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10-04

世博会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好机会

本刊记者/韩跃清

2010年04月01日

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高小玫

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高小玫



        2010年3月7日,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高小玫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可望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器,也将是全民科学素质提高的加速器。世博会在展示和检验全民科学素质与形象的同时,更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精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高小玫说,举行上海世博会时,正值《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实施的关键时期。借助世博会举办,利用传统科学普及的品牌活动并创新方式,组织开展各类科普文化活动,是贯彻《纲要》、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演绎精彩世博的好机遇。因此有必要制定一个“全民科学素质迎世博行动计划”,全国范围一起行动,广泛吸引公众参与,会期前后形成呼应,以深入传播科学精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高。
        高小玫说,开展“科技世博”传播计划,能够让公众更深地融入身边的世博。这个传播计划应服务于科技世博主旋律,致力于推进两方面工作。其一是利用科协系统的组织优势和人力资源,号召并推动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承担起科技成果的普及化宣传职责,将神秘、深奥、令人难以亲近的前沿科技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通过讲座、论坛、展览展示、博客等多种形式传递给大众。其二是发动各类传媒,利用媒体记者的新闻视角,对世博会的各个展览、展示、论坛、科技成果进行追踪、说明、解读、畅谈,挖掘其中亮点,通过“二次加工”向公众娓娓讲述科学原理。力争形成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电视媒体的联动互补,为世博会科技成果的普及化宣传、推广和应用提供支持和服务。
        高小玫建议开展“院士看世博”活动,让大师引领公众探究世博会科技奥秘。
        一方面,这是帮助公众解决“世博看什么”的问题。面对各国科技与文化展览的“盛宴”,在专家专业而精准的指导帮助下,使公众能准确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场馆,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和了解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另一方面,能帮助公众解决“世博怎么看”的问题。通过专家的释惑、引领,使公众对科技发展、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产生探究的兴趣。在世博会试运行期间,组织两院院士提前入园参观,亲自执笔,分学科、分专业,深入浅出地向广大市民推荐世博场馆的“每日看点”,指导和帮助公众在世博园区“看出门道”。院士也可依凭各自的专业特点和优势,选取专题,开辟“专业看点”专栏等各种形式,纵论科技发展历史趋势,诠释科学思想观点。
        此外,高小玫还建议筹划“青少年玩世博”活动,让创新理念激发未来的头脑。高小玫说,目前即使是世博会举办地的上海,青少年对2010世博会也还了解不够深入。要让世博会影响青少年,就必须针对青少年认知和求知特点,以他们最能接受的方式,引导其自发地追寻科学奥秘,开启科技兴趣。因此,相关的科普教育活动应突出“玩”的特性,寓教于乐。
        在这方面,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在世博会现场进行科技课程授课,针对各展馆特色科技知识点,辅之以与世博相关的“科技资料包”,借鉴国外的做法精心设计课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高小玫说,还可以针对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巨大吸引力和城市青少年普遍上网习惯,组织社会力量开发“玩世博游戏”。游戏应贯穿世博内容,与世博相关的科技知识、科学故事,突出趣味性、悬疑性及科学对人类的贡献,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和投身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