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10-04

依托低碳经济 实现绿色崛起

本刊记者/任晏黎 刘 路 摄影/张瑞山

2010年04月01日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科技厅厅长王海接受记者采访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科技厅厅长王海接受记者采访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围绕这一国家战略的进展情况,本刊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科技厅厅长王海。
        王海厅长强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目标是走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在2009年12月12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被定位为“三区一平台”,即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和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同时,围绕“三区一平台”的总体定位,着力构建“四大支撑体系”、重点打造“十大产业基地”,即着力构建安全可靠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调配有效的水利保障体系、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光电、新能源、生物及航空产业基地,改造提升铜、钢铁、化工、汽车等传统产业基地。
        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历史渊源,王海厅长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最早的雏形是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山江湖工程”,立足生态,着眼开发,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30多年来,森林覆盖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由过去的30%上升到60%,大大改变了水土流失、植被覆盖率下降的状况。
        在问及如何具体展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工作时,王海谈到,2009年南昌召开了世界低碳与生态技术经济大会及生态博览会,这不仅展现了江西发展低碳经济的信心,也是一次与全球讨论怎样走低碳减排经济道路的机会。为了将工作落到实处,江西省提出了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即主攻10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培育100个创新型企业、实施100项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建设10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办好1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组建100个优势科技创新团队。“我认为,美国引发的经济危机实际上是一个科技创新的危机,发展新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与新服务是度过这一危机的关键。而科技在这些颇有前瞻性及市场竞争力的低碳产业中,起着支撑和引领的作用,支撑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引领生态经济区走低碳环保经济的道路。”
        最后,王海厅长提出,发展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打好“三张牌”。第一是生态牌,要宣传推广环境保护、资源增值的理念,不断提高生态水平;第二是打好科技牌,建设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科技发展体系,形成研发平台,为其建设做好全面的准备;第三是要打好开放牌,要以开放的精神来发展和建设,例如两年一届的技术项目产能交流会和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还有与非洲合作建设的国际数字生态城,这些都有助于整合全球资源,从各方面响应低碳经济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