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10-11

干酪加工技术开发及其集成化培训

文天津科技大学干酪科学与工程研究室 责编高妍

2010年11月01日



赵征(左三)与研究室师生在天津中芬乳业生产线


        干酪是高附加值乳制品,发展干酪加工将有助于我国乳品企业提高乳品加工的技术水平和营销水平。干酪加工是集生物技术、化学工程、机械工程和管理工程于一体的复杂系统。目前,我国对干酪加工的研究与开发正处于起步阶段,缺少干酪加工的技术人员和师资力量,必须迅速培养懂得理论又掌握实际操作技术的人才。
        自2002年起,天津科技大学干酪科学与工程研究室深入进行干酪加工技术和关键设备的研究,先后完成了“功能性奶酪系列产品开发与应用”、“比萨饼干酪加工技术的开发和生产线建设”、“瑞士乳杆菌发酵技术与系列产品的开发”、“半软质干酪加工技术和设备的集成化开发”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室充分利用这些项目取得的技术成果,开展天津市星火计划项目“干酪加工技术的集成化培训”,集产品开发、设备设计、人员培训、信息建设、网站建设为一体,全面完成了预期任务,取得了一系列技术成果,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研究室在中试规模上开发了比萨饼干酪、新鲜软质干酪、干酪风味剂、干酪乳杆菌发酵剂等产品;设计加工了热拉伸机、干酪凝乳槽、凝乳切割刀、凝乳块切割机、装模设备和成熟库等设备,建成了干酪加工示范型生产线,为技术培训建立了必要的条件;取得了“利用技术开发搞培训,把技术开发的成果尽快投入培训”的经验。研究室注重交流技术成果,保护知识产权,申报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2项。
        在培训方面,研究室通过“四个结合”—学历教育与专业培训相结合、科技项目实施与培训相结合、工艺与工程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集成化方式开展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项目实施期间即对研究室成员和技术工人进行培训,生产线设计阶段即考虑到培训功能;注重与具备先进技术的国外企业、大学合作,多次邀请外国专家开展研讨会和学术讲座。至项目结束,共培养了3名博士生、24名硕士生、80名本科生,并为企业培养了66名工程技术人员,为开发干酪加工产业提供了人力和智力支持。
        信息技术是研究室开展集成化培训的核心技术。经过努力,研究室建立了包括纸质出版物、电子书籍、网络新资源在内的庞大、实用的信息数据库。目前研究室已经收集了20多部干酪和乳品的纸质出版物、电子书籍,130个相关视频、课件及大量有关干酪加工的标准、专利、期刊论文、商业信息等资源。为了促进干酪加工技术的交流,研究室发表了30余篇学术论文(SCI收录2篇),翻译了20余篇技术资料,并在《食品工艺学实验技术》一书中编撰了6个干酪实验讲义,自主拍摄了5个干酪加工的视频,丰富了我国干酪加工技术的信息资源。研究室建设并运行了“奶酪技术学院”网站(
http://www.cheeseinstitute.com/),在研究室主办的“食品技术原理”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食品科学技术导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网站和优酷网站上建立了干酪加工技术专辑,以课件和视频形式传播、宣传奶酪科学文化和干酪加工技术。
        天津科技大学通过多年努力,开发了干酪加工技术和关键设备,培养了相关人才,为深入推进干酪加工技术的工业化和开展常态化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链接:
    赵征,天津科技大学教授、博导,干酪科学与工程研究室主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10年度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研究方向为食品加工工程和畜产品加工技术,主持完成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出版《食品工艺学实验技术》。授权和申请多项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