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14-03

混合所有制实现转型创新发展

文中国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 周鸣

2014年03月01日

  珍珠之城、荆涂大地,在安徽蚌埠,有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有着一代枭雄项羽和刘邦决战的历史记载。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办公楼


  传奇的地方造就了传奇的人物,也造就了传奇的企业。作为蚌埠第一个突破百亿元的科研院所—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同样也在这片土地上续写传奇的故事。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是新中国第一批成立的国家级甲级科研设计单位,2000年加入中国建材集团并改制成立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2013年,企业收入突破105亿元,并先后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成为合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建设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院长彭寿当选国际玻璃协会主席,增强了中国在国际玻璃界的话语权。
  混合所有制,作为一种产权的实现形式,作为企业发展的一种模式,早在践行这种模式的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深有感触,按照他提出的“央企市营”的理念和模式,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墨守成规,不拘一格,从而扎根安徽,辐射全国,走向世界。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彭寿,执世界玻璃行业门户之牛耳。
对一个国家来说,这是一段欧洲腓尼基人到东方龙传人的古文明进化变迁;
对一位普通人来说,这是一段在全球一体化的平台上从学习到领军的人生磨砺。


  业务链延伸:
  联合重组协同提升

  “企业必须围绕产业链来做,才可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由于较早熟知市场经济的脉络,彭寿看得很远。
  2009年8月,安徽华光玻璃集团,这个始建于1958年的传统浮法玻璃企业,在中国建材集团和蚌埠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为了蚌埠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的子公司。2010年,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拥有其100%的股权,并将其更名为安徽华光光电材料科技集团公司,相对控股其上市公司,拥有了一个以ITO导电膜玻璃为基础的企业。两者的结合实现了科研与产业化的完美搭配,也使得华光如虎添翼,在新的平台上实现了更大的发展。

蚌埠院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条玻璃熔窑全氧燃烧余热发电生产线投产


  2013年1月,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在对其控股上市公司注入优良资产后,以国有资本带动了社会资本,在资本市场成功增发10亿元,募投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建立了光电显示工业园,ITO导电膜玻璃下游产业电容屏项目顺利投产,建成了电阻式触摸屏、彩色滤光片、电脑模块和手机面板等一系列高新技术项目。
  2013年12月,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完全利用自主创新技术建设的电子信息显示超薄玻璃基板生产线在投产2个月内成功量产0.55毫米超薄玻璃基板,为安徽华光集团ITO导电膜玻璃提供了优质的基础原材料,打破国外垄断,降低了电子产品包括Ipad、手机、液晶电视的价格。
  长期以来,国内0.5毫米以下的玻璃基板全部依赖进口,已经严重制约了国内企业的发展。为打破国外垄断,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储备了8年,这是一代玻璃人的梦想。
  至此,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在电子信息显示产业链方面实现了完全对接与自主配套,成为安徽打造千亿元电子信息产业的主力军,抢占了制高点,赢得了话语权,安徽华光集团也从单一的浮法玻璃产品发展到以光电材料和玻璃深加工为主的高端产品,成为世界最大的ITO导电膜玻璃和高纯电熔氧化锆研发制造基地。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联合重组都会一马平川。尤其是重组老的国有企业时,常常会遭遇理念和人事上的诸多阻力。在收购原淮南煤矿机械厂时,因为企业已申请破产,遭遇了来自多方的压力和挑战。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一方面通过引进战略投资人共同并购重组,另一方面输入中建材良好的管理机制,灌输好的文化,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激励机制,实现了减员增效,保持了核心骨干员工队伍的稳定,企业实现了集约化发展。淮南煤矿机械厂更名为凯盛重工,由收购时的亏损状态转变为现在主营业务收入超5亿元,净利润5000万元,发展成为建材成套装备、煤矿和矿山装备、高端掘进装备研发制造基地,成为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装备制造板块骨干企业。
  由于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在资本市场的良好表现,吸引了不少企业主动加盟,比如通辽矽砂公司,轻工业自动化所,上海新建等。他们的加盟,延伸了企业的业务链,实现了分工协作,共同发展。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的企业战略也逐步演变为发展“新玻璃、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和科研开发“四新一研”产业。

