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08-06

雷达式生命探测仪为生者点燃希望

文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生物雷达实验室、西安必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部 责编张志军

2008年06月01日

sj-3000搜救雷达主机

sj-3000搜救雷达主机

sj-3000搜救雷达显示控制器

sj-3000搜救雷达显示控制器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迅速做出决策,人民子弟兵也迅速响应国家号召,第一时间赶往灾区抗震救灾。
        面对大量被废墟掩埋的脆弱生命,如何去探测到生命信息并给予及时解救成为了救援工作的重点。在这场与死神的较量中,大量的高科技产品成为了救援人员手中克敌制胜的有力武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生命探测仪“SJ-3000搜救雷达”在搜救过程中发挥了它独特的作用。
        由第四军医大学和西安必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SJ-3000搜救雷达”是一种利用现代超宽谱雷达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制的雷达设备。它借助于电磁波,可以穿透遮挡介质,如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废墟等,探测到压埋在倒塌建筑物下存活的生命信息,通过检测人体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等信息,从而辨识有无生命体,达到寻找存活者的目的。
        SJ-3000搜救雷达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第一、SJ-3000搜救雷达可以穿透土壤、砖墙废墟、多层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废墟等介质,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第二、在使用时,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可直接放置在废墟或用支架靠到墙壁上,也可悬挂起来,对各个方位进行探测,使用方式灵活;
        第三、搜救雷达主机可以根据当时的地理条件放置在任何需要它的地方,而后端操作人员只需要在远处控制手中的显示控制器即可,所有的数据都会显示在显示控制器上,两者之间采取的是无线连接方式,无线传输距离最远可达100m,保证了搜救过程中救援人员的安全;
        第四、运用新颖的生物医学信号处理技术,可探测到掩埋在废墟中的各种姿势(包括侧卧、俯卧等)的存活者,特别是可探测意识淡漠伤员的呼吸,灵敏度高,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第五、独创仿生观察结果显示设计,控制界面简单明了,使用者即学即会,同时,主机与显示控制器的分离设计,大大减小了操作的危险性;
        第六、独特的P秒级脉冲雷达技术,使距离分辨率可达10cm(校正),从而方便地对目标定位,能精确测出存活人员的距离信息,非常有利于挖掘救护;
        第七、运用距离门技术,使复杂现场的各类干扰无法进入,提高了探测的准确率;
        第八、具有一定的区分人与动物的能力,可为救援工作节省宝贵的时间;
        第九、具有目标仿生显示功能,对探测到的生命体,会以人眼仿生的观察效果方式显示在屏幕上;
        第十、能够智能判断生命体的存在,自动给出探测的结果。
        另外,SJ-3000搜救雷达可在30秒钟内给出探测结果,这无疑给幸存者带来了更大的生还希望。
        据悉,在灾害发生后,由第四军医大学、中国电波研究所和西安必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行五人组成的救援队携带该救援设备,已于第一时间随陕西救援团迅速赶往灾区投入到搜救工作中。截至到5月16日上午10点,搜救人员使用该仪器已在北川救出5人,其中包括一名中年女性和曲山两名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