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陈硕
2010年07月01日
高树森(右)在第十三届科博会上与国外专家合影
他既是企业家,又是发明家。
他既是太原高科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又是山西省耐火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专家。他还是中国节能协会玻璃窑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耐火材料行业专家。
他长期致力于高新纳米技术的研究,主持过多项重点热工工程项目,研究开发自主创新多种耐火材料高新技术产品和特种功能性耐火材料,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部级、省市级科学技术成果奖和新技术推广奖。先后被授予全国冶金行业劳动模范,山西省、太原市劳动模范及先进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
他就是高树森。
2009年,他荣获第九届“中国时代新闻人物十大杰出成就奖”和“时代楷模•共和国经济建设十大功勋企业家”等荣誉称号,业绩被编入《盛世之光—中国当代创新撷英》(人物集)、《共和国功勋人物志》、《荣誉中国—勤力于纳米耐火材料新领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央党校《理论前沿》杂志社《闪光的足迹—中国领导干部科学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实践卷)、《科技中国》等书中;多篇有关纳米技术研究的论文被编入《盛世之光—中国当代创新理论与实践》、《中国改革发展与创新研究文选》、《闪光的足迹—中国领导干部科学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理论卷)、《2009•中华学术精英大典》等书中。在2010年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荣获中国自主创新杰出贡献奖并在“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上作了《关于发展纳米科技和纳米耐火材料自主创新及其产业化》的报告。
不要“中国制造”,只要“中国创造”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作为山西省著名耐火材料工程师的高树森就开始谋划自己的创业之路。直到1992年,经山西省高新技术委员会认定、国家太原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批准,他才成立了太原高科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公司建立初期,就拥有耐火材料生产厂和专门的耐火材料技术研究中心,因此,太原高科也成为耐火材料行业中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并承担山西省高端重点行业用耐火材料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经过大量的研发和实践,高树森和他的太原高科先后研究开发出多种耐火材料高新技术产品,并及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大大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为技术研究和自主创新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形成了生产与科研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高树森同样注重与国内有关院校及相关专业专家的联系与交流,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体制的形成与建立,对高科公司的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生产能力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2005年,公司在阳曲县投资8000余万元,建设了总占地面积为150多亩的现代化工厂和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该项目同时被列为山西省“1311”重点工程、高科技产业化项目以及山西重点引进关键科技开发项目。新工厂于2006年竣工投入生产,特种高效不定形耐火材料年生产能力为5.5万吨,新建的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具有较先进完善的试验检验条件和设备仪器,技术中心还拥有一批经验丰富高素质的研究技术人员,具备研究开发自主创新和生产高新技术耐火材料产品的能力。该企业技术中心分别于2005年被太原市科技局批准为耐火材料行业技术研究中心、2007年被山西省科技厅批准成为耐火材料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9年被山西省认定为担负着耐火材料行业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工作的企业技术中心,并已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创新成果。
太原高科获第十三届科博会自主创新杰出贡献奖
太原高科目前已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被山西省科委确定为“山西省科技先导型企业”,被太原市科技局授予“太原市科技创新示范单位”,被太原高新区授予“十佳技术创新项目企业”、“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等荣誉。最近,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授予太原高科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山西省耐火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纳米耐火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的称号。
高树森和他的太原高科经过多年的努力,已走出了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自主生产科研成果的路子,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而且经济效益十分突出。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该企业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在高董事长的带领下克服重重困难,企业产值利润仍得到了较大增长。由于纳米科技、纳米材料开发成功和应用企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太原高科的潜在市场还十分广阔。实践证明,坚持科学发展观,走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的道路是太原高科发展的根本,也是太原高科人手中的王牌。
关于纳米耐材企业发展的思考
在前不久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大会上,作为太原高科董事长的高树森做了《关于发展纳米科技和纳米耐火材料自主创新及其产业化》的报告,也就是在这次博览会上,高树森的耐火材料系列专利发明再次获“中国自主创新杰出贡献奖”。
高树森是一个务实的人,在他看来,科研和生产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应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迅速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在谈到新型经济产业发展模式时,他说:“要实行‘纳米中国耐材’战略计划,催生新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要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大潮中占据有利先机,需要从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产业集群耦合3个维度,探索原创技术产业催生机制、技术创新扩散机制和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机制,实现知识产业集群、原创产业集群和以新技术武装的传统产业集群之间耦合与升级,将国家纳米技术建设成为国家原创产业的试验基地,高端制造业、技术、产业创新的典范。”
同时,他也阐述了纳米发明专利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他说:“建立纳米耐火材料试验研究及产业化示范基地,对当前和今后耐火材料行业更好地为钢铁等高温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非常紧迫。太原高科耐材公司对纳米科技和纳米耐火材料的研究开发和自主创新作了长期的艰苦努力,并取得多项发明专利成果,对纳米科技和纳米耐火材料继续开展深入研究和产业化基地建设将会取得更多、更大进展,为我国纳米科技发展作出贡献。产业化示范基地建立后,太原高科将运用多项高新技术,谋求与尖端的纳米技术整合,加速纳米耐火材料的理论与实际应用研究,完善开发成果,积极推进开发和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及时服务于钢铁等高温工业生产中,使纳米技术及早地显现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科技发展和进步作贡献。努力把21世纪纳米尖端耐火材料的开发与生产做好、做成功,为钢铁等高温工业的技术进步提供最佳服务,加快传统工业的改造,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从高老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到一种企业家、发明家的社会责任感,也能感受到一个科研工作者对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思考和担心。
