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24-08

盘石科技: 释放创新潜能 智护健康未来

文/本刊记者 王怡

2024年08月14日

屏幕截图 2024-10-14 143203.png

智慧医院系统的护理模块在医院护士站充当全病区的智慧大脑,为医护人员及住院患者提供智慧服务。

创新潜能是蛰伏在企业主体的特质。企业通过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同时着眼于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效汇聚和科技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充分激活创新主体的潜能,让科技创新成果涌现。

通过“小切口,深挖掘”瞄准为金融机构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天津市盘石纳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盘石科技”)先后推出“带有电子标签锁的专用装款袋”“发行基金物流化管理系统”等产品,革新了金融单位装运保管现钞的装款袋,结束了金融行业近百年用麻袋装款的历史。

近年来,公司布局从科技赋能金融服务领域延伸至数字化助推健康中国建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布局前瞻未来产业,处处体现盘石科技以科技之力提升目标领域的雄心与魄力。

屏幕截图 2024-10-14 143211.png

工程师讨论系统适配硬件的研发工作


科技支撑 成就金融配套先驱


盘石科技自1994年创建伊始,便关注到金融配套领域的现状与需求。当时市场普遍流通的装钞袋停留在麻袋加铅封的形式,操作复杂且耗费人力。盘石科技对发行基金流领域进行大量细致的调研,经过多年研发先后推出二维条码与RFID技术的发行基金物流化管理系统。巧妙地运用机械机构和RFID芯片的完美结合,达到了一次性使用、不可复制、高效、牢固和安全的要求。

“RFID物流管理系统”替代了原始封签,通过对RFID电子封签数据的采集实现发行基金物流的自动跟踪,快速查询,统一管理,进而达到对发行基金实物的统计、库存、检查、效验的信息化,为我国金融货币物流系统管理信息化、自动化奠定了基础。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及各省银行推广使用,构建起金融领域的货币物联网。

在这一阶段,专利应用及申报专利的数量与质量快速提升,产品填补了业内多项空白。在其专利产品“RFID物流管理系统”将装款运钞的便捷性问题迎刃而解后,“上开透视”装款袋的面市,又解决了铅封外挂带来的安全隐患。2011年“自主创新超高频RFID标准的电子卡锁研发及在钞币管理中的应用”项目获得国家资金大力支持,2013年起盘石科技被认定为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 ……盘石科技在金融配套领域撑起一片天地。


模式创新 助推智慧医疗发展


2019年,天津市盘石纳新科技有限公司在稳定金融配套板块后将重心转移至智慧医疗领域。

创新是企业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董事长郑源明晰对发展路线的判断,在受访中表示“把应用于金融领域物流管理的先进技术应用于智慧医疗行业是局部创新模式和市场创新模式相结合的创新,无论哪一种创新模式归根结底都需要企业开展适当的合作创新和自主研发关键技术,最终目的还是要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将科学技术原理移植到新兴技术领域是盘石科技实现创新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例如将多年积累的重要物品管控技术进行移植并结合前沿技术而研发出“智能药品管理解决方案”。

智能药品管理柜用来存放常规药品及特殊药品,柜体镶嵌有电容触摸屏,预装智能药品管理系统。为保证使用安全,智能药品管理柜的认证采用最先进的生物面部识别、指静脉检测等方式,普通药品可根据客户要求自行设定,特殊药品需要双人双锁管理模式。此外,便捷性是其突出特点,产品使用AI感知技术可实现对柜体内所有药品进行实时监控、自动盘点、自动交接、丢失报警等功能,需要依赖人工核对清点的工作变为全自动化智能解决。在信息准确性方面,利用系统及硬件的功能约束,更好地落实药品品类、规格、批号等重要信息的核验,也防止同一人员在规定时间内,重复购药、虚假购药等不合规行为。

与此同时,盘石科技坚持自主创新,打造出两大产品矩阵整体解决方案,即简臻版智慧病房(基础)与醇熟版智慧病房(高配)。醇熟版智慧病房突出强大数据整合交互能力、全病区信息互联互通、隔离远程管理自如应对的三大特点,服务于智慧护士站、智慧病房、智慧病区走廊三大场景。

