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20-06

科技创新是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动力

文/本刊记者 陈文英

2020年07月29日

王伟明

全国政协委员

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

5月26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王伟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从新基建、大数据库、中西医结合等方面谈了科技创新对医疗领域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民众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尤其是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消费基建已成为满足消费升级需求的重中之重。医疗是我国消费基建的代表产业之一,如何加强医疗领域新基建,使其为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服务?

王伟明认为,“突发公共卫生问题是检验医疗基础设施的试金石。后疫情时代,医疗方面要抓紧时间补短板、抓建设,重新布局规划、重点改造升级我国现有的疾控中心、医疗机构,加强县级及以下的区域疾控能力,提高我国未来在公共卫生、医疗健康、养老等领域的规模和质量。”

除了新基建,大数据库对医药卫生领域发展的加持作用也不容忽视。王伟明说,当医疗和大数据库结合在一起,既能够加快促进我国医疗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又能够辅助医生对疾病做出早期诊断和准确判断,并利用不断更新的数据库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使医生和病人都受益。同时,数据库的构建和运用还有利于医药行业开发出更有针对性的中药新药以及对中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因此,她建议建立青少年儿童大数据库,并提交了将慢病防控端口前移至儿童青少年的提案。王伟明解释该提案:将慢病防控端口前移至儿童青少年,目的在于降低相关慢病患者数量在未来的长期增长和潜在风险。及时转变健康安全的重点关注对象,将对健康的“末端治理”转为“源头截流”,降低“成长型”的健康隐患,谨防儿童青少年慢性病成为严重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抗疫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也是科技创新的一次有益探索。王伟明提出:“当前我国的中医药事业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中医药发展是施行中西医结合的出发点之一,我们需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来促进中医药发展,在创新中不断提高,形成新的中医药特色和优势,让中医药学得以在一个更加开放的环境里发展。反之,促进中医药的快速发展,也是在为中西医持续性结合不断夯实基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要求,而中医药的振兴则需要科技的加成和动力。对此,王伟明认为:一是运用科技构建中医药创新网络与支撑体系,通过大数据将珍贵的中医资料进行整合,以方便中药新药组方的进一步筛选和运用。二是用科技促进中药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结合现代技术实现传统中药材的质量提升和量化生产。三是用科技推进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让中医药方案造福全球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