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张捷 孙长哲
2010年07月01日
惠州仲恺高新区区委书记钟一尔表示,惠州仲恺高新区将在一个更大的平台和空间上建设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加快城市化进程,坚持“建区”到“造城”的跨越,按照规划目标,建设现代创新型、生态城市型高新区。
钟一尔接受本刊记者采访
筚路蓝缕写春秋,创业艰难百战多。惠州仲恺高新区作为全国57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创建18年来走出了一条“内外源并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之路。2009年,惠州仲恺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36亿元、工业增加值122亿元,以占惠州市0.17%的土地和3%的人口,创造了该市20%的工业总产值和33%的外贸出口,成为惠州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2010年2月,惠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决定》,对惠州仲恺高新区体制机制进行了改革。惠州仲恺高新区的管理范围由原来的12.9平方公里扩至32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近15万增加到近50万。园区管委会下设10个职能部门,还有5个市直职能部门直属分局。
如何利用这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机会,加快惠州仲恺高新区的发展,提升园区自主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实施高新区“二次创业”发展战略,建设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现代创新型、生态城市型高新区,打造惠州新的经济增长点?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惠州仲恺高新区区委书记钟一尔。
先行先试 科学发展引导“大仲恺”
“每一个高新区的成长,无一不承载着成千上万创业者的梦想与斗志;每一个高新区的辉煌,无一不浸透着成千上万高新区人的智慧与心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惠州仲恺高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在如何拓展发展空间、培育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钟一尔表示。
为了更好地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惠州、珠海、中山、佛山等地的国家级高新区采取引进高端产业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重的方针,积极创建国家级创新型科技园区和特色鲜明的自主创新基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带着强烈的发展意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惠州市委、市政府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相关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的改革,使惠州仲恺高新区拥有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和县(区)一级的行政管理权限,并建立了高新区一级财政管理体制。钟一尔指出,上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赋予惠州仲恺高新区新的重大使命,这充分体现了惠州市委、市政府对惠州仲恺高新区发展的高度重视。
“扩大惠州仲恺高新区管理范围和权限,是惠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是推进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探索,是辐射带动东江、惠南科技产业园和辖区5个镇(街道)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惠州仲恺高新区管理范围和权限的扩大推动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带来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钟一尔介绍说,目前惠州仲恺高新区拥有电子信息、数码视听、LED照明等一系列产业集群,已形成了相对优势,扩大高新区管理范围,将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其城市化进程。
钟一尔表示,惠州仲恺高新区将在建设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更高的定位,具体内容包括城乡建设规划和产业的规划与布局等。规划出台以后,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服务。全力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引进更多上游高端优质重点项目,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在大力发展先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同时,要大力发展金融、科技、信息、房地产、创意设计、商贸物流以及生产性现代服务业。此外,还要加大力度搞好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务服务管理,加快民生事业发展。
钟一尔表示,高新区的发展走向,就是“做产业”与“做城”两手抓。惠州仲恺高新区将在一个更大的平台和空间上建设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加快城市化进程,坚持“建区”到“造城”的跨越,按照惠州市委、市政府的规划目标,建设现代创新型、生态城市型高新区。
集约高效 优化资源助推“新仲恺”
“扩大管理权限是惠州仲恺高新区建立科学高效管理新模式的开始,我们要继续发挥高新区改革‘试验田’的作用,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专业型、服务型的园区管委会,探索符合园区特色的发展道路。扩大管理范围和权限后,惠州仲恺高新区要对辖区内四大园区和5个镇(街道)的经济社会事务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还要承担开发建设职能和相关社会管理职能。因此,如何创新机制,科学、精简地设置职能机构,实现优质、高效管理,是摆在高新区管理队伍面前的新课题。”钟一尔向记者表示。
目前,惠州仲恺高新区管委会新机构设置的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园区将通过设立“大部制”机构来应对挑战,即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原则,将职能相近、业务范围相同的事务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管理。这一方面可以减少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和权限冲突,简化公务手续;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小横向协调难度,有利于建立统一、精简、高效的现代化行政体制。此外,“大部制”还有利于整合政府资源,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为公众提供便利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在此基础上,惠州仲恺高新区将努力实现以下目标:一是要有一流的发展规划。惠州仲恺高新区将坚持新型城市化发展方向,按照“多区组团、联动开发、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开发原则,抓紧编制惠州仲恺高新区总体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各类专项规划。二是要有一流的机制。要创新机制,要把创新作为“二次创业”的不竭动力。三是要有一流的产业体系。惠州仲恺高新区将突出项目推动,在现有项目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引进一批高质量的新项目;要突出聚集拉动效应,通过引进龙头企业、高端产业带动中下游产业发展;要突出开放带动作用,大力发展高端产业,比如与制造业发展息息相关的金融服务业。四是要有一流的人才队伍。要在用好现有人才的基础上,引进一批人才,再培养一批人才,惠州仲恺高新区要成为一流的高新区就一定要有一流的人才队伍。五是要有一流的发展环境。
惠州仲恺高新区,一座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之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挑战,正奏响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