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10-05

立业创新 矢志不渝

本刊记者杨 波

2010年05月01日


吕建军董事长

吕建军董事长


        如果给你八年的时间,你能做成什么?
        八年,一个呀呀学语的婴儿可以成长为一个活蹦乱跳的少年;八年,中国人民把在华夏大地上横行一时的日本侵略者赶出了国门……
        而对于这个问题,吕建军给出的答案是,将自动吞沫机由一个甚至没有落实到图纸上的设想变为可以走向市场的产品。
        自从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动吞沫机这个“宏伟设想”中来的时候起,吕建军就注定选择了一条孤独的道路。
        吕建军在成功后如此感慨,“每一个成功者背后都有一笔血泪账”,那么吕建军的这笔血泪账应该怎么计算?

        吕建军的“八年抗战”

        1998年,吕建军从吉林省长春市国防科工委辞职以后,开始投入到实现他宏伟想法的试验中去。在他背后,没有任何支撑—单位不同情,朋友不理解,家人不支持。就是这样一条道路,他坚持走了下去。他辞掉了铁饭碗,用他自己的话说,以二十万的代价“把自己卖了”,然后专心致志搞起了研究。
        其实吕建军在1997年就产生了这个念头,着手要做自动吞沫机。他为此专门请教了许多专家,专家们认为他这个通过物理方法消除泡沫的想法是可行的,这更鼓舞了他要将这件事情进行到底的信念。但是由于当时个人能力有限,所以想把这一设想交给单位来做。
        他满怀希望地提出建议,结果碰了一鼻子灰,非但没有引起重视,反而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碰壁不仅没让吕建军丧失信心,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单位不支持我就自己搞”,于是吕建军开始孤军奋战。他大江南北走过很多地方,目的很明确,就是到那些涉及到发酵工业的工厂调查下面几个内容:一是消除泡沫是否都用泡敌;二是泡敌的用量;三是是否有其他手段代替泡敌。
        通过调查发现,没有一家工厂可以用物理的办法减少泡敌用量。由于泡敌价格昂贵,有的药厂为了节省泡敌,用豆油和泡敌的混合物来代替泡敌,但是豆油也不便宜,而除此之外,消除发酵过程中的泡沫别无他法。一轮考察下来,吕建军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这更加坚定了他立项的决心,也促成了他下定决心扔下铁饭碗。
        然而一个学中文出身的人要做一个根据复杂物理学原理才能制成的机器,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单说试验就要得到厂家的配合。但是因为是搞试验,存在风险,没有一个厂家同意,吕建军只好硬着头皮自己上。
        为了证明吞沫机原理,他自己先搞一个小的试验,用流体动力学原理设计出一台小型的吞沫机;租了一台小的控压机,作为气源;用跟别人借的小斗车作为发酵罐;用洗衣粉制造出泡沫。试验结果让吕建军兴奋异常—气源一给,泡沫很快就被抽进去了,证明原理是成立的,这让他对吞沫机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原理成立了,就要把吞沫机放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加以检验。为了寻找合适的研制场地,他一家一家味精厂软磨硬泡,希望能够将自己的产品安装在生产第一线,最后终于做通了一个厂家的工作,但是试验十几个小时,吞沫机便全部报废了。厂家的发酵罐运行一个周期30个小时,前10个小时吞沫机不用工作,即使这样,吞沫机也没有坚持到发酵罐运行周期结束。吕建军苦闷之余,潜下心来找问题,原来,这批吞沫机是由碳钢制作的,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工艺水平有限,焊接也有问题。找到了问题所在,下一步就是一步步改进。
        光是改进工作,吕建军就做了八年时间,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期间遍尝辛酸。从1998年开始到2005年,为了取得厂家的同情和支持,他好话说尽,请客送礼也是时常的事;试验搞了七八年,凡是能借到的都借了,为此还欠了一身债务;吞沫机一投入试验,吕建军常常是三十多个小时不能睡觉,每隔两个小时做一次记录……几乎每一次,曙光都在眼前,却总是在离照到自己还有一寸距离的地方重新变回黑暗。
        是什么力量让吕建军坚持了八年?吕建军自己说得好,“人生没有退路那就只有前进”。1998年为了筹措实验资金,他硬是把自己逼上梁山—以20万的代价卖掉退路。
        吕建军就这样一门心思做了下去,但是八年下来,一次次改进又一次次失败,做到后来他几乎要放弃,上帝总算在这时候眷顾了他一把,给了这个执著于梦想的人坚持下去的希望。
        2000年之后,他着手将吞沫机推向自动化,并提出设置多个规格以满足不同的需求。2003年,他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北京博硕德恒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依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自动化装置试验结果基本令人满意,不仅节省的“泡敌”达到了60%以上,也基本上可以满足市场要求。
        正当公司上下为此欢天喜地之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传感器和阀门的短缺让生产陷入了困境,国内产品均达不到耐高温、耐酸碱的预定要求。于是,吕建军迎难而上,针对这两个关键部件开始了专项攻关,终于研制出自动吞沫机空气专用电磁阀和专用传感器。2005年以后,自动吞沫机正式投入市场,受到众多用户的信赖和好评。
        那是2005年,在河南莲花味精厂,吞沫机终于试验成功首次投入正式安装。虽然当时结构还不太完美,传感器还存在一些缺陷,但是,这次安装就像沙漠中的一股清泉,终于给吕建军这个干渴许久的赶路者带来慰藉和希望。         
既然吕建军用了八年的时间只做了一件事,我们不禁要问,吕建军这八年来做出来的究竟是什么?

