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10-12

肩负国企转型重任 打造民族自主品牌

本刊记者齐尚

2010年12月01日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军英


        作为中国老牌的民族品牌企业,面对新的市场形势,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乐凯集团)在稳定传统银盐产品经营形势的同时,适时推动产业转型与结构调整。2004年,乐凯集团做出向LCD产业光学级薄膜产业转型的重要决策;2005年,乐凯集团在合肥建立工业园,全力从事光学薄膜的生产;2009年,合肥乐凯生产的光学级聚酯薄膜实现了稳定量产1万吨的目标,一举打破日、韩公司的垄断局面。在转型与坚定民族自主品牌的过程中,肩负重任的合肥乐凯走出了一条怎样的科技创新之路?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军英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给出了答案。
        记者:
我们了解到,合肥乐凯是乐凯集团为实现产业转型而创立的子公司,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乐凯集团转型的情况以及合肥乐凯的发展现状。
        刘军英:乐凯集团是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大型国有企业。过去,乐凯在传统感光领域里一直是国内的一面旗帜,但近年来,数字成像技术的日趋成熟和普及使得全球传统银盐感光市场发生了急剧变化。面对数码技术飞速发展、传统影像产品市场急剧萎缩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乐凯集团的发展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2004年初,乐凯集团依托自身产业技术特点和人才优势,结合当时LCD产业的发展现状,发现在平板显示器(FPD)产业链中,国内薄膜生产厂家仅在TAC薄膜和PET薄膜的低档产品中占有少量份额,而薄膜深加工产品特别是精密涂布产品基本上是空白,几乎所有相关产品均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少量来自欧美国家。国内仅对深加工产品进行简单的物理模切和组装,而恰好乐凯在传统的感光技术中拥有较好的聚酯薄膜生产及精密涂布技术的底蕴。在认真研究这一重要机会的基础上,为适应世界平板显示(FPD)产业的迅猛发展,填补中国在此产业链最前端的光学级聚酯薄膜领域的空白,乐凯集团做出了向LCD产业前端重要原料—光学级薄膜产业转型的重要决策,合肥乐凯公司也就应运而生。
        2005年12月,乐凯集团与安徽省合肥市签订了合作协议,启动了合肥乐凯工业园的建设,并将产品定位于平板显示器用光学级聚酯薄膜及预涂底层光学功能薄膜。第一条2.5万吨光学级聚酯薄膜生产线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聚酯薄膜精密涂层深加工项目—TFT-LCD平板显示器用扩散膜生产线已分别于2008年底及2009年下半年陆续投产,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应用于扩散膜及ITO触摸屏等产品的光学级聚酯薄膜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稳定量产1万吨的目标,一举打破日本、韩国的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与之相配套的精密涂布扩散膜生产线,实现了当年试车、当年投产、当年满负荷生产的突破性进展,并实现部分产品出口日本、韩国、德国、泰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在产品品质得到客户的认可后,合肥乐凯乘胜推进,积极与国内外平板产业上、下游一线品牌客户建立联系。三星、LG、康佳、清华同方、创维等家电品牌商,友达、龙腾光电、京东方等面板厂商,瑞仪、璨宇、冠捷等面板模组厂商,锦富、临安科技等光学功能薄膜模切厂商,都与合肥乐凯建立了合作关系。随着合肥乐凯光学膜、扩散膜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吸引了全球知名光学功能薄膜厂家的目光,如台湾迎辉(E-fun)、韩国MN-TECH、台湾伸昌光电(Glory Sun)、台湾长兴光学(Eternal)等纷纷要求与合肥乐凯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记者:
据了解,合肥乐凯工业园三期项目已经开工建设,请简单介绍一下工业园项目建设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成绩。
        刘军英:合肥乐凯工业园自投建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园区由东西两区组成。西区作为平板显示器用光学级聚酯薄膜(PET)及其原料的生产基地,规划建设四条光学级聚酯薄膜生产线,一条聚酯切片生产线。第一条2.5万吨光学级聚酯薄膜生产线总投资4亿元,已于2008年底正式投入生产与运营。东区主要作为对光学级薄膜进行深加工的生产基地,生产多种带有各种功能性涂层的光学膜。第一条精密涂布生产线已于2009年12月份正式投产,主要是对西区产品进行深加工,主导产品为扩散膜、硬化膜等用于平板显示器的各种光学功能膜,年产量1000万平米(单面)。截至2010年9月,合肥乐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800万元,同比增长114.37%,实现净利润3346万元。
