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10-11

转换方式求发展 创新更上一层楼

本刊记者/陈道隆 艾培刚 摄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影像中心张红斌

2010年11月01日



年会现场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韩启德致开幕词


        金秋时节,八闽大地山青水秀,海峡西岸天高气爽。11月1~3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0年第十二届年会在福建省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两院院士、各行各业的科技工作者、有关方面负责人、港澳台和海外专家学者以及新闻界的朋友共5000余人参加了大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韩启德,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春兰,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小晶,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委以及解放军有关领导出席了大会开幕式。
        开幕式由邓楠主持,韩启德致开幕词,王兆国、万钢作了重要讲话。
        三天的会议,气氛热烈,人心鼓舞。各位代表在年会这个平台上,互相交流,畅所欲言,共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大计,共同就如何遵循国家“十二五”规划政策导向和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进行了研讨,共同就我国未来科技事业发展如何适应国内外新形势作了深入的交流。
  
        认清形势  任重道远

        对于在当今国际国内形势既快速发展,又复杂多变的状况下,如何走一条科技发展新途径的问题,王兆国在报告中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中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对于科协的工作任务,王兆国提出了总的要求:“各级科协要勇担时代重任,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要为他们施展才华、发挥作用提供广阔的舞台,要努力把科协真正建设成为‘科技工作者之家’。”
        韩启德在致辞中说,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一百多年来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仍然处在转型时期。我们要完成现代化的伟业,还需要继续付出艰苦的努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国科协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科学共同体,应该以建设性的态度大力推动各项改革,为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干事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让全社会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万钢在讲话中指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坚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科技工作要坚持五条原则:一是坚持创新导向,二是坚持需求牵引,三是坚持统筹兼顾,四是坚持以人为本,五是坚持跨越式发展。
        各位领导的讲话,不但使与会者对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新途径有了清晰认识,同时也大大提振了他们以科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信心。
       
        专题论坛  百花齐放

        本届年会主题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围绕这个主题,年会设立了多项全国性专题论坛,并在31个分会场举办了学术交流研讨会。11月2日,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常委会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专门委员会主任陆延昌,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中国科协常委会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张勤,中国科协常委会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宋南平等领导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陆延昌主持。论坛的主旨为“技术创新•企业发展”。张勤在讲话中指出:多年来,中国科协坚持推动企业科技进步,服务企业自主创新。此次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论坛,积极倡导绿色增长、创新驱动的理念,为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促进产学研合作交流、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搭建了政府部门、科技界与企业界之间交流联系的一个平台。
        开幕式后,各分论坛陆续召开。其中有“节能减排标准化国际研讨会”、“女性科技人才与创新发展论坛”两个国际分会场。另外有“世纪中国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和前景学术研讨会”、“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研讨会”、“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汇林业学术研讨会”、“创新思维方法与低碳经济论坛”、“中国低碳发展之路研讨会”、“地球三极气候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新能源与复合材料论坛”、“环境危害与人类健康防护研讨会”、“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科普创作与新媒体研讨会”等。
        在论坛研讨会上,各个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共同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主旨出谋划策。


        交流学术  开展科普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们就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和学科,与同行们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同时也进行了跨行业、跨学科的交叉探讨。大家相互取长补短,构建新的科技理念,共同探索未来科技发展新途径。 
        按照中国科协年会“大科普、学科交叉、为举办地服务”的目标定位,促进科普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是本届年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全体与会者认识到,我国科技事业的持续发展,科技工作者是先导、是主体,但离不开亿万群众这个最广大的社会基础。会议期间,各项科普活动搞得轰轰烈烈,效果极为显著。11月2日在福州市五一广场举行的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为主题的大型科普活动,以及“海峡两岸科普嘉年华”、“数字科技馆演示”、“第五届预防疾病科学、生活健康博览巡展”项目等,通过图片展示、专家咨询、文艺表演、动手体验、科普大篷车、有奖竞答等形式,激发了广大群众关注科学、参加科普的积极性。
  
        谋划发展  为“闽”支招

        福建省富饶美丽,人杰地灵。为谋求更大发展,与会的党政领导、院士专家和福建省相关负责人举行了座谈会,共同对海西发展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建议。
        韩启德在讲话中说,中国科协年会本着“为举办地服务”的宗旨,将围绕凸显海西特色、充分发挥福建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后发优势,找出福建发展的关键突破口,为地方科学决策做好参谋。 
        各位专家畅谈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说,福建应当加强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建立海岸带地质环境监测体系,有效解决和防范港口建设中出现的水污染、海水入侵、海岸侵蚀、港口淤积和软土地基等问题。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赵儒玉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要加快公路客货站场体系建设,要探索海峡两岸综合运输、物流一体化发展的路子。
        上海海洋大学副校长黄硕林谈到,福建应当在闽台渔业合作方面先行先试,共享海峡渔业资源。同时将生态旅游与休闲渔业有机结合。
        国际木材科学学院院士江泽慧建议,福建要实施“森林福建”、林业低碳绿色发展战略,推动天然商品林可持续经营。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则强调,福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创新,主要是加大茶树种质资源利用、新品种选育、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茶叶连续化加工、有害物质含量控制、茶叶现代化生产管理模式应用等关键技术研究和开发力度。
        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于11月3日圆满闭幕。此次年会,汇聚海内外科技英才奉献智慧、推动科技界与各界交流与互动,力促中国经济转型以及海西建设与福建的跨越发展,达到了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