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20-04

龚伯勇: 特色产业“造血”,助农村脱贫收官

文/本刊记者 宋文芳 庞贝

2020年06月05日

张家界莓茶土家贡千亩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三农”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也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0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文件提出要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并明确要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对这份重要文件的解读中,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

永定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全有军(右)、永定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龚伯勇(中)在茅岩河镇大米界村调研

收官之年将如何收官?在疫情和脱贫双重考验下,基层农业和农村工作如何攻坚?我们采访了张家界市永定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龚伯勇。

记者: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农村地区是疫情防控的关键,张家界市永定区是如何落实好防控任务,同时抓好复工复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生活正常运行的?我们局在此间承担了哪些任务?完成情况如何?

龚伯勇:扎实抓好当前农业生产,部署安排春耕备耕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省、市、区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的部署安排,在按职责和分工全力做好农村疫情防控的同时,全面抓好当前农业生产、春耕备耕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我们出台了《永定区耕地抛荒管理办法》鼓励农民发展生产制止耕地抛荒、广泛宣传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春耕物资应急保供、引导涉农企业复工复产、组织农技专家下沉一线进行技术培训指导等工作。我区各项春耕生产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

记者:开年以来,疫情防控工作对本年度的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有无影响?程度如何?如果有,我们农业农村局将如何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将这些影响降至最低?

龚伯勇:2020年我们过了一个不平凡的春节,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对我们农民工出来挣钱的服务业和工业冲击很大,导致农民工收入波动。

立春的时候,我们给全区的农民朋友写了一封信,提出在防控疫情的同时,也要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耕等生产工作。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强调“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既是强心剂又是推进器,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将疫情防控影响降到最低,主要是早研判、早部署,努力化“危”为“机”,确保各项工作又好又快推进,比如,鼓励发展特色产业,让农民朋友在家附近就能务工,既可以照顾家里,又有一份不错的收入。再比如我们召开草地贪夜蛾防控、春耕生产等专题会议,部署当前的工作,筑牢粮食安全生产这块压舱石。

记者: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农村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点地区,请您介绍一下咱们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完成情况?近年来,我们局在精准扶贫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到今年年底前,我们还有哪些重点任务要开展?

龚伯勇:精准扶贫方面,我区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永定区系统内贫困人口17854户59287人,贫困村86个,目前已脱贫贫困人口17074户57705人,出列贫困村86个,贫困发生率降至0.47%。

我局主要是在贫困群众进一步增收上下功夫。在产业扶贫方面,重点打造张家界莓茶新名片,我区新增莓茶种植1.5万亩,总种植面积达8万亩,加大“一亩园”经济管理,创新“五金一利”利益联结模式,带动1.2万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000至4000元。

到今年年底,我局重点是制定并实施今年的《农业产业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先建后补、以奖代扶的原则,对带动扶贫效果明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奖扶。完成2020年度“一亩园经济”苗木定植后续的管理与指导、完成今年的莓茶“5111”行动计划任务等。

记者:让农民实现脱贫只是扶贫工作一个阶段的成功,在打造农业农村的造血功能,使脱贫农户不因各种原因返贫的措施上,我们想了哪些办法?做了哪些工作?

龚伯勇: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我们主要是通过振兴乡村产业的方式实现精准脱贫,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我们围绕“一县一特,一村一品”,全方位发展产业,重点支持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化扶贫的发展模式,强化合作社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建设大基地、生产好产品、占领大市场。

此外,我们鼓励同事们加入消费扶贫,做了消费扶贫的摸排,我们工作群里经常有帮扶干部帮农户卖的红薯粉、葛根粉等农产品,上次有位同志帮忙销售了4000多斤红薯粉。组织展销会、区长带货网上直播、电商平台等措施,扩大我区农产品销售。

记者:在您看来,特色产业的发展对于精准脱贫有何助益?我们未来如何支撑本地区特色产业,使其发展壮大?