        三期项目,2010年计划投资建设项目共8个,总投资141616万元。2010年以来,三期建设项目已开工项目4项:合肥乐凯光学薄膜研发中心项目;东区公用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2号精密涂布生产线项目;平板显示用光学硬化膜精密涂布生产线(3、4号精密涂布生产线),项目计划投资41831万元。2010年还将陆续开工的项目有4个:TFT-LCD背光源用增亮膜生产线项目;反射片、增亮膜用光学聚酯薄膜生产线(2号拉幅生产线)项目;平板显示器用光学硬化膜、扩散膜精密涂布生产线(5、6号精密涂布生产线)项目;平板显示用光学硬化膜、扩散膜精密涂布生产线(7、8号精密涂布生产线)项目。三个项目总投资99785万元。其中反射片、增亮膜用光学聚酯薄膜生产线项目和平板显示用光学硬化膜精密涂布生产线已完成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国家平板专项资金补助项目专家评审,排名分别列第一和第二名。
        我相信,这些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完善上游配套产业链,弥补我国LCD产业链最前端原材料的结构性缺失,打破平板显示上游材料被国外厂家垄断的局面,提高国内平板显示产品的竞争力。
        记者:
合肥乐凯工业园要建设成为平板显示器用光学级聚酯薄膜及其深加工产品的生产基地,科技创新必不可少。请问公司在科研投入方面以及技术创新方面有哪些作为?
        刘军英:合肥乐凯十分重视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利用自身优势,采取自主创新、技术合作和引进国内外专家等各种方式,积极进军光学级聚酯薄膜及功能膜市场。光学薄膜及功能膜与胶片一样,对生产环境和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乐凯起步于感光行业,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进入高端产品领域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其中涂布就是核心技术之一。近年来,合肥乐凯先后开发出光学级聚酯薄膜、抗静电聚酯薄膜和背光源用扩散膜、触摸屏硬化膜等液晶显示器用多种光学功能膜产品,在光学薄膜及相关功能薄膜领域申请专利19件,获得授权专利9件。合肥乐凯是国家级光学薄膜标准化委员会(SAC/TC431)秘书处的承担单位,并于2008年经安徽省科技厅审批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上半年制定和修订了5个产品标准。
        科技创新一定要注重人才的作用,这点在合肥乐凯的创新过程中表现得非常明显。首先,我们有着乐凯集团身后的科技创新底蕴,有一支过硬的技术队伍;其次,我们善于引进、整合国内外优秀的人力资源;第三是与一些科研院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既包括横向的技术合作,也包括纵向的人才供给与培养。通过聚集这些创新人才,我们就能在自主创新方面做出成绩。
        记者:
现代企业方方面面都注重创新,请问合肥乐凯作为一个成立时间不长的新公司,在企业管理方面有哪些创新经验?
        刘军英:从企业文化方面来看,我们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创建了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以“快乐、高效、果断、创新、共赢”为企业精神的文化体系。在坚持以人为本、“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等理念的前提下,我们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充分激发员工热爱企业、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增强了企业凝聚力,为实施公司发展战略营造出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从企业生产方面来看,我们推行“精益生产”的管理理念,结合实际不断优化管理流程,运用目视化管理、5S、TPM等现代企业管理手段,营造出整洁、有序、高效的环境和氛围。同时,生产车间完善的净化设施、严格的净化流程和管理制度,也能够确保生产的产品符合客户要求。
        记者:
身肩重任,对于合肥乐凯未来的发展,您有何具体规划?
        刘军英:2011年,我们将新增两条精密涂布生产线,涂布产能将达到年产1800万平方米;第四条精密涂布生产线与第二条光学聚酯薄膜生产线将开始建设,研发中心投入运行,到时将大大提高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到2015年,为形成薄膜产业规模优势,我们计划共建成四条拉幅线、九条精密涂布线。到“十二五”末期,四条拉幅线的总产能达到57000吨/年,光学膜、高性能薄膜、普通工业薄膜比例为4:3:3,九条涂布线折合单面产量将达到7400万平方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