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颖 张志军 宋晖
2008年08月01日
李绍铭董事长
十年前的他,放弃了自己的高薪要位,毅然决然北上创业。十年来,在这条艰辛的道路上,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一路披荆斩棘,迎难而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在哈尔滨这片“北药”的沃土上绽放出了一朵艳丽的奇葩,而他却仍在探索,在成功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他就是哈尔滨仁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绍铭。
冰城的夏日,微风和煦,在仁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会客厅,李绍铭董事长接受了本刊记者与黑龙江民营科技促进会的联合采访。他言谈举止落落大方,让来者肃然起敬,而通过他的描述,我们深深地感到,他的经历,也正是仁皇药业成长与发展的一个缩影。
紧抓机遇 北上创业
九十年代初期的中国,各项事业正你追我赶蓬勃发展,药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就在此时,哈尔滨——这座北国的冰城,这片“北药”的沃土,也张开了双臂,吸引着天南海北各路商贾竞相来此投资。对“北药”十分关注的李绍铭,看到哈尔滨优越的投资政策之后,于1996年毅然北上创业,一朵艳丽的奇葩便由此开始了孕育。
初来乍到的李绍铭可谓是两手空空,没有厂房,没有设备,更没有市场,李绍铭没有放弃,他跑审批、建厂房、安设备、找市场,而他的团队也不离不弃,和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是这样,他们硬是在药业竞争激烈的黑龙江闯出了一片天地。对于这段历史,李绍铭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忍耐和坚持,就像他对记者说的那样,当时的他是“痛并快乐着”,在痛苦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体验到了交心的快乐!
1996年,哈尔滨仁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从此,仁皇开始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经过股份制改造、重组并购等一些列措施,使得仁皇药业异军突起,并迅速成为了“北药”龙头企业之一,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6亿元,增长了几百倍。是什么原因让仁皇的发展如此之快,李绍铭给出了答案——科技的不断创新。
面对挑战 不断创新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仁皇在定位和起步的时候就将自身定位为高技术、高成长、富有活力的企业,所以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很大,在建立自主创新体系方面也下足了功夫。
仁皇的创新体系主要有:第一是建立自主研发中心,如今自研中心已有五十多人来根据市场进行适销对路产品的研发;第二是建立合作中心,仁皇和黑龙江医药大学、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大专院校都有合作,另外,中科院、中国生化药物研究中心上海研究基地、国家海军医学研究所等都是仁皇多年的合作单位;第三是仁皇有国家人事部批准建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入站的博士后现在有十多名,为企业科技的不断创新提供了保证。通过李绍铭和他的团队的不断努力,仁皇自身的一套创新体系终于得以建立。而这些努力,也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仁皇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溶菌酶、SOD、道地药材刺五加综合开发等项目是国家级的火炬计划和星火计划项目。
现在,仁皇正在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联合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谈到这里,李绍铭深有感慨地说,仁皇这些年的成长与发展和科技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我们每年都有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相应的政策扶持,极大的加快了仁皇科研项目研究开发的进程,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科技创新方面,仁皇主要方向是黑龙江省道地药材的深度开发,目前正重点进行道地药材刺五加、五味子、苦参等中药材的综合开发。仁皇要在十年之内建设符合GAP要求的刺五加种植基地两百万亩,五味子种植基地60万亩。仁皇的科研中心在刺五加系列产品的研发方面,已经取得重大的科技成果,成功地将刺五加中的有效成分五加多糖、五加总苷等进行分离,并研制成功了刺五加有效部位新药——紫丁香干冻干粉针,该产品属于单植物药,具有抗忧郁、抗抑郁、调节神经等功效,为国际首创……
品牌打造 全力以赴
