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10-04

心系群众的人民代表——宋福如

本刊记者/张瑞山 任晏黎

2010年04月01日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福如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福如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福如以坚定的信念、坚强的党性模范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推动一方发展、造福一方群众为己任。近年来,他先后投资1亿多元,用于社会公益事业,为当地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3月10日,本刊记者在远望楼宾馆采访了这位自强不息、造福一方的民营企业家。
        宋福如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也是河北省唯一一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农民专家。30多年来,他拼搏不止,把一个普通小作坊式化工厂创办成为年销售额4亿元、利税近亿元的高科技民营企业;他致富不忘乡亲,无私奉献,为家乡父老打井、修路,支持开发古城旅游等公益事业。2008年,他从张家口农科院购买了价值60万元的优质谷种,免费送给农民,使1.2万亩谷田受益,亩增收500余元;2009年,小麦播种季节,他又拿出价值200多万元由企业自主研发的有机硅水溶长效复合肥,无偿赠送给附近15个县(市、区)的老区群众,使数万农民深受感动。宋福如扶贫助困、捐助老区的高尚行为在当地传为美谈。
        就在今年2月2日,邯郸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将一面刻有“恩泽于世”的誉匾赠给宋福如,以表彰他支持“三农”、恩泽乡里的高尚精神。作为人大代表,宋福如代表十分关心农业污染的问题。宋福如说,连续八年来中央“一号文件”的下发,都是涉及到关注“三农”、强农惠农的政策,这让他很受鼓舞,所以他很关心农民的生活、农业的生产。由于“化肥是粮食的粮食”这一错误理论误导了农业的发展方向,以至于越来越加重农业的污染,这样下去,对农业是一个极大的危害。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全国化肥年消费量超过8000万吨,每年以2%的速度递增,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粮食增产了8倍,但化肥增加了35倍,化肥利用率仅有30%~35%,这就造成了地下水、河流、湖泊的水污染,未得到利用的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氨气等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应该提倡有机硅水溶长效复合肥,这种复合肥利用率能达到85%以上,远远超过发达国家60%的利用率。宋福如希望科技部、农业部、国家环保局推动有机硅水溶长效复合肥的试验和应用,把“化肥是粮食的粮食”这一错误观念改变成“化肥是粮食的味精”。解决我国长期以来的农业污染,改变农业增长、增产方式,是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
        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宋福如代表建议,应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他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但社会上侵犯知识产权、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层出不穷,企业普遍面临一个被侵犯知识产权后立案难、取证难、处理难的问题,所以国家要在知识产权方面加大保护力度,建立侵犯知识产权的打击机制,为企业创新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宋福如还和来自河北团的32位代表实地勘察,以数据和事实呼吁停止建设吴家庄水库的计划。进入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在水利建设上,都是以科学的态度对现有的水利工程进行改善和修复;再建的水利工程,全部都是生态水利,把保护河流健康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如果吴家庄水库建成,下游的岳城水库就会减少1/3的储水量,不但使漳河上游的纸厂、化肥厂、焦化厂、水泥厂等废水排放单位排放的废水流入下游,还会成倍地增加岳城水库的污水浓度。更为严重的是,吴家庄水库的建设会使2000平方公里气候、绿地发生恶性变化,使下游地区水位下降,大面积扩大漏斗区。他们以代表的高度使命感、对百姓的高度责任感建议,凡是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威胁到千百万群众生存的开发行为,都要停止,应该让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这才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