龚伯勇:一、张家界莓茶在全省乃至全国是一个稀缺性、独有性地方特色产业,产业联动性快,带动力强,经济比较效益高,当年种植,当年就可受益。按种植1亩计算,第二年鲜芽叶亩产可稳定在200公斤以上,按2019年收购平均价为30元/公斤,亩产值达6000元以上,每亩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而且在种植、采摘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且劳动强度不大,对劳动技能的要求不高,可以促进贫困户中一些弱能户实行就近就业,破解增收难的问题。据统计,2019年,莓茶产业带动山区4000多户农户脱贫,实现近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为参与莓茶产业发展的农户人均增收2000至4000元,已成为我区贫困山区农户快速脱贫、稳定致富的重要渠道。

二、结合我区实际,按照“合理规划布局,创建莓茶品牌,完善联结机制”工作思路,力争把张家界莓茶创建成为全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助力稳固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优化产业布局,推动莓茶产业集聚发展

发挥永定区生物资源、生态环境优势,打造以茅岩河流域莓茶产业带为核心的永定区一县一特莓茶产业,构建张家界莓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发展一批“莓茶小乡、莓茶小镇”建设。努力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园,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积极推进莓茶精深加工园区建设,延伸莓茶全产业链,推动莓茶产业集聚发展。

(二)强化标准化基地建设,创建张家界莓茶产品原料优势区

完善制定好莓茶产业奖扶政策,积极整合涉农资金投入,继续在莓茶标准化生产基地、精深加工、市场推广、龙头企业培育等加大扶持力度。计划用4年时间,建设10个乡镇万亩莓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0个村级千亩莓茶标准生产示范园,实现莓茶种植面积10万亩,莓茶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100亿以上,带动10万人致富奔小康。

一线生产调研

(三)着力实施“六大”行动,打造莓茶区域公共品牌

一是推行基地标准生产行动,努力做好“张家界莓茶种植及加工地方标准技术规程”制定;二是创建二品二标认证行动,建设有机莓茶5万亩以上,绿色莓茶10万亩以上,积极申报张家界莓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三是示范推广莓茶行业生产标准,实施莓茶质量安全溯源行动,从2020年起实施启动,力争实现莓茶经营主体全履盖;四是推行深加工产品注册商标行动,在张家界莓茶大统一品牌下,一主体一商标;五是建设注册莓茶专利产品行动;六是积极推动莓茶生产企业申报创建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欧盟认证产品行动,力争实现5个以上。

(四)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积极引导推广“五金一利”、订单收购等利益联结机制模式,与莓茶生产企业、经营主体、莓茶种植户建立稳定的利益机制关系,切实保障参与莓茶产业发展的贫困户能稳定受益、长久受益。

记者:除莓茶产业之外,我们区还有哪些特色农业?如何促进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龚伯勇:除莓茶产业外,我区还有菊花芯柚、古庸香米、中药材、名优水果、蔬菜、大鲵等特色优势农业产业。

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一是充分依托和发挥永定区丰富的农业生产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优势,加快永定区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三大体系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二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和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扎实推进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进永定区农村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发展;三是重点发展精深农产品加工,以延长产业链条、完善产业布局、加快科技创新、建立与农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为发展方向,推动永定区特色产业竞争从产品竞争向产业链条竞争转变,不断打造和重构价值产业链,扩大品牌溢价空间,将永定区建设成为产业多元发展、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紧密、市场竞争力强、品牌溢价空间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效果突出产业融合示范区。

记者:今年的一号文件指出,要“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其实说到底,实现乡村振兴,建成全面小康,就是为了让广大农民从国家发展中受益。在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方面,我们区做了哪些工作?

龚伯勇: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我区281414名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过去几年里,我国持续聚焦“三农”工作,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农村的生活环境有了显著改善,农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三农”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特别是和城市对比,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农村人居环境等存在差距。我区主要从这些不足和差距着手,落实扶贫政策,全面建立“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保障体系,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开展劝返复学工作、消除卫生室“空白村”、实施危房改造、加快推进水电路讯、科教文卫提升工程,提升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厕所革命、发展产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实现乡村振兴,早日将永定区各个乡镇村居建成望得见山水,看得见发展,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