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09-01

办公软件(Office)是人们最广泛应用的软件之一,在中国它被视为基础软件中的共性应用软件,是国家重点支持的软件。通过“十五”期间的发展,目前国产办公软件已可替代外国同类软件,中国从事办公软件的企业和软件人员数量仅次于美国。
Office软件的现状
中国主要的国产Office软件有:基于OpenOffice的RedOffice、中标普华Office;用Java开发的永中Office,用C/C++开发的WPS Office。在2004年政府正版软件采购中,国产办公软件产品占据近70%的市场份额。由于有国产软件的竞争,外国软件大幅降价,为国家节省了约8亿元。2005年国产办公软件整体销售规模为4.93亿元,同比增长55%,国产办公软件市场占国内办公软件市场14%的份额。
国产办公软件的水平与微软Office(2003版以下)的兼容问题已基本解决,可以流畅地读写微软Office的文档格式(doc等)。功能已能满足绝大多数办公需求,使用习惯也与微软Office很接近。各家国产Office都有自己的某些创新。国产Office有可能成为基础软件中最快实现产业化的软件。
推广国产Office的障碍是《政府采购法》没有得到很好贯彻,有些地方“政府采购正版软件”变成了“政府采购外国软件”。许多人对国产软件不信任,不愿使用。盗版Office基本上都是微软Office,盗版帮助了微软Office占据市场,对国产Office损害很大。文档标准被微软的事实标准所垄断,国产Office不得不花费极大精力去做兼容工作,由于微软的标准不开放,不可能做到100%兼容,而且微软Office版本一升级,又会产生新的兼容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档格式被微软的事实标准(doc等)所垄断,它不开放,存在安全隐患。这一私有文档格式也锁定了用户,使用户依赖于微软的软件,国产Office难以进入市场。
近年来,应用需求推动着文档格式从封闭的二进制文档向新一代基于XML的开放文档格式过渡。现在世界上已有三个标准:中国国家标准UOF、刚成为国际标准的OOXML、国际标准ODF。
中国国家标准UOF也称“标文通”,是中国自主的标准,获得国产Office的支持,如果UOF能推广成为中国文档格式的事实标准,它将带动国产Office、Linux操作系统和国产CPU的发展,促进“核高基”专项的实施,从而大大增强中国IT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并使中国能掌握信息资源的控制权,更好地保障信息安全。
2007年8月27日,主导ODF的OASIS(结构化信息标准促进组织)的CEO PatrickGannon先生写信给中国信产部和国标委,正式邀请中国政府与OASIS合作,在中国主导下,实现两种标准,即开放文档格式ODF和标文通UOF融合。
这个建议将使中国能发挥主导作用,实现UOF和ODF的融合,使UOF有可能从国家标准发展为国际标准。所以,它可以作为今后UOF发展为国际标准的一个可选途径。
OOXML存在的问题
1、现在的OOXML已经和当初微软Office2007所支持的OOXML有很大的不同,真正支持它的产品还没有推出。
2、OOXML不采用许多既有的国际标准,而采用大量微软的私有标准,这对其他厂商构成了技术壁垒和知识产权壁垒。
3、OOXML的最后文档还没有发表,原来就有6000多页(ODF和UOF只有600页左右),今后可能更复杂,除了微软外,其他厂商很难全面支持。
4、OOXML的专利授权不完备,有知识产权风险,对于那些在OOXML规格中仅被“参考”的专利并不包含在内。另外,微软曾说Linux侵犯微软的235项专利,在Linux平台上开发OOXML应用,就有知识产权风险。
5、OOXML的制订和发展基本上被微软一家企业所控制,其他方很难介入。中国应大力推进UOF。国产Office已能和微软老版本Office较好地兼容,又支持UOF国家标准,已经可以将公文文档从doc平滑地转换为UOF,以后可以逐步扩展到各行各业。
UOF可以带动国产Office,国产Office带动Linux操作系统,Linux带动国产CPU,从而将带动起一个产业链,大大增强中国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黑屏”事件凸显信息安全问题
微软“黑屏”警告促使用户用国产正版软件。日前,微软通过WGA/OGA,使盗版Windows/ Office的用户“黑屏”,中国绝大多数民众反对微软这一行为。国家版权局表态,认为微软“不应该用这种损害用户利益的措施来保护知识产权。这样的技术垄断会适得其反”。
中国计算机学会发表声明,认为“微软的做法违背了软件开发者的道德底线,涉嫌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早在2006年6月WGA出台时,微软将WGA设为“最高优先级”,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安装到用户的电脑中,这招致了全球用户的一系列诉讼。迫于舆论压力,微软不得不作出让步:将安装从“自动”改为用户“可选”;将收集用户电脑信息的频率,由每天一次改为每两周一次,后来再改为当程序升级后,才收集一次。这次“黑屏”是一大倒退,必将招致用户更大的反对。
微软“黑屏”是合法还是违法?微软“黑屏”不符合中国“国法”,因为:
(一)中国2002年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和同年10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中规定,对电脑用户未经许可使用软件的侵权民事责任,限制在商业使用范围内。因此,谋取商业利益的盗版制作者(如“番茄花园”)要承担侵权民事责任,但并不容许对非商业使用范围的最终用户施行惩罚(“黑屏”是对用户的一种“威慑”)。
(二)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姚欢庆认为,微软的行为属于主动进攻用户电脑的“黑客”行为,已经涉嫌违法。
与前几年江民杀毒软件的“逻辑锁”事件相比:江民在其防病毒软件中加入了“逻辑锁”,当使用盗版时,该程序使电脑硬盘无法使用,但不会造成破坏。只要承认盗版行为,就可获得解锁密码,恢复机器工作。江民的逻辑锁后来被定义为病毒,并受到处罚。
微软的“黑屏”和江民公司的“逻辑锁”很相似,两者的差别是安装方式和后果不同。
(三)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的董正伟律师向公安部举报微软“黑屏”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他认为,“因微软中国公司滥用知识产权保护手段,未经司法程序和公民、单位同意,强制性推行正版验证计划,对使用微软盗版软件用户强制性植入干扰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功能和信息安全,严重侵犯公民合法权益和危害信息安全,涉嫌刑事违法犯罪行为。”建议“司法机关依据《刑法》中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并进行刑事侦查程序,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
“黑屏”事件表明,使用微软软件的用户并不能真正控制自己的电脑。为了保障信息安全,必须使用自主可控的国产软件或开源软件。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部署的“核高基”专项包括了发展操作系统和Office等等自主基础软件。实现“核高基”专项,将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应对“黑屏”的最好回答是推进基于国产软件的正版化。由此可以消除信息安全隐患;降低用户负担;免除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受到的压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谈判地位。因国家有预装正版操作系统的要求,所以Office盗版问题比操作系统盗版问题更严重。过去因微软利用盗版占据市场,国产Office虽然比微软Office便宜,还是没有优势;现在,“黑屏”使用户决心摘掉盗版帽子,国产Office已完全能替代微软Office,厂商又提供免费下载的个人版,所以当前是推广国产Office的最佳时机。
近日来国产Office的推广情况非常好,“黑屏”事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Linux的推广问题。用Linux替代Windows,难度比Office的替换难度大。对于政府、企业等等应用,Linux较易满足需要(主要为上网,做文字、邮件、多媒体等等处理工作);但对于使用软件较多的个人用户(如玩游戏),Linux仍有差距,可以部分替换,部分装Linux/Windows双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逐步从Windows转到Linux。
责编/陈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