其推出的“智慧病房整体解决方案”围绕“以患者为中心”,专注于医疗信息化建设,致力于革新医护从业者的工作模式,同时提升医院管理效率和水平。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实现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智能搜索、自动程序设计,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在线监控、远程控制、定位追溯、决策支持等功能。


需求深耕 提升技术场景温度


随着科技创新赋能千行百业,大众对于医疗技术的诉求不仅在于治愈疾病,更希望在过程中感受到智能贴心、科技向善的力量。

“为医护工作者减负,为患者带来身心安慰,尽可能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是盘石科技服务医疗发展所践行的朴素价值观,如何让创新之能赋予医疗温度,盘石科技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输液是疾病治疗中普遍且关键的环节,以往一人住院、全家奔忙的场景有望通过盘石科技的床旁智能交互系统得到改善,打破病房信息孤岛,在床旁为病患提供多维度便利。输液监控系统通过加装在输液管路上的智能电子输液仪实现输液过程的全程监护和智能把控。输液开始后电子输液仪会启动红外检测装置控制滴速,下方智能阻断装置自动判别气泡、堵针、脱管、漏针风险等问题并在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启动预警并终止输液,给医护人员预留时间。

科技体现人文关怀,闪耀于细节处。

床旁智能交互系统设置休闲娱乐功能,包括智能电视、智能音乐播放器、人机交互游戏等,在给予患者精神愉悦的同时缓解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有助于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此外,系统会公开透明地展示给患者药品单价、治疗费用情况等,患者可以在床旁利用人机交互平台完成缴费,系统还会通过弹窗提醒患者临近检查时间。

智慧病房的智慧医疗数据交互与集成管理平台利用创新的物联网平台和人机交互系统在病区实现全院系统的互联互通,生命体征检测模块与智慧床垫相结合,实时监测患者在床离床的状态和生命体征。

对于医护工作者来说,可以通过视频呼叫交互系统与患者远程交流入院须知、术前须知、术后注意事项等,为患者的诊治过程保留视频记录,方便医护人员随时调阅。穿戴智能设备则可以在病区的任何位置接收患者的呼叫信息,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效提升。

盘石科技智慧医疗技术的投用,为医患实时沟通提供有效手段,为保障医疗安全提供技术支持,助力医疗机构迈入现代化管理时代,同时还全方面注入人性化关怀。

平台拓展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屏幕截图 2024-10-14 143231.png所获专利证书体现盘石科技的自主创新成果


为使人才创新力得以最大程度发挥,盘石科技多措并举。一方面,激发公司科研人员创新潜力与效能,积极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并壮大创新型人才储备;另一方面,促合作、勤攻关、拓平台,促进科技资源与生产应用有机结合,破解成果转化受阻难题。

盘石科技于2013年9月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先后与叶声华院士、姚建铨院士签署协议进站指导。开展“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推进院士专家团队与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紧密结合,提高、培养科技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促进关键技术的快速提升。在集智攻关下一批技术难点得以解决,成果显著,如解决超高频电子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的难题。盘石科技还承担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发行基金信息系统改革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多个。

在组织建设层面,2017年盘石科技成立企业科协,推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社团、行业产业协会开展技术交流与对接,如科技“三创”活动、“创新工程”、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活动等。同时进一步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强化招才引智工作,筑巢引凤,有效壮大创新型人才资源储备。

多年来,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在盘石科技落地,有效激励着研发人员,调动创造的积极性与驱动力,并形成一种充盈的、前进式的企业发展动力,而这体现着企业的管理智慧。

盘石科技立足科研人员需求深入开展“建家当友”活动、组织科研创新团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择优对申报成功的科技服务项目予以立项资助等一系列举措,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同时提升了科技人员的凝聚力。从完善硬件设施、优化软件环境两方面入手,全面推进企业“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切实增强了科研人员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得益于创新生态建设,蛰伏于企业主体内的创新潜力正在加速释放。至今盘石科技已被授权专利93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27项,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一系列切实举措巩固和提升了盘石科技在行业内的领军地位,2012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获得滨海新区高新区“最快进步奖”;滨海新区高新区“制造业十强”“天津市重点新产品”“优秀小巨人企业”等奖项。

“我们相信科技的力量,义无反顾投身智创浪潮,热情奔赴创新研发的征途。”在采访中,郑源将盘石科技的品牌故事娓娓道来,创新铺就的道路已结出满满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