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20-04

夯实基础才能有所作为

文/本刊记者 宋文芳 庞贝

2020年06月05日

“光电芯片的产业化还需努力推进!”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学科和本科专业的创始人、光电信息与量子器件实验室的奠基人赵连城看来,目前我国同美国围绕芯片知识产权事件的纠纷,恰恰说明了我国在光电材料及信息系统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进展。我国在光电芯片领域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的差距,更突出了在这一领域加速发展新一代光电元器件、实现产业化应用的重要性。因此,布局这一产业,更需要预见性和魄力。

赵连城院士以近期贸易纠纷中的芯片科技竞争为切入点,谈到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时指出:

光电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的各行各业,以极快的响应速度、极宽的频宽、极大的信息容量以及极高的信息效率和分辨率,推动着现代技术的发展。

随着光电信息技术和芯片技术的迅猛发展,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逐年增长。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光电行业特别是芯片行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量特别大,而材料学科的发展要紧跟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要努力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赵连城院士勉励志在于此的同学们,在校期间不要过多为外界的喧嚣所纷扰,而一定要专心致志、学好知识、夯实基础,将来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他以自己研究马氏相变的研究经历激励年轻人:“年轻的时候基础打好了,做什么都不会太差。”

赵连城院士196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系原子物理与核材料专业。

1987年3月赴美国Illinois大学访问研究一年。师从世界马氏体相变研究权威学者C.M.Wayman教授。随后,应邀到美国加州Raychem公司访问研究。

在美国一年的进修,使他打开了材料科学研究的眼界。1988年6月回国后,他很快开展起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主题是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理论和形状记忆与超弹性合金。

当时,这种材料在国内极少有人涉足。由于赵连城研究集体的积极努力,他和团队在国际材料学界声望渐隆。

他们在新型功能材料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颇具建树,研究领域涉及马氏体相变和形状记忆与超弹性合金及其工程和生物医学应用,以及固体微结构分析和功能材料研究等。

他将研究的重点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急需的各种光电材料的基础理论、制备技术、性能评价及工程应用紧密相连。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研究方面有相当的学术造诣。主要从事半导体异质结、量子阱和超晶格、共格量子点岛、双波段(双色)等光电薄膜材料和各种发光材料、光电转换材料、光导纤维和器件、信息存储材料、绿色荧光蛋白和分子荧光探针等研究,以及它们的结构分析与性能评价和工程技术应用等。包括:森林防火预警红外彩色成像监控系统;远程通信全光网络工程的宽带光纤与器件;腔道癌症3D内窥观察和光量子治疗光纤系统;陆海空联合作战全局势态监控红外彩色成像系统;天然石墨烯制取和高灵敏传感器及快速充电长寿命电池、人造金刚石等。

赵连城(1938~)中国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研究生导师,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博士点学科和本科专业的创始人,光电信息与量子器件实验室的奠基者。

此外,他在我国较早地建成了高水平的化合物半导体物理气相沉积实验室,并且结合国防建设急需积极开展工作,系统研究了化合物半导体薄膜和器件在国防工业中的应用,还系统研究了形状记忆合金的微观变形机制与应变恢复特性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了NiTi合金线性和非线性超弹性的物理本质。

他曾先后承担红外探测和红外微辐射成像系统、3D非线性光学成像系统、宽带玻璃光纤与器件等项研究高科技产业化等项目。

自1988年至2002年这15年间,他的研究成果在航天、航空、石油和生物医学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已成功应用于神舟四号飞船、SJ-5和QS-1卫星,以及介入医学治疗等,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内外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他和团队研发的TiNi记忆合金系列产品已形成达千万元的高新技术产业,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他们在FeMnSi合金形成变应力诱发马氏体稳定化与应变恢复特性的研究工作中提出了“形变应力诱发”马氏体稳定化的新概念,揭示了这种稳定化是影响合金应变恢复特性的内界原因。这项研究获得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他和团队在航天、石油、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专利6项;出版《信息功能材料学》等专著6本。发表论文400余篇,被国外他人引用250余篇次,部分研究结果被收入国际权威著作。1994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特殊贡献专家政府津贴。

2003年11月,赵连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在研究上的建树使他在国际学术界享有良好声誉,曾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并于2005年在上海担任国际马氏体相变会议大会主席兼秘书长。

他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先后培养博士生50人,硕士生42人,接收博士后8人。

半生育人,桃李成蹊。目前,他和团队承担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研究任务多项,为我国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提高而坚持不懈。

他也在一如既往地关心着学科的人才储备。他说,光电信息技术被誉为21世纪最具魅力的朝阳产业,只有坚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探索前进,才能抵达光辉的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