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周宜开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周宜开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采访过程中,周宜开委员跟我们谈到了他向会议提交的《关于加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建议》。周委员说,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仅为10%,实现产业化不足5%,专利技术交易率只有5%,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尽管我国高校每年有数万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其中有30%以上的成果鉴定为国际首创、国际领先或者填补了国内空白,遗憾的是这些成果只有极少一部分转化成为实际生产力。相比而言,美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高达70%~80%。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减少科研经费的浪费,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已经成为以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周委员谈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高校存在不合理的评价机制,科研导向偏离社会应用目的;二是缺乏专业化科研成果转化中介机构,渠道不畅;三是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健全;四是风险投资发展缓慢,成果转化缺乏资金支持;五是科技成果转化评估法律缺失。为此,他提出了5点建议:1)宣传和普及科技成果转化理念。2)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激励机制,把科技成果转化融入科研开发过程。3)引入风险投资机制,让企业和高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4)建立专业化中介组织,完善信息交流平台。5)鼓励科研人员开办企业转化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