世界单体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线

  业务链拓宽:
  资本要素活力迸发

  “与竞争对手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一致,必须推进多元化,才能在竞争中取胜。”搏击市场的彭寿经验独到。
  2001年,一支从南京走出来的水泥工程设计队伍,面临着多种选择:要么加入别的企业,要么自己独立运作,何去何从,这支队伍站在了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的十字路口。
  经过了解,这支队伍的负责人找到了彭寿,相互抛出了橄榄枝,几经商谈,双方一拍即合,这支队伍立即决定加入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在上海改制成立的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双方出资成立了南京凯盛水泥工程公司,并允许这支队伍中的骨干持有部分个人股份。
  当时的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业务范围比较单一,仅从事玻璃工厂的设计业务,这支队伍的加盟,使得公司业务范围迅速拓宽。
  “没有这支队伍的加盟,我们便不会涉足水泥业务,企业的发展也不会这么快。”彭寿至今对当初的合作情形难以忘怀。
  的确,混合所有制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已经在这个模式上实践了13年。

蚌埠院自主研发的跟踪太阳能电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我们来看南京凯盛发展过程中的几个数字:注册资本从400万元增至1亿元;收入从400多万增至15亿元,员工人数从不足10人增至1000多人;办公面积从不足1000平米增至20000平方米;水泥工厂设计能力从1300吨增至10000吨。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水泥工厂设计、纯低温余热发电、烟气脱硝和节能减排工程设计及工程总承包,包括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和生活垃圾、机械设备制造、机电设备安装等业务为一体的业务多元化的科技型企业。
  通过混合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公司目前在水泥业务上已经形成了南京凯盛、北京凯盛、新疆凯盛、上海新建为骨干企业的业务板块,2013年该板块收入超过45亿元。
  2010年,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收购了安徽天柱绿色能源公司。该公司是由海外留学人才卢育发携多位国内外太阳能领域的博士、专家创办。收购之前,蚌埠玻璃设计院已有新能源项目,收购后很快利用团队优势在新能源领域进行了开发和拓展,2013年该公司产值突破5000万元,利税千万元。除了更宽的工作平台外,能够让卢育发在这里安心工作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他在这个公司里拥有20%的股份。彭寿深知,如果有个人的股份在里面,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肯定会更大地激励个人的工作热情。

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大楼

  业务链增强:
  国际合作展翅高飞

  “核心产品做品牌,质量和品牌是产品的生命线。”彭寿对市场经济的关键点把握得很准。
  与巨人共舞,才能成为巨人,国内市场的历练,已经使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具备了搏击国际市场的素质和能力。
  印度,虽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长期的历史习惯使其只迷信和依赖欧美国家,造成了欧美浮法玻璃技术在印度长期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必须打几个漂亮仗,才能彰显中国浮法玻璃技术的国际地位。2005年,抱定这个目标,中国建材国际工程与美国知名的TECO公司在美国成立了合资公司,通过优势互补和市场开发,提高了窑炉、锡槽等浮法玻璃关键技术水平,中国浮法玻璃技术开始与世界接轨。
  2010年,中国建材国际工程在印度建设的HNG600t/d浮法玻璃生产线顺利投产,玻璃产品质量高于欧美企业在印度建设的浮法线,彻底颠覆了欧美技术在印度人心中的神话,转变了印度人对中国制造的偏见,树立了国际品牌。
  在国际市场的成功,源于该合资公司在国内市场上的艰辛磨练。当初欧美浮法技术在中国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由于合资公司采取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战略,在具备同等技术实力的条件下,大大降低了生产线建设成本,无形中提升了中国浮法技术的竞争力。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条件下,国内知名玻璃企业纷纷选择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的成套技术。企业由此占领了80%的国内高端玻璃工程技术市场和90%以上的中国出口玻璃技术市场。
  与TECO公司合资是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引入外资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典型,之后,该院在与外资合作方面还有许多大动作。
  2005年,中国建材国际工程与意大利保特罗合资成立了中意凯盛(蚌埠)玻璃冷端机械有限公司。保特罗是全球最大的玻璃装备制造集团,在全球市场都有较高的知名度。

