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10-10

抢滩增程式技术 奇瑞领军中国车企

本刊记者齐尚

2010年10月01日

奇瑞新能源汽车M1 EV

奇瑞新能源汽车M1 EV




奇瑞新能源电动汽车QQ3 EV


        随着中国新能源政策的不断加码,新能源市场方兴未艾。然而,行驶里程限制和高昂的电池成本,一直是电动汽车普及的主要障碍。在这种背景下,增程式电动汽车以提升行驶里程、电池成本较低等综合优势,呈现巨大的市场空间,并成为电动汽车大鳄们的抢滩阵地。
        8月31日,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宣布,全球首款量产增程式电动汽车雪佛兰Volt将于明年正式登陆中国,而与此同时,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也宣布两款增程式电动汽车将于明年正式上市,作为唯一一家掌握了增程式电动汽车技术的中国车企,奇瑞将成为Volt在中国遭遇的强大对手。

        Volt的“中国对手”

        所谓增程式电动汽车,就是当车载电池电量消耗至最低临界限值时,增程器将自动启动并为其继续提供电能,以实现高达数百公里的续驶能力。这样可以有效克服电动车驾驶者的“里程焦虑”;另外,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只需纯电动汽车的40%左右,极大地降低了成本。显然,增程式电动汽车与其他新能源车型相比,在能源利用效率、价格、使用的方便性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
        作为通用汽车着眼公司未来发展的核心产品,在纯电动状态下,雪佛兰Volt能在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上行驶64公里,并通过增程器持续供电续航480公里。此外,雪佛兰Volt在城市路况下的百公里油耗仅为1.2升。
        尽管通用高调表示“雪佛兰Volt没有竞争对手”,但他们暗地里却感受到了来自奇瑞汽车的强大威胁。作为中国第一家掌握了增程式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的车企,奇瑞在电动汽车的表现,相比Volt毫不逊色。日前记者从奇瑞新能源公司方面获悉,奇瑞已经开发了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两款增程式电动汽车明年将正式上市。据了解,即将上市的增程式电动汽车采用S18平台(即瑞麒M1)和A21(奇瑞A5)平台,内在驱动系统搭载了目前奇瑞公司研发的增程型电驱动系统。

奇瑞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A5-ISG

奇瑞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A5-ISG


        据了解,该款电动汽车上配了一个专门研发的增程发电机组,这个发电机组具有震动小、油耗底、噪音低等特点。当行驶里程在100公里以内时,电动汽车可以只依靠车载电池所储备的电能来驱动。当达到电池组的限位保护状态时,这个增程器就自动启动,也可根据客户意愿手动开启,从而为车辆电驱系统提供持续的电能。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汽车新能源公司总经理袁涛向记者介绍说,相比较雪佛兰Volt,奇瑞的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更倾向于小型化、轻量化车型的应用。“它的发动机更大、车更大,我们就是小型化、轻量化的汽车,然后再加上一个增程器。目前,我们完全掌握了增程器的核心技术。”

        新能源产业化的强力推手

        增程器对于汽油机有特殊的要求,如噪音低、震动小和效率高,开发技术难度比较大。而奇瑞凭借多年积累的技术研发,在国内企业中率先取得突破。据了解,奇瑞早在2001年就开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推进工作,目前已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申请了近500项专利;8月23日,奇瑞又宣布与明基友达集团旗下的明基材料成立合资公司,合作研发、生产应用于动力锂电池的隔离膜材料,此举又将大大提高对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关键零部件技术的掌握能力。
        据悉,今年以来已经有不少行业专家亲身参与了S18电动汽车的试驾,都对其产品性能赞不绝口,有专家甚至在参观了解奇瑞研发的增程器后称其为“电动汽车的救星”。有观点认为,在当前蓄电池能量密度较低和电池成本较高的状况下,增程器作为关键性技术解决方案,将有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化进程。权威调查显示,目前中国90% 以上消费者每天的汽车日行驶里程不到五六十公里,因此,续驶里程设计在100公里左右的电动汽车可以满足大多数人出行的需要。按照这样的要求来设计电动汽车,其成本就可能与同级燃油汽车相当,而为了那些少数的远途行驶,可以采取选购增程器来解决,因此,增程技术的率先掌握和应用,将使奇瑞在中国新能源产业化中获得更多主导权。
        目前,奇瑞已拥有多款新能源车型,如采用硅元电池的低压电动汽车QQ3EV,最高时速不高,续航里程在100公里左右,但售价只有5万元左右,作为二、三线市场的“代步车”和乡镇农村市场的“城乡通勤车”颇具实用性;像S18电动汽车,最高时速和续航里程都超过100公里。
        “我们有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低压电动汽车、高压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袁涛告诉记者,未来奇瑞会推出各种不同续航里程的电动汽车,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另外,奇瑞在上游合作和渠道建设方面也颇为活跃。已与多方进行战略合作,共同探讨基础设施和充电技术研发。在渠道方面,奇瑞公司有关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和服务网点已经开始建设,第一批经销商和服务网络已经确定,并实现市场销售。
        种种迹象表明,作为自主品牌的领军者,奇瑞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导力正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