        “八年抗战”的胜利果实——自动吞沫机

        通常情况下,凡涉及到发酵工艺的行业,包括制药、食品、生物工程等行业,在生产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它们的危害其实很大,如果不及时清除,不断产生的泡沫将使发酵罐中的氧气逐渐减少,最终导致菌体窒息死亡。这不仅导致发酵产品质量的降低,严重时还会使整个发酵罐报废,造成重大损失。
        自动吞沫机广泛适用于微生物发酵领域,是对传统除泡工艺技术的一次革命。
        传统的除泡方法是机械和化学并用,但机械除泡只是在罐内液面上端安装耙式刮板,将表面的大泡打碎成小泡,结果还是无法除去泡沫。发酵行业中传统的消泡方法是利用“泡敌”来消除泡沫,它由多种化学成分构成,可通过改变泡沫表面的张力使其破灭,使其还原成料液,从而达到消泡的目的。
        “泡敌”虽然能消除泡沫,美中不足的地方在于它的成本很高,每吨“泡敌”的价格在2万元左右,在发酵过程后期,泡沫的产生极为迅速,往往需要加入大量的“泡敌”。以味精厂350立方米发酵罐为例,每吨谷氨酸耗“泡敌”约8公斤,在一个生产周期(30h)内,光是“泡敌”就要消耗250多公斤,而在有些药厂一个生产周期就要用“泡敌”3~5吨,成本支出之大成为企业增收的沉重负担。此外,“泡敌”本身还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高额的治污成本也不可忽视。
        吕建军领军的北京博硕恒德公司,依据流体力学原理开发的自动吞沫机,与高成本、繁工序的“泡敌”相比,既节省了人力、物力(消泡剂),提高了产量(增加罐容),又保护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治污成本,且对提取工序大有益处,同时也减少了化学除泡带给人体的危害,此外,它对原来的工艺设备布局和发酵指标不会产生影响。
        自动吞沫机以好氧发酵罐自备的无菌压缩空气为动力,通过吞沫机的特殊装置,将大量的泡沫迅速彻底地吞噬掉并还原为料液。它具有体积小、功效强、自动控制等特点。其相关技术和产品已经通过国家权威部门认定。
        自动吞沫机采用自动化控制,当设置在发酵罐内的两个电极探头之间的介质变化时,这两个电极的探头之间的导电率也随之发生变化,自动控制仪就利用这个原理来检测泡沫的位置。当检测到泡沫超过高位探头时,自动控制仪启动吞沫机开始消除泡沫,当达到下面两种条件时就停止吞沫机工作:
        ①泡沫低于高位控头。②本次开电磁阀时间达到设定的吞沫机电磁阀最长工作时间。也就是说自动吞沫机的工作是根据泡沫多少进行的,当泡沫消除干净会自动停机,故而具有较大的间歇性。以谷氨酸发酵液为例,它起泡最汹涌的时间为发酵后期的20个小时,按每次工作时间30秒、每小时工作15次计算,整个发酵周期累计工作也不超过 2.5个小时,极大地减少了用电成本。
        事实证明,自动吞沫机的出现节约了70%以上的“泡敌”,基本替代了以“泡敌”为主的消泡剂,加之自动化控制的运用,在发酵过程中大大节省了投入成本,很好地解决了清除泡沫问题。在环保方面,自动吞沫机可以减少70~80%的排放量,真正做到了从根本上治污。
        如果吕建军在采购生物发酵产品时,没有对那些摆在厂家工房旁的罐桶产生兴趣,如果他在受到所有人反对时没有毅然辞职,如果他面临无数次失利败下阵来,那么他便不会与发酵工业有什么瓜葛,也就不会有自动吞沫机的诞生。

        吕建军,何许人也?

