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20-06

数字时代的新布局

文/本刊记者 魏晓文

2020年07月29日

从4月29日正式公布两会召开时间,到5月21日、22日全国政协、人大会议先后开幕,中国全国两会在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中走上舞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推迟召开全国两会,这是自1998年以来第一次打破全国政协会议3月3日开幕、全国人大会议3月5日开幕的惯例。

28日闭幕的全国人大会议审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此前的政协会议也通过了相关报告和决议。这一系列重要报告对今后一个阶段的工作作出部署,成为下一步怎么干的“施工图”。

政府工作报告历来是每年“两会”的重头戏,它既是对上一年工作的总结,又是新一年的行动纲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改革开放以来篇幅最短的报告,也是面临形势最特殊的报告。

今年两会,中国释放更多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劲信号。比如,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发展社会研发机构,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预期,随着改革措施不断结出硕果,中国科技创新必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为其他国家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变与不变


在当下的中国,创新是个永唱不衰的话题。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去年的工作时提到: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取得一批重大成果。新兴产业持续壮大,传统产业加快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开展,企业数量日均净增1万户以上。

过去一年,中国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下线……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5G移动通信、新能源等一些高新技术产业进入世界前列,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科技的综合实力。

“互联网+”是历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热词,已连续6年被写入报告。比往年精简一半的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互联网+”并要求“全面推进”。从制定计划到全面推进,“互联网+”已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20年3月,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6.94亿,较2018年底增长76.3%,占网民整体的76.8%;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110.2%,占网民总数的46.8%;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1亿,较2018年底增长16.4%,占网民总数的78.6%。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政务“云”平台、远程办公、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等一系列“互联网+”新业态快速涌现,在帮助疫情防控以及复工复产方面大显身手。

创新的方向和目标没有改变,但创新的机制却在发生变化。

在中国的科技创新版图中,遍布全国的数百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这些覆盖几乎所有重点学科领域的科研实体,被称作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主力军”。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的创新水平和科研产出关乎中国这艘巨轮的创新引擎能转得多快。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发展社会研发机构。

这是继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之后,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重组”。

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其中一些“年久失修”,面临“整改”,有的甚至有“被摘帽”的风险。去年,5所高校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被“黄牌警告”,列入整改类实验室,就曾引发科技界的强烈关注。科技界有关重组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所谓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指国家组织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具备先进科研装备的重要科技创新基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重点实验室不仅代表它所在机构的水平,更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实力。

“研究方向或技术比较落后”“不适应当前发展”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可能会被淘汰。此外,研究方向相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可能需要“合并同类项”。

今年3月18日,在中科院院机关,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和科技部副部长黄卫一行就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相关工作进行沟通交流。这次交流,一度被科技界视为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改革的具体信号。

2018年,科技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要“明确各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功能定位、目标任务”,并提出到2025年,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全面建成,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

这份意见还明确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到2020年,总量保持在700个左右。其中,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300个左右,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270个左右,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保持在70个左右。

这次工作交流中,黄卫明确提出,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有36年历史,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优异成绩,不过也需要对现有的学科方向布局进行梳理、调整,应在一些重要学科新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

他还专门提到:现有单个实验室的人员规模普遍偏小,而紧密结合国家需求、协同创新工作需要在加强。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方面,将结合区域发展、行业发展需要,通过产学研结合等形式,新建一批具有规模优势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要改变的不仅是国家实验室,还有实验室的主体——科技工作者。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

一句“谁能干就让谁干”,给今年的报告平添几分豪气。

全球创新竞争如此激烈,传统的科研管理方式必须有所回应,“揭榜挂帅”是一个小切口,但有望推动建立一个更开放的创新体系。话说得够白,释放的信号也很清晰,就是要千方百计把创新能力搞上去。


新旧之间

今年的两会,除了“六稳”“六保”“民法典”“两个1万亿”等一系列“热词”之外,“新基建”也频频刷屏,她代表的一种新的经济契机,激荡在两会、熔铸进历史。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数据中心,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这是新基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关于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部署,让人对“新基建”有了更多期待。

以往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的是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利设施等建设项目,因此也被称为“铁公基”,它们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不过,在新的社会发展条件下,以“铁公基”为代表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已无法满足要求。

于是,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应运而生,这就是新基建。

本质上,新基建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

“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政务、监管、农业、教育、医疗等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新业态在疫情期间凸显出极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迎来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战略逐步落地,这些都让人们触摸到了信息数字化的全新发展空间。

新基建涉及3个方面,即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涉及领域有7个方面,即5G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特高压、工业互联网、汽车充电桩、城际轨道交通。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铁路管网,到改革开放后遍布全国的国道建设,之后的高铁以及4G网络。每当开启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大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带来一波经济的快速增长。

“新”“旧”之间,是寻求发展动能的转变。

百度董事长李彦宏说,新基建不仅能在中短期内创造大量投资机会、提升发展动能,而且能加速智能经济的落地和智能社会的到来,提升人类应对类似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同时,还会降低创业的门槛,提升创新的速度,助推生产效率变得更高更有弹性,给人们带来更加丰富的生活。

不可否认,新基建的推行将帮助大中小企业进行转型。百度、腾讯、阿里、京东等企业已开始围绕新基建进行一系列的布局。

5月26日,腾讯公司便对外宣布将在新基建上投入5000亿,重点投入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服务器、大型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物联网操作系统、5G网络、音视频通讯、网络安全、量子计算等领域。

而阿里此前4月20日宣布,未来3年将投入2000亿元,用于云操作系统、服务器、芯片、网络等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坚和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

通过加大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建设,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生产力转化为发展力,就将产生一石多鸟之效,在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上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新一轮信息技术正加速全球竞争力版图的重塑,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和4G宽带网络,5G基站超过20万个,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可以说,此时此刻布局“新基建”立足当下是应对挑战的突破口,着眼未来也是变局中的关键之举。