凯盛机电装备科技园


  中意凯盛常务副总经理褚茜是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个员工,她亲眼见证了中意凯盛的成长。褚茜认为,合资以后,保特罗的管理水平、理念,对产品整个过程的控制,以及项目管理的科学化、有序化,都很好地嫁接给了中意凯盛,而蚌埠玻璃设计院和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的渠道优势、本土化优势,也让中意凯盛能在中国市场驰骋自如,二者可谓强强联合。
  在联合中,也需要不断实践调整,探索企业资本混合比例、经营发展模式,以不同的结构适应不同的实际需要,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当初合资公司的资本结构在2009年之前,是50对50,外方管理;现在是60:40,中方管理。股权结构和管理权的变化,使得企业以更高的技术水平,更好的适应能力,更具竞争的品牌优势,扩大了市场份额,提升了经济效益。
  在长期的合作中,中国建材国际工程与日本三菱也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了增强水泥业务链,增加附加值,开辟新市场,2009年,双方按照2:1的比例出资成立了上海凯盛节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公司依托中国建材国际工程多年建立起的世界一流技术团队与技术平台,引进日本三菱的成熟技术与先进的管理,专门从事水泥新型干法回转窑、玻璃窑等工业炉窑的中低温烟气余热回收发电,从事水泥立磨粉碎系统的设计、制造及销售。2013年,企业年收入突破4亿元。
  与巨人共舞,成长的速度的确很快。以新能源业务为例,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与国外知名企业合作,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猛。在中国建材集团的战略引领和大力支持下,该院收购了德国CTF公司,率先在国内建设100兆瓦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与世界500强,全世界建材行业排头兵法国圣戈班合作,率先在国内建设200兆瓦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
  混合所有制增量发展,企业发展做的是乘法。

  业务链锻造:
  自主创新兼容并蓄

  “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彭寿牢牢把握住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屹立的根本。
  2014年1月10日上午,人民大会堂,彭寿带领他的团队又一次走进了国家最高科技奖励颁奖的会场。这是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继2011年之后,又一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安徽省唯一连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企业。
  打造混合所有制研发机构,在创新平台中引进央企、民企、大学,推行股份制,开放式引进人才,是彭寿推进企业创新驱动战略、加强企业技术储备的又一秘诀。
  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玻璃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实验室,2009年底经科技部批准落户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该实验室以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为主,吸引了洛玻集团、中国建材科学研究总院等央企的支持和参与。在重点实验室,该院建立了首席科学家和首席研究员制度,建立了科研奖励和激励机制,每个科学家带领一个科研团队攻关一个课题,形成了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核心的研发体系,在这里,可以经常看到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的交流座谈。美籍华裔徐根保博士,是彭寿挖来的另一个高精尖人才,目前徐根保担任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专家,主攻镀膜玻璃及特种玻璃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
  在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该院比照合芜蚌股权激励的政策,建立了股权和分红激励机制,让科研人员除了当好科学家以外,还能当好企业家。在这里,可以经常看到一批批参观考察团,学习取经。
  蚌埠硅基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也是该院发展混合所有制研发机构的典型。该院汇聚了多家知名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参与研究院建设,由于在研发产业发展成绩突出,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成为硅基新材料国家新型产业示范基地领军企业。
  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吸引和凝聚了人才,科研硕果自然不断涌现。目前,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已拥有博士15名、硕士650名,建设省部级以上研发平台14个,承担和完成863、973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课题1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多项、国家授权专利500多项。
                              责编/齐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