自主创新纳米耐材,开辟纳米耐材新领域
纳米科技和纳米材料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刚刚诞生并正在崛起的高新技术,是21世纪最富有活力、对各个领域将产生深远影响的高新技术。其研究内容涉及现代科技的广阔领域,世界各国都对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给予了极大关注,具有特异功能的各种纳米材料越来越多,由纳米材料制备的功能性产品也不断地开发出来,开始形成一个新型的纳米功能产品的产业领域,从而使得许多传统产业正在发生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耐火材料是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能源、环保、电子、国防等基础工业领域重要的基础材料,是高温工业热工设备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材料,与钢铁等高温工业的技术发展相互依存互为促进。为了开发21世纪新一代耐火材料,迫切需要运用尖端的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开发后续的纳米耐火材料。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的日益加快和对纳米技术广泛深入的研究,纳米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并且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及思想,而对经济、政治及社会的影响则更多地体现在各国间对纳米技术及应用的激烈竞争上。耐火材料作为高温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服务的基础材料,它一直伴随着高温技术和材料科学的进步而发展。
我国耐火材料产量巨大,产能过剩,但耐火材料整体生产水平落后。近几年来,我国耐火材料出口量和创汇额呈逐年增长态势,但出口方式整体上仍处于“低质低价”阶段。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致使我国耐火材料行业受到了严重影响。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国内缺乏相应的特种耐火材料生产技术,工艺落后,种类单一,高效特种耐火材料产量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发展高效特种耐火材料,提升我国耐火材料行业的整体水平,才是推进耐火材料行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自2008年至今,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太原高科共申报了6项纳米耐火材料发明专利项目,这6项专利是:“纳米复合氧化物陶瓷结合铝-尖晶石耐火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公布号:101397212A);“纳米Al2O3薄膜包裹的碳-铝尖晶石耐火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公布号:101417884A);“纳米Al2O3、MgO复合陶瓷结合尖晶石-镁质耐火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公布号:101544505A);“纳米Al2O3、MgO薄膜包裹的碳-尖晶石镁质耐火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公布号:101555153A);“纳米Al2O3、SiC薄膜包裹碳的Al2O3-MA-SiC-C质耐火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0910223490.0);“纳米SiO2、CaO复合陶瓷结合硅质耐火浇注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010165554.9)。其中,前四项发明专利均已公布,并经有关部门严格筛选评定,被列为年度国家重点发明专利项目,并纳入国家发明专利实施转化项目中,还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出版社编入发明人年鉴中;前两项发明专利获第九届香港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又获第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第三届中国自主创新杰出贡献奖。2010年这些纳米发明专利在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再一次获“中国自主创新杰出贡献奖”。
太原高科纳米耐火材料系列发明专利的公布,是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在耐火材料领域中成功应用的重要标志,也是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与传统产业中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重要发展方向,对钢铁等高温工业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应用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进入更多的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中,纳米科技将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国外多个国家都对纳米产品的产业化给予特别关注,并将其作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但是,在纳米技术产业化过程中也存在多方面制约纳米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降低纳米材料制备成本问题,市售的纳米氧化物陶瓷粉体价格昂贵,为纳米耐火材料产业化带来困难;二是发展规模生产纳米耐火材料的分散技术,凸显纳米效应;三是发展纳米材料应用技术,以制取分散性好、组织结构均匀并能形成纳米结构基质的新型高效纳米耐火浇注料。
为了解决纳米耐火材料产业化中出现的各种瓶颈问题,高树森和他的太原高科开展了长期的专项研究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这就为纳米耐火材料产业化铺平了道路。“有问题就要去解决,有难关就要去攻破。”高树森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布满荆棘的探索之路上,他每天在思考,每天在摸索,但高树森始终相信一句话,“创新不仅是太原高科的企业之魂,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
让“纳米中国耐材”这朵科技之花在太原高科怒放
自主创新与研究开发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之本,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太原高科就是本着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发明纳米耐火材料专利项目,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高温工业和钢铁工业提供最佳最好服务,推动我国纳米耐火材料产业的发展。
高树森一直在提倡:“开辟纳米耐火材料产业化新天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也是前不久他在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大会上的演讲内容。
“科技带动进步,品质铸就品牌。”太原高科的路途任重而道远,在通往纳米耐火材料产业化的道路上,或许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我们也相信太原高科人那种坚忍不拔、勇于创新、拼搏奉献的精神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已经年逾七十的高树森并没有真真正正享受过夕阳无限好的美景,在他面前等待他的仍然是新的纳米耐火材料研究课题—利用我国丰富的天然矿产资源开发纳米耐火材料、采用新工艺制备纳米耐火材料等,还有一个国家级纳米耐火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等着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高树森要用毕生的心血来浇灌太原高科这座花园,让“纳米中国耐材”这朵科技之花在这里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