新基建关键在“新”,新基建的门槛比传统基建要高,特别是科技门槛,不能照搬原来的布局、建设、运行模式,需要不断地创新理念,以包容审慎的态度,为其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未来已来


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2019年规模已达31.3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占GDP的比重达到34.8%,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较2018年底提升4.9个百分点,为数字经济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用户基数。

此外,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在2019年已破千亿元,物联网产业规模达14900亿元。疫情促使云计算、物联网应用场景爆发,有投资机构预测2020年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将达5900万,渗透率达到7.9%,市场规模7000亿元。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2020年将超过2万亿元。

从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数字化关键词可以看出向更深层面延展的趋势: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云计算和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希望推动这几类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结合”。2016年的表述为“促进广泛运用”,2017年工作重点及2018年工作回顾变为“加快应用”、“推动广泛应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深刻重塑”。

曾几何时,数字时代似乎是一个未来,但未来已来。

我们从报告里边注意到: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之后,已经习惯于在家办公学习的人们逐渐理解了数字时代对这个世界带来的影响。人们也对互联网+有了更深的依赖。线上零售、线上教育、视频会议、远程办公等,不仅保障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且还提供了大量灵活就业岗位。“互联网+”,正打造出“数字经济”新优势。

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报告提出一系列举措,旨在为数字经济培育沃土。

在抗击疫情之中,中国的各大互联网平台发挥了很大作用。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平台经济,其规模庞大、覆盖产业链长、具有生态性,再加上其数据、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从电商、物流乃至产业链动员方面,都极大地帮助了抗疫防疫。

中国发达的互联网平台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要素快速、灵活的转产、转岗,起到了高效调配资源、帮助保持经济稳定,有助于避免摩擦性经济体制,变为长期经济下滑。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增加创业担保贷款。深化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新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更大激发社会创造力。

数字化平台的兴起,可以说是21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商业事件。平台经济基于数字化平台的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是新经济的重要类型。

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年度活跃消费者达9.6亿,这给中国经济提供了无可比拟的消费广度和深度。

3月份淘宝日活跃用户数就超过去年12月疫情爆发前高点,成为消费活力回归的引擎。在3月5日到3月8日的天猫“38女王节”期间,超过20000个品牌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0%。

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分析师电话会上表示,在2021财年,阿里巴巴将至少再创造1万亿元人民币商品交易额新增量。交易额破万亿美元、今年再造万亿人民币新增量,这既是数字经济的里程碑,也是中国经济坚强任性和巨大潜能的证明。

疫情加速了全社会的数字化进程:在上半场,“阿里式抗疫”向全社会开放的数字化能力,成为了疫情下生活、抗疫、复工须臾不可离的新基础设施;在下半场,“数字基建就是新基建”成为转型共识,数字基建是企业面向未来的布局,得数字化者得发展先机。

报告中的诸多利好政策,无疑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数字&数据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深化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新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更大激发社会创造力;促进人才流动,培育技术和数据市场,激活各类要素潜能。

特殊之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出现了诸多创新之举和特别安排,其中,培育数据市场首次写入。

若把石油比作是工业的“血液”,那数据无疑就是数字经济的“石油”。

与数据一词密切相关的内容,早已是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常客”:大数据连续多年写入;频繁强调数字经济;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亦有提及……在搭上移动互联网快车后,中国已具备培育数据市场的强大基础和强烈需求。

数据市场的重要性在全国两会开幕前夕已有显现。今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首次勾勒数据生产要素的基本政策。

《意见》提出数据要素市场的三大发展方向: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

随着信息经济发展,数据早已和其它要素一起融入经济价值创造过程,对生产力发展有广泛影响。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解读上述意见时提到,将数据生产要素写入政策文件,是要充分发挥数据对其他要素效率的倍增作用。

据了解,四天前,中央发布《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再次明确,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

《意见》要求,建立数据资源清单管理机制,完善数据权属界定、开放共享、交易流通等标准和措施,发挥社会数据资源价值,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依法保护个人信息。

“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习近平总书记5月23日在政协经济界委员联组会上做出重要指示。

前沿技术的研发,不但需要雄厚的基础科学作为基础,也需要雄厚的资金,与社会各方面资源的配合。任何科技的进步,都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从知识、资金、观念乃至需求上推动。

报告提出“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

央行给出的解释是:再创设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一个是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另一个是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进一步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持续增强服务中小微企业政策的针对性和含金量。

简单来说,两大新工具均精准定位小微企业:前者就是央行拿出400亿元激励资金,激励地方法人银行允许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款;后者则是央行提供4000亿元再贷款资金,向地方法人银行提供优惠资金支持。

一直以来,中小微企业都是中国经济绝对的基本盘。官方数据显示,当前中小企业数量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为国家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完成了70%以上的发明专利、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这些数据充分彰显出中小企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加、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外,绝大多数中小微企业都属于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又是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细胞”,其经营灵活,拥有较强的市场应变能力,追逐利润动机也极为强烈,对提升国民经济活力、培育新动能意义重大。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中小微企业过得好,国民经济就有了保障。

当然,政策支持虽然能缓解中小微企业的燃眉之急,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它们的发展轨迹;若想涅槃重生,中小微企业除了“他救”,更需要的是想办法“自救”。这或许要从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拓展线上业务、融入供应链体系、优化产品与商业模式等方面予以发力,如此才能为自身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与往年相比,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篇幅与时长均有所削减,但个中深意却丝毫不差,尤其对于创新的布局,融合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道路之中,清晰明朗。

姗姗来迟的两会和政府工作报告,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难免显得有些步履沉重。不过我们必须清楚:迟来,是为更好地出发;沉重,方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