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23-07

引人才聚力

2023年07月28日

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自成立以来通过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打造“科技经纪人”队伍、“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新双创”队伍,构筑起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科技成果转化都要经过哪些步骤”“我们这项科研成果市场需求如何”“怎样解决项目转化所需的资金问题”……在秦创原综合服务中心科技经纪人窗口,常常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咨询,科技经纪人总能耐心地为科研人员答疑解惑,帮助他们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一个个前景可观的落地项目。可以说,“科技经纪人”已成为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的媒介。

“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是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人才(科学家)为核心,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工程师)等协作为基础,形成科学家与工程师相对固定合作模式和工作机制的科研(产业)创新团队。

西咸新区通过试点开设“理论+实践”课程体系,让具有成功经验的企业家、行业专家等成为“双创”导师,推动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育出一批符合产业需求、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这就是“新双创”队伍。

三支队伍各有侧重,但均为涵养创新人才,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作出贡献。经过三年的发展,累计引进认定高层次人才和秦创原创新人才214名,聚集秦创原创新创业人才22147名,打造104支全国首倡的“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组织106位“懂招商+懂技术+懂金融”的科技经纪人,培养32支“新双创”队伍,推动创新供给与产业需求高效衔接。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今年3月,在2023秦创原人才高峰论坛暨秦创原人才活动周上,活动发布了秦创原总窗口全球“求贤榜”。这份“求贤榜”面向全球招募人才2.5万名,涉及西咸新区400多家企业和重点用人单位。其中,工程技能人才需求岗位2.1万个、创业管理人才需求岗位789个、教育领域人才需求岗位1312个、高端人才需求岗位568个。可以看出秦创原不仅广纳贤才,更是求贤若渴。

与此同时,西咸新区以创新人才激励评价机制为突破,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开展人才分类认定改革试点,探索实施人才注册制、人才动态评价“积分制”,建立健全人才工作尽职容错免责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健全核心关键人才薪酬制度,实施股权激励、分红激励、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等激励措施,最大限度地激励科研人才勇于创新、勇攀高峰。

捕获.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