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吴浪
2010年11月01日
对于广大老年人来说,一种名为“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的疾病正在或即将对他们安享晚年构成严重的威胁。该病是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且随年龄增长而成倍增加,年过60岁,患病率为4%~8%,65岁后增加到10%,80岁后会超过30%。在中国,老年痴呆症的患者数也呈显著上升趋势,据统计,目前患者总数约有600万,居世界首位。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痛苦、家庭和社会沉重的负担,以及面对患者痛苦而又无良策的医生的无奈,使得从事中医工作近半个世纪的薛兴中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就开始潜心研究老年痴呆病的发病机理和防治对策。
薛兴中大夫根据中医理论,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和观察研究,认为老年痴呆症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一种虚损性疾病。中医认为,肾是人的先天之本,是人体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原动力,它的盛衰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人过40岁后,肾气始衰,肾精渐亏,其他脏腑特别是心、脾两脏亦随之衰弱,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衰变过程呈进行性加重态势。老年痴呆症就是在这样病变过程的基础上发生的。老年痴呆症的病因和机理可简而概之为“虚、痰、瘀”三个字:“虚”即肾虚、心虚、脾虚,“痰”即痰浊内盛,“瘀”即瘀血阻络。肾虚为主,是始动因素;心虚、脾虚为次,是肾虚引起;因虚致实,实即痰浊、瘀血。虚为因,实为果。老年痴呆症正是这种虚实共同作用的结果。
老年痴呆症分为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和混合性痴呆。薛大夫认为虽然三者的基本共同点为正虚邪实,但老年性痴呆的“邪”,以痰浊内盛为主;血管性痴呆的“邪”显然以瘀血内阻为主;混合性痴呆则是痰浊、瘀血并重。所以在治疗上除了共同的培本补虚外,对老年性痴呆偏重于涤痰化浊,血管性痴呆则偏重于活血祛瘀,混合性痴呆则两者兼而用之。
薛大夫通过中医对该病的上述认识,参考西医对本病的生理病理论述,采用补、泻并用的方法治疗该病。通过补肾、补脾调理先天后天的生理机能,增强自身抗病能力,以延缓或阻止病理改变;通过活血祛瘀、化痰涤浊等治法减弱或消除病因,改善病理变化;通过具有亲智能的中药启迪患者的脑神经功能活力,以阻止或延缓病程进展,减轻现有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他以“培元固本,益肾填精,健脾补心,活血祛瘀,化痰涤浊,开窍醒脑”为基本治法,用于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和混合性痴呆的治疗,据临床统计,有效率较高。该基本治法具有标本兼顾、全方位调理,多靶点治疗、重点突出,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可长期服用等特点。但是,薛大夫同时也指出,其基本治法还存在对早期效果好、中期尚有效、晚期很差,治疗显效慢等问题,因此还有待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薛兴中,山西省稷山县人。上世纪60年代初高中毕业后,便在家自学祖父遗留的《医宗金鉴》、《外科正宗》等中医书籍。后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与稷山县医院合办的“中医学徒班”。学满后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979年通过全国中医统考录取,调运城市中医院工作。先后在山西省中医理论班、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理论班、西安市中医医院进行理论深造和临床进修。曾任运城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在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1994年晋升中医副主任医师,2001年12月退休。于2005年经运城市科技局和民政局批准成立“运城市兴中中医老年痴呆病研究所。被“中国疑难病研究协会”吸收为委员,被“全国著名特色医疗专家鉴定委员会”确认为“中华医学临床研究特色专科专家”,是运城市卫生局确认的首批“名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