李绍铭深深地认识到,品牌是一个企业的至宝,一个企业最终最高境界反映出来的就是品牌。仁皇集团在品牌运作过程中吃过很大的亏,比如说,仁皇的“板蓝根”所卖的价钱还不如白云山“板蓝根”价钱的一半,为什么呢?白云山有品牌,有将近百年的品牌,而仁皇的品牌不及于他,所以价格就要低于他,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同样,仁皇也深深地受了益。这些年,仁皇集团做了大量的品牌推广工作,仁皇的药品逐渐在市场上受到大量客户的青睐,因此,仁皇在全国也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比如说在东三省,“先锋”和“诺氟沙星”,仁皇的销量是最好的,质量更不亚于其他品牌,这便是老百姓认可仁皇的原因。
既然意识到品牌是企业间竞争的最核心的东西,那么下一步仁皇所做的最大的工作就是品牌建设工作。建品牌工作也被列为仁皇集团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仁皇制定了一个快品牌战略。所谓快品牌战略首先就是“攒珍珠”,单个珍珠好看却没有价值,如果将所有珍珠攒成项链,那珍珠的价值便体现出来了;再者是擦亮品牌,仁皇通过一些措施,在短时间之内将其擦亮,要让客户看到仁皇闪光的地方,提高认知度;第三是加大广告的投入力度,通过做广告,通过产品来反映企业形象,令人可喜的是,在今年央视黄金段广告竞标中,仁皇正式中标,整个东三省也仅此一家中标,这不仅是仁皇的荣耀,更是整个东三省的荣耀。这次中标是一个契机,可以使仁皇的品牌和形象得到迅速提升。
品牌是仁皇的生命,是仁皇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在,整个集团从各个角度努力营造品牌:在网络传播方面,仁皇通过公司的中文、英文网站对自身的品牌进行传播;在企业文化方面,仁皇办有企业内部报纸《仁皇人》报,突出企业文化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打造了品牌,另外,仁皇还办有一本企业内部杂志《仁皇思考》,现在改名为《和》,将仁皇人对企业发展的思考、对行业与社会的思考融入到杂志中,让大家去思考,去借鉴。提到这本杂志,李绍铭说:“我们一直想把这本刊物打造成中国民营企业深度思考性的一个刊物”。可以说,这些方面也在打造仁皇的品牌。此外,仁皇还有一些其他具体营销的措施来做品牌打造的工作。
如今,仁皇已经拥有刺五加系列产品、纯天然海洋生物药品鲨力维康、参鹿补膏等十多个品牌,大力推动了整合“北药”资源的战略,并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仁泽博物 仁者至尊
仁皇的企业文化本身倡导的是一种“和”的文化,“仁皇”的“仁”是指诚信以仁字为记,服务以大众为尊,“皇”便是尊。仁皇集团倡导以人为本,而其中的“人”和“本”不是仁皇自身的职工,而是客户,所以“尊”便是广大的老百姓,是客户,没有客户就没有仁皇的一切。秉承这样一个前提,仁皇提出了“仁泽博物”的理念。“仁泽博物”有两层意思:第一,仁皇生产的是药品,仁皇希望通过这些药品来“博物”,来为社会服务,为消费者服务,为广大的病患者服务;第二层意思,仁皇是生产健康用品的企业,通过仁皇生产的健康制品来服务百姓,同时社会也回馈于仁皇,让仁皇快速成长,快速壮大。
有人说,李绍铭是一位慈善家,这话一点也不假。李绍铭说:“是社会、是百姓、是我们的客户对仁皇一如既往的支持,仁皇才有了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回报百姓,回报我们的客户……”
为此,在李绍铭的倡议下,仁皇集团组建了黑龙江省第一个由民营企业发起的仁皇健康工程基金会,目的在于将仁皇企业内部的慈善意愿和奉献社会的意愿表现出来,另外就是想通过这个组织将社会上的慈善组织汇集起来,使其规范化。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强烈的震感让整个中国震惊,也让李绍铭震惊,灾区的群众牵动着李绍铭的心,在他的号召下,仁皇于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员工进行了捐款,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集团各个分厂便募捐了几十万的资金,与此同时,仁皇还筹集了各种急需药品紧急运往灾区……在国家哀悼日这天,仁皇又发起了“银黄双丝带,让爱飘起来”活动,他们购买了大量的银色和黄色的丝带,做成挽花,然后发放到大街小巷,以此来寄托仁皇人的哀思……
在即将结束本次采访的时候,带着好奇,记者最后问道:“从创业到今天,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李绍铭略加思考,说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我感触最深的实际上就是忍耐、就是坚持,在坚持的过程中,痛苦占80%,快乐占20%,而这20%的快乐不是建立在自己之上的,而是建立在全体职工之上的,建立在企业取得荣誉和企业取得进步之上的。对于个人来说,我和我的爱人已经一同走过十几年,没有孩子,也没有其他变化,我的所有的精神生活也都融入于这个企业,企业的喜怒哀乐和个人的喜怒哀乐是一样的,我也将企业的成长视为自己孩子的成长,所以痛苦可以说是80%,快乐占20%……”
痛苦占80%,快乐占20%,这便是李绍铭真真正正的写照,这便是仁皇人真真正正的写照,他们与仁皇同呼吸、共命运,在祖国的医药史上增添了精彩的一笔,相信在李绍铭的正确领导下,在仁皇人的团结努力下,这精彩的一笔定谱写出更加绚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