个ATM研究机构,同时全面启用的广电运通产业园也将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ATM产业基地。作为中国最大的ATM厂商,广电运通的这两个重大举措表明中国ATM在通过自主创新提升科研实力的发展过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成立首个ATM研究院 以自主创新技术持续提升中国ATM科研实力
科学技术的创新是企业健康发展的生命。广电运通历来注重自主创新,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2005年,广电运通自主研发出“ATM中国芯”,改写了我国ATM钞票识别技术一直依赖国外技术的历史,在推动我国金融自助设备、轨道交通设备的国产化进程方面成绩卓著。同时,广电运通也是我国第一家自主研发出“多国货币识别”、“基于电子指纹的钞票跟踪”、“轨道交通地铁闸机通行逻辑”等多项核心技术的民族企业,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国外企业多年来对货币识别和处理领域核心技术的垄断。
持续十多年的稳健发展,广电运通并没有在“中国规模最大,技术实力最强的ATM厂商”的成绩面前止步,而是积极寻求机会,加强与高端科研院所的联系,加快自主核心技术产业化进程。早在2008年9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汝为、熊有伦,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方家熊等就亲临广电运通,对广电运通的ATM、AFC产业进行了悉心指导,也对广电运通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通过和院士中心的长远合作,争取研发更多的产品,申请更多的专利,把核心技术做大做强。正是在两院院士的指导和关怀下,2009年初,广电运通依托广州无线电集团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始着手筹建广电运通研究院。
经过紧锣密鼓的充分准备,在院士专家们的积极推动下,广电运通研究院于2010年11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志在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将中国民族ATM产业的研发实力推上一个新高度。据了解,广电运通研究院占地达4000多平方米,是国家级技术中心金融电子分部,目前下设研究院办公室、ATM研究所、基础研究所、通用研究所、ATM安全研究所、软件研究所、AFC研究所、检测中心等六所一室一中心,并在上海、北京设立了研发中心。
广电运通研究院汇聚了一大批由博士、硕士及学士组成的国内最大的ATM研发精英团队,是目前国内实力最雄厚、最具成长力的研发队伍。广电运通研究院邀请到戴汝为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戴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专家,曾师从钱学森。在戴汝为院士的带领和指导下,广电运通研究院作为中国首家ATM研究机构,将持续提升中国ATM的科研实力。
广电运通副总经理、研究院负责人李叶东介绍说,随着广电运通研究院的挂牌成立,广电运通将有更大的力量深入研究货币识别和处理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应用,并吸引更多的行业高端科技人才加盟,同时通过制定完善、稳健、有远见卓识的技术战略帮助企业迅速积累起核心技术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稳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全球产能最大的ATM产业基地全面启用 推动自主创新技术产业化
广电运通产业园是2007年8月广电运通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之一,产业园位于素有“华南硅谷”之称的广州科学城,总占地面积338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7210平方米,包括两栋生产大楼、一栋研发大楼、一栋科技大楼和一栋客服大楼,全部按照现代生产管理标准高规格建设。园区集管理中心、研发中心、制造中心于一体,进一步发挥广电运通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的规模化优势,是目前全球一流的高端货币自助设备产业基地。
这一项目的全面建成,使广电运通得以利用原有的技术设备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扩大产能,增强核心竞争力。该产业园区将工艺研发、规模化生产与市场模拟成本、价值、损耗、效益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加快广电运通货币识别与处理技术的最新成果的转化,可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发挥经济效益,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提高ATM产品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巩固广电运通在ATM 行业的领先地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高端客户逐渐增加,以及金融电子化进程不断加速,货币自动处理设备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会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广阔。根据英国独立调查公司“零售银行研究”(Retail Banking Research, 以下简称RBR)发布的一份权威报告——《全球ATM市场及至2013年的预测》(Global ATM Market and Forecasts to 2013)指出:ATM市场在全球增长迅速,预计到2011年年底,全球ATM保有量将达到200万台左右。而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ATM市场之一,约占全球ATM市场的三分之一。特别是中国市场,近年来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其增长速度已位居亚太地区之首,未来ATM市场潜力非常巨大。
