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邵慧力 刘 亮
2009年01月01日
国际上最先进的方法——皮肤扩张器法再造耳朵
耳廓再造的对象主要是先天性小耳畸形和外伤性耳缺损。至于患耳的听力问题,大多数小耳病人有一个单侧正常耳,患耳本身也有部分听力,因此除在听觉定位上稍有影响外,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上基本无影响。而通过外科手术纠正听力问题,在骨头上植皮存活率比较低,结果往往发生慢性流液,打开的耳道也常会变窄,继而重新闭锁。即使在没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下,近期听力虽有所增进,远期效果也不理想。据文献统计,做外耳道成形的成功率只有50%左右。所以外耳道成形目前只用于双侧小耳畸形病人,有利于他们佩戴助听器,对于单侧小耳畸形病人可以做一浅耳道解决患耳的美观问题。
耳再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手术,特别是要将再造耳廓达到自然逼真,就更难了。要想再造出一个逼真的耳廓,必须在雕刻耳廓支架上下苦工夫。为了能再造出完美逼真的耳廓,苏法仁开始做起了“雕刻师傅”。他起初在萝卜上雕刻,后来买来“猪肋骨”雕刻,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经过十几年艰苦的努力,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耳再造方面有了突破,做出的耳廓不仅形状逼真,而且立体感强,得到国内同行及专家的充分肯定。有了这一手“功夫”,苏法仁信心满怀地站在了手术台上。
耳朵是由皮肤与软骨支架构成的,因此耳再造首先就得考虑这两个因素。耳支架目前认为自体肋软骨最为理想;肋软骨不是肋骨,仅是肋骨前端的一点脆骨,切取后还会再生长出来,对身体发育毫无影响。皮肤则以乳突区无毛皮肤最好。首先应用皮肤扩张器先把乳突区无毛皮肤慢慢地扩张,然后再进行耳再造术,因此手术需分两次进行。先在患者耳部植入一个扩张器,术后10天开始给扩张器内注水,注水60ml左右,达到了扩张皮肤的效果,注水完毕后,回家休息一个月,再进行二期手术。二期手术时间一般长达6小时左右,在全麻下进行全耳再造术:先切取肋软骨以制作软骨支架,于左侧季肋部切一长约7cm梭形横切口,分离并暴露软骨膜,在软骨膜下分离并暴露7、8肋软骨,根据胶片模型切取第7、8肋软骨备用,然后参照健耳胶片模型进行耳廓软骨支架的雕刻,使软骨支架具备外耳轮、三角窝等形态,雕刻完毕后用生理盐水纱布包裹备用;于患耳残余皮赘处纵形切开,向下反转,以备做耳垂用。接着于扩张器后缘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分离并取出扩张器,去除纤维包膜,将软骨支架植入扩张皮下,术腔内置引流管,持续负压引流,这时耳廓形状变得很清楚,也很好看,无菌敷料包扎固定,10天拆线。二期住院时间一般为20天左右,再过3个月至半年再造耳朵就会像正常的耳朵一样美观。这样再造的耳朵是真的,有血液循环,有感觉,还会随年龄增加而生长。
到目前为止,应用皮肤扩张器法耳再造已成功手术1000多例,苏法仁的名字在业界越来越响。
打造品牌、形成优势技术特色
掌握了国内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先进技术的苏法仁,已成为十三病区学术的领军人。这时的他,已不满足于手术台上的成功,他想要将十三病区打造成医学领域的一个品牌,要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打出响当当的名号。
为了扩大科室的影响力,让更多的患者了解科室技术,造福患者,提升医院的知名度,以苏法仁为首的十三病区医护人员在院首长的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足,找出医疗增长点。耳再造特色手术先后在中央、山东、济南等电视台报道。经过全科人员的共同努力,经过近几年的持续稳定发展,十三病区的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扩张器法一期全耳再造术已成为科室的优势技术、特色技术,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带动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的全面发展。十三病区将在2009年全面开展睡眠呼吸障碍检测,进一步开展悬嬴垂腭咽成形术、舌体减容术治疗鼾症以及客观听力检查、骨导式助听器的手术安装技术,引进目前世界最先进的的耳石复位仪治疗眩晕。
苏法仁主任开展的全耳再造术在武警部队、全军和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十三病区在他的带领下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项成果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必将带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全面发展,这一成果也必会更大地造福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