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冯昭
2023年12月22日
目前,中国白酒国内外消费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态势:其主要销量和消费集中在国内,海外市场占有率极低。《华夏酒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白酒商品累计出口量为1.64万吨,仅占同期国内白酒产量的0.24%。
这种背景下,中国白酒品牌纷纷以不同的方式和策略谋划着国际化战略。入冬以来,贵州茅台亮相法国美食榜颁奖典礼、泸州老窖获得全球贸易“金字招牌”及携手国际顶级赛事、五粮液和古井集团的国际合作、洋河承办世界名酒城市联盟推介会……中国白酒在国际舞台上的身影在这个冬天显得尤为亮眼。
然而,上述品牌路径各异的出海策略,尽管亮点纷呈,但不会一蹴而就,仍面临口味口感、销售渠道、饮用习惯等诸多与国内市场不一样的挑战。
贵州茅台携手轩尼诗亮相LA LISTE
近日,由茅台巴黎公司联合欧洲区经销商共同承办的LA LISTE国际美食榜单年度颁奖盛典在法国外交部举行。
LA LISTE国际美食榜单,是一份由法国人在2015年首创的国际美食排行榜,迄今为止,已经收录了来自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万多家餐厅,榜单排名参考800多份《专业美食指南》和消费者在线点评,最终得出评分靠前的1000家餐厅进入下一年度全球美食排行榜。
在活动现场,贵州茅台准备了旗下精品茅台、飞天茅台和茅台1935三款茅台酒,进行盲品互动;身着中国贵州传统苗族服饰的主持人,还详细介绍了茅台酒“MEI”的文化传承和传统工艺;“茅台杯”鸡尾酒大赛比利时赛区冠军Cedric BUSCEMI和法国鸡尾酒著名调酒师 Thibaut DE SALVADOR同台炫技,为与会嘉宾们调制自己原创的招牌茅台鸡尾酒,并邀请嘉宾现场投票,则为活动现场的鸡尾酒会带来一个小高潮。
据LA LISTE榜单主席福尔介绍,在2024年度全球美食排行榜TOP1000名单中,上榜的中国美食餐厅达140家。为了表彰中国美食餐厅品质的不断上升,尤其是疫情之后迅速复苏的长足进步,LA LISTE国际美食榜单计划在2024年春节后,专程到中国举行中国上榜餐厅美食盛典。
贵州茅台选择与LA LISTE全球美食榜单合作,既展现了中国美食文化风采,加强了与各国烹饪技艺的交流互鉴,又探索了中国高端白酒与外国餐饮的融合之道,对于扩大贵州茅台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美誉度不无裨益。
而在此前不久,茅台集团与世界领先的法国干邑白兰地品牌轩尼诗曾在茅台国际大酒店举行座谈,围绕产品合作、渠道建设、文化传播、履行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等进行深入沟通。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表示,茅台与轩尼诗在市场拓展、文化交流、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合作前景,希望双方充分发挥各自领域的优势,明确合作机制,以文化为切口,推进多层面深度合作,为中法文化交流互鉴注入新的活力,让中法友谊在“酒”的交流碰撞下历久弥新。
从与轩尼诗合作,到惊艳亮相法国美食颁奖盛典,贵州茅台选择以法国合作伙伴为突破口,为打入欧洲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泸州老窖 获全球贸易“金字招牌”
11月24日,泸州老窖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通过成都海关稽查处组织的高级认证企业实地认证,成为四川泸州首家海关高级认证企业(AEO)。
AEO(经认证的经营者)制度是世界海关组织倡导的,为实现《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目标,通过加强海关与海关、海关与商界以及海关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合作,从而促进全球供应链安全与贸易便利化,实现关企互利共赢、贸易畅通的一项制度。
海关高级认证企业(AEO)在中国国内享受最优惠最便利的管理措施,涉及5大类28项便利措施。同时海关高级认证企业(AEO)还可在与中国海关签署AEO互认的国家和地区享受减少单证审核、降低查验率、优先办理、优先通关、专人负责协调解决企业疑难问题等便利措施。