面对如此利好的机遇与ATM未来创新的挑战,快速的供货能力与规模生产能力成为了全球ATM供应商竞争的制高点。作为国内唯一能与国际ATM巨头抗衡的ATM民族品牌广电运通建设了全球最大的高端ATM产业基地,将产能优势与本土化优势充分结合,无疑契合了中国未来ATM市场发展的这一需求,抢占了ATM行业难得的良好发展机遇,提高我国ATM国产厂商的整体国际竞争能力。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族ATM产业的产能规模全面升级,引领国产ATM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为实现跨越式的快速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广电运通总经理叶子瑜介绍说,全面启用的产业园,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端货币自助设备产业基地。广电运通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保持产品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加快核心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戴汝为院士在广电运通庆典上致辞
广州市国资委主任黄伟林在庆典上高度肯定了广电运通
广州市国资委主任黄伟林高度肯定 中科院院士戴汝为深情寄语
在广电运通研究院成立暨广电运通产业园全面启用庆典上,广州市、萝岗区等相关政府领导与多名院士专家莅临现场前来庆贺。广州市国资委主任黄伟林先生代表广州市国资委发表致辞。
黄主任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广州市国资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围绕自主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代表广州形象的企业。黄主任讲到下一步广州市国资委将进一步加大对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扶持力度,继续加大对直属企业自主创新的国资收益支持力度,积极健全自主创新激励约束机制,擦亮广州国企的品牌。“我这里要特别讲的,就是广电运通或是广州无线电集团,在体制创新的同时,能够把职工的成长、企业的发展和国家利益结合得很好。大家都知道,在广州国资系统,无线电集团也好,广电运通也好,在这方面是做出了典范,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也得到了员工们的拥护,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据黄主任介绍,广州市政府在刚刚出台的一个关于利用资本市场促进国企做强、做大的通知中,提出的把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和总上市公司的核心骨干、科技骨干跟企业的发展结合得更紧密的股权激励等措施,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无线电集团与广电运通提供的鲜活经验的升华。
黄主任表示,广州市国资委将继续支持广州无线电集团及广电运通走“创新驱动、高端引领发展”之路,希望广电运通在这一方面为广州国资提供更多、更鲜活的经验,并为广州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最后他对广电运通研究院早日成为全球最大、最权威的ATM研究机构寄予厚望。
在11月1日广电运通研究院成立暨广电运通产业园全面启用庆典上,除了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多位专家助阵,戴汝为院士也亲临现场并致辞,他鼓励广电运通将技术创新之路深入走下去,大力研究货币识别和处理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应用,提升中国ATM民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当日下午,在广电运通副总经理李叶东的主持下,2010年广电运通研究院论坛举行。作为广电运通首席科学家的戴汝为院士做了一场题为《高山仰止,永为我师—我所知道的钱学森》的演讲。钱学森先生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作为钱学森院士的学生,戴老与他有长达半个世纪的亦师亦友的交往,相知甚深。戴老讲述了钱学森先生近年对科学技术的伟大贡献,鼓励广电运通科研人员以追求卓越的自主创新精神钻研科学。随后,戴汝为弟子、Yebol公司创始人及CEO尹红风博士也做了一场题为《从思维科学到智能语义搜索》的报告。
广电运通负责人介绍说,在戴汝为院士的带领和指导下,研究院的研发方向将代表中国ATM的发展方向,对于今后联系中国ATM产业的实际情况,借鉴国际经验,引进与培养ATM领域的精英人才,推动中国民族ATM产业的发展意义非凡。依托众多院士和专家的指导,广电运通将有信心冲刺全球,为中国ATM民族企业的自主创新赢取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