        原本说来,吕建军与科研工作或者确切点说与发酵工业风马牛不相及。他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水电部东北工程局的子弟学校当了一名中学老师,后来到教育处机关搞教学研究。198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吕建军被调到吉林省长春市国防科工委工作,这才与科研单位有了一点瓜葛。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加大,各行各业都在办公司、工厂,国防科工委也不例外,在国防科工委工作期间,吕建军一直从事与俄罗斯、朝鲜、韩国的边境贸易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他开始接触到发酵产品和发酵工程技术人员,开始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
        在采购发酵产品的过程中,他注意到很多工厂旁边都放着不少罐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开始关心这些罐桶的用途,他经常跟工厂里的技术人员打交道,熟悉了发酵物以后,得知那些桶原来是盛 “泡敌”用的。听说生产过程中使用“泡敌”量很大,吕建军灵光一闪,能不能用物理的方法来消除泡沫来取代“泡敌”呢?他想,火车在运行时,有一股强大的抽力,会形成强大的负压,如果能利用这个原理令负压产生的压强将泡沫抽取走,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泡敌”,从而从根本上节省成本。
        吕建军被自己这个新鲜的想法振奋着,他为此甚至特意到吉林省化工厅,请教相关的专业人士,得到肯定之后,他决心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那就是用物理办法消除泡沫,将流体动力学和机械结合起来,转化成清除泡沫的一个设备。
        当时自动吞沫机的研制已经进入到第八个年头,吕建军虽然对自己的产品和构想仍然十分笃定,但是长时间的失败已经让他背上沉重的压力,他十分需要一次成功来给自己鼓劲,给自己的产品正名。

        标新立异 躬身拓取

        2003年,吕建军在北京成立了博硕德恒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是面向发酵行业,研究、开发、生产使企业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技型股份制企业。公司的主导产品之一鲸吞牌自动吞沫机历经八年研制和完善,现已在河北省梅花集团霸州公司、内蒙古通辽公司、宝鸡阜丰集团,德州华茂公司等十几家企业得到成功运用。
        吕建军每每说起自动吞沫机在开始试用和安装时,总是感慨万千,当时自动吞沫机的研制已经进入到第八个年头,吕建军虽然对自己的产品和构想仍然十分笃定,但是长时间的失败已经让他背上沉重的压力,他十分需要一次成功来给自己鼓劲,给自己的产品正名。
        成功恰在此时适时到来。
        那是在莲花集团,开始只在一只小罐上安装了自动吞沫机,试用效果十分理想,于是下了第一批订单,安装了两套吞沫机,吕建军终于挣到他创业以来的第一桶金,八万元虽然不多,但是对于吕建军来说意义非凡。
        和莲花签署合同时,吕建军代表公司承诺了五项原则:确保节省大量消泡剂;不改变原来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不会对发酵指标产生任何负面影响;先安装后付款;确因我设备造成的损失全额赔偿。这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博硕德恒的经营理念,一直秉承至今。
        自成立以来,博硕德恒十分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拥有精明强干的技术实力,其中高级知识分子和富有专业经验的技术人员占80%。这一点,从博硕德恒的企业精神中也有所体现:“博学厚专,标新立异,躬身拓取,润物泽民”,归结到四点就是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要能够有所发明创造,要踏实肯干,要有社会责任感。
        而企业的经营理念则从另一个层面揭示了企业的追求:“以善为本,以实求实,以赢求赢,以利求利”。如果说“以善为本,以实求实”是对于企业自身的道德和行为的约束,那么“以赢求赢,以利求利”追求的则是企业自身与目标市场的双赢。至于如何达到这种双赢,吕建军为我们算了一笔账:以一个350立方的发酵罐、装料系数80%为例,按吞沫机节省泡敌系数70%计算,一年下来,使用吞沫机每罐节省至少60万,这其中还不包括使用吞沫机提高罐容和产量的部分。一套吞沫机15万,使用三个月时间全部的成本就收回来了,效益不言自明。
由于自动吞沫机物美价廉、低能耗、无污染,而且市场前景广阔,凡涉及到发酵工艺的行业,包括制药、食品、生物发酵工程等行业都能涉足,技术质量稳定可靠、效果十分显著。
        这么好的产品,不怕山寨吗?谈及这个问题,吕建军信心十足,首先是因为自动吞沫机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和国际专利,其次是因为他对于自己做出的产品有绝对的信心。因为自动吞沫机的核心设计是通过长时间的实验和磨合得来的,其中的每一点每一滴都倾注了吕建军的心血,所以他信心满怀,“就算有人专心致志要仿造,没有两年的时间也做不出来,而自动吞沫机的成本回收仅3~4个月。”
        如今,吕建军和他的博硕德恒公司正在思虑着如何做大做强,将自己的产品推向更为广阔的市场,进而走向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