截至目前,中国海关已与22个经济体签署AEO互认协议,覆盖48个国家和地区,互认国家和地区数量稳居全球首位,其中包括3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5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和13个中东欧国家。
AEO制度已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铺就了一条“绿色通道”,AEO资质被世界各国(地区)公认为全球贸易的“金字招牌”。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洪波表示,有了AEO认证这个国际互认的“金字招牌”后,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还可以在拓展海外业务、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形成更大的优势。
国际高级认证不仅让泸州老窖出海通道变得顺畅,更重要的是,有了该认证的背书,海外消费者对白酒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也将进一步提高。
此外,为迅速打开国际市场,泸州老窖还频频携手国际顶级体育赛事,发力体育营销。2023 WCGC全球华人精英高尔夫挑战赛总决赛在印尼巴厘岛举行。
诞生于1993年的WCGC,现已成为全世界最顶尖、最权威、最具影响力与知名度的企业精英高尔夫赛事,被誉为“全球企业家的高尔夫世界杯”。自2017年起,泸州老窖旗下品牌国窖1573与WCGC赛事携手,双方联袂打造的“国窖 1573 WCGC中国赛”和“国窖 1573 WCGC 全球华人精英高尔夫挑战赛”,现已分别成为中国企业家高尔夫赛事、全球华人精英高尔夫赛事第一品牌。其中,海外赛事于今年启动,从多伦多出发,遍历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11月29日晚,国窖 1573“让世界品味中国”全球之旅暨2023 WCGC全球华人精英高尔夫挑战赛总决赛颁奖典礼举行,并宣布发售“国窖 15731·中国品味 2024甲辰龙年·生肖限量版”。
随后,国际乒联在成都官宣,泸州老窖成为ITTF国际乒联世界杯的全球顶级合作伙伴。“双方的合作有望将这项赛事提升至新的高度,我们将共同迎接首届国际乒联乒乓球混合团体世界杯的到来。”国际乒联主席佩特拉·索林(Petra Srling)说。
借助各大体育赛事平台,泸州老窖将中国优秀传统白酒文化传至世界。澳网比赛期间,在墨尔本球场内的当地观众曾对前去观战的泸州老窖经销商发出“1573是什么”的提问,时隔多年,这样的疑问已经没有了。
但是,品牌价值能否最终转化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形成产品价值,泸州老窖还得持之以恒不断投入。
古井、五粮液 融合中药草本韵味
2023年11月,安徽古井集团和法国卡慕集团共同投资建设了一项威士忌蒸馏坊项目——安徽古奇草本威士忌蒸馏坊,该项目将推出两大创新产品系列:芳香威士忌和结合中药草本的威士忌。
安徽古奇草本威士忌蒸馏坊项目将结合安徽亳州中国特色及养生文化,建成集生产、研发、体验、销售于一体的草本威士忌庄园。芳香威士忌将结合苏格兰单一麦芽蒸馏工艺和中国白酒古老的发酵技艺,进行调配生产;草本威士忌则是草本与纯净烈酒的融合。
古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金辉表示,安徽古奇草本威士忌蒸馏坊项目是古井集团国际化战略的又一布局,是大健康产业的二次落子,要在威士忌领域打一口深井,将安徽古奇草本威士忌蒸馏坊打造成世界级的企业。
紧随其后,五粮液集团与意大利金巴厘集团在四川宜宾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在新品共创、营销体系合作、品牌文化推广等方面开展全方位交流与合作。
金巴厘就谈候任首席执行官兼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马特奥·方塔基奥蒂(Matteo Fontakiotti)表示,金巴厘与五粮液不仅将把不同文化代表的优秀酒类产品,以适合于当地文化的方式带给国内外消费者,还将共同开发针对节庆礼赠、宴会餐饮及亲友欢聚等不同场景的全新酒类产品。
