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谈文化产业创新
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于3月2日在北京会议中心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谈到,英国将文化产业称为创意产业,创意就是指独特、与众不同的东西。在创意上要有创意思维,创意思维的第一个特点是“敢为天下先”。张委员说,当前中国在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在于一哄而起,模仿多,创意少,成为制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中国文化产业当前需要的就是“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要创造更多的能够体现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文化传统的优秀项目和产品,通过这些才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创意思维的第二个特点,是要有充分的想象力。张委员举了从《山海经》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再到《聊斋志异》中狐狸精的例子,来说明中华民族在封建统治之下思想受到禁锢,因此要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张委员认为,在今天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和谐的背景下,中国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应该有一个像井喷一样的爆发期,这也会为文化产业跨越式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张委员还谈到“破坏”也是一种创造,是一种逆向思维,不破不立,创造性的思维绝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要从各方面去创造,这是中国当前发展文化产业突破创造瓶颈的一个出路。
在问及如何打造中国文化产业的品牌时,张委员谈到,打造中国文化产业的品牌,首先要有创意,最主要的是要有体现中国风格、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元素的创意,要有创意形成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和文化项目。其次要有对品牌的科学管理,要形成品牌需要各种社会要素,这些要素要按照文化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进行整合,比如通过连锁,授权,版权贸易等等,通过多种形式使我们中国的文化产业品牌在更广泛的领域内传播,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增值。第三点,形成品牌要有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环境,张委员认为,保护知识产权,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创意和产品很容易被克隆,如果国家不能创造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环境,这些优秀的创意,拥有品牌的优秀产品,就可能遭遇市场的滑铁卢;如果不能有效的保护知识产权,就不能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保驾护航,就没有实现安全发展、跨越性发展的可靠空间。
张新建委员最后谈到,国务院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是从国务院层面把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支持的重点产业甚至是支柱产业来进行扶持和建设,文化产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规划的出台标志着需要汇集政府、民间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等全社会的力量来发展文化产业,这是当前增强我国软实力,提高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当前需要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规划,落实规划确定的政策措施,扎扎实实的推进文化产品的创造、发展和传播;同时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先进经验,使中国的文化产业能够在国际的市场上参与竞争,最终实现走向世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