成立于1860年的金巴厘集团,总部位于意大利米兰,在全球拥有23家工厂,并在25个国家拥有自己的分销网络,其全球业务分销网络遍及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欧洲和美洲处于领先地位,是全球知名烈酒集团之一。金巴厘旗下拥有50多个高端品牌,遍布全球各地,其中重点品牌包括阿佩罗利口酒、金巴利苦味利口酒、深蓝伏特加、柑曼怡柑橘味干邑力娇酒、威凤凰波本威士忌、阿普尔顿庄园朗姆酒等。
早在今年9月,五粮液和金巴厘集团就开启了合作序幕。双方共创并联合发布了“五谷罗尼”全新鸡尾酒,在“内格罗尼周”期间成功进驻全国近600家酒吧,并推出了五粮液集团针对鸡尾酒调酒的浓香型产品。随着双方合作深化,五粮液将借助金巴厘集团更好地进入欧美市场。
洋河 深度捆绑城市品牌
孕育出“洋河”“双沟”两大中国名酒的宿迁,不仅是中国东部地区唯一的“中国白酒之都”,也是“世界十大烈酒产区”和“世界三大湿地名酒产区”。
11月24日,由江苏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宿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洋河”)联合承办的“以酒会友 以酒话商”世界名酒城市联盟推介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厄瓜多尔、古巴、智利、南非、尼日利亚、新加坡等国际驻沪机构嘉宾出席活动。
早在2022中国酒都(宿迁)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宿迁发出了成立“世界名酒城市联盟”的倡议;2023年,又发布了“世界名酒城市联盟三年行动计划”,加速开启国际化的新征程。在行动计划的指引下,宿迁先后在法国、智利、阿根廷、日本、韩国等地开展主题推介活动20余场次。作为酒都建设的“生力军”和“排头兵”,洋河一直在不遗余力拓展名酒城市“朋友圈”,不断扩大“中国白酒之都”宿迁的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
纵观中国酒业出海,表现最好的无疑是青岛啤酒,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与青岛城市的深度捆绑。要全面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洋河同样不能孤军奋战,而是要和致力于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宿迁一起努力,相互赋能。
宿迁提出“世界名酒城市联盟”的倡议,不仅是希望酒企与国内城市相伴、自身与拥有名酒资源的城市相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更希望能助力中国酒企联盟扩展至全世界,加速中国酒国际化的征程。
从茅台亮相国际美食颁奖盛典、泸州老窖获得AEO认证,到古井与卡慕合作开发威士忌、五粮液与金巴厘全方位合作,这些中国头部白酒品牌的出海动作,总结下来就是:新渠道的拓展,新产品的推出,新场景的融合。
那么,这些新动作能否撬动沉寂的国际酒饮市场?能否为中国白酒企业和品牌找到全新的通路?对此,国资委商业发展中心品牌战略委员会专家郑立业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的是中国白酒的国际化障碍是什么。酒饮本身就是国别性(区域性)非常强的产品,加上各国的法律限定和食品标准,一个区域的酒类要在另一个区域流行,通常要面临极大的挑战,更不要说国别之间的差异。
而最根本的还是口感上的挑战,长期以来,舆论在注解中国白酒国际化之路艰阻时,往往冠以“中国白酒香型不符合外国人的口感”,即便强如茅台,在海外的不俗表现也主要集中在以华人为主的区域,很难深入到当地的消费群体。
“什么是白酒的口感?”郑立业告诉本刊记者,口感其实是一种从小到大的味蕾依赖,进一步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西方的酒类(包括其他食品、服饰等)之所以能够流行世界,就在于西方在科技、文化、消费理念上同化了其他地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而让口感主动去接纳新的物种和变化。
中国白酒的国际化之路艰阻,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缺少前沿的引领,确切地说,在缺少前沿科技、文化和生活方式引领的前提下,白酒出海难免“身单力薄”,消费者认知的单薄也使中国白酒面临重重险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