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07-10

创新续写新辉煌

文/韩跃清

2007年10月01日

冯成林冯成林


        明朝末年,冯成林的十一世祖发明了“冯氏接骨汤”。20世纪80年代,冯成林从父亲手里接过了“冯氏接骨法”的祖传秘方。经过20余年潜心研究,独创了成林骨科技术,使治疗新鲜骨折的时间缩短了1/2至1/4。一个个神奇的治疗病例,令亲眼目睹的人无不拍手称奇。这近乎传奇的疗法和治疗结果改写了骨科的历史,创造了骨伤康复的奇迹。在大江南北,成林骨科被众多患者传为佳话,笼罩着一片神秘的色彩。


        铁树开花

        成林骨科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余年前的明朝末年,冯成林医生的十一世祖是一位满族名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明了冯式接骨法。秘方传到今天,在冯成林手里,300年的铁树开了花。经过结合中西医学实践经验和精心探索,他创立了具有神奇效果的成林骨科。
        1954年,冯成林出生在贵州省贵阳市的一个中医世家,1972年,18岁的他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当时主要学的是西医外科,从事战伤救护工作。
        1978年,风华正茂的冯成林从军医学校被分配到昆明军区总医院实习。在那次南疆战事中,他们共同奔赴前线。冯成林用祖传秘方在17天时间里抢救了600多名伤员,荣立二等功。不久部队整编,冯成林入第三军医大学深造。1984年1月,转业到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福利医院任院长。
        1985年,冯成林的父亲不幸遭遇车祸,当冯成林火速赶到父亲的病床前,已经弥留之际的父亲把一本珍藏的秘方“冯氏接骨法”传给他。接过秘方的冯成林,决心努力把“冯氏接骨法”继续发扬光大。
        冯成林在原“冯氏接骨法”的基础上经过长达20余年的研究,创立了独具中医特色的骨伤病治疗技术。在潜心研究祖国传统医学的同时,冯成林不断致力于现代科学理论的实际应用,把中西医的精华有机地结合起来,打破传统束缚,开创了一条治疗骨伤病的新途径。


冯成林院长在德国成林骨科治疗中心期间查房冯成林院长在德国成林骨科治疗中心期间查房

中央电视台记者在济南采访成林骨科医院治愈的骨伤患者孙红卫(左一)中央电视台记者在济南采访成林骨科医院治愈的骨伤患者孙红卫(左一)


        新思维引发创新

        “冯氏接骨法”的医学创新来自冯成林在多年实践和思考中所采取的逆向思维。冯成林说,冯氏疗法其实并不神秘。传统骨折疗法一般采用手法复位,上夹板,打石膏内外固定,然后让病人静养生息,待骨折愈合,再除去固定的办法。上述疗法注重骨折外部的结合和治疗,却忽视了调动人体气血新陈代谢机能对促进骨质生长的作用;注重了静养对骨质生长的作用,而未利用功能锻炼对骨质生长的促进作用。这种办法不仅医疗时间长,给病人带来莫大痛苦,而且往往会造成关节粘连、肌肉萎缩和运动障碍等后遗症,病人骨折部位不能灵便活动,日后一遇阴雨天气,就会旧病复发,疼痛难忍。
        而"冯氏接骨法"的这种逆向思维,根据患者骨折后显示受伤程度,服用不同剂量的"骨康液",再采用适当的物理疗法;同时指导患者定时做定位肢体运动。这就打破了骨折治疗"只能静养,不宜活动"的陈旧观点,在服用"骨康液"的同时,根据骨折病人的病情不同,将支撑、拉力、甩手、起蹲等动作引入骨折治疗,大大加快了骨折愈合的速度。"冯氏接骨法"的骨伤治疗四大原则是:复位、固定、药物治疗、功能锻炼。其治疗思想是:内外兼治、动静结合、筋骨并重。由于充分调动人体内部机能的作用,促进骨质生长,治疗的时间短,效果明显,减少了骨伤后遗症的出现。采用"冯氏接骨法"及"骨康液"治疗,对胸椎、腰椎、锁骨、肋骨、距骨骨伤、新鲜骨伤和陈旧性骨伤的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专家认为,冯成林的疗法方法简单,效果明显,在目前的骨伤医学界是一个创新。


        命运大转折

        尽管冯成林的创新成果具有神奇疗效,但是最初他的影响只是局限于当地。从一个小小的地区医生到闻名全国的骨科神医,是一位来自北京《光明日报》的患者改变了冯成林的命运。1987年3月,小小的医院来了一位北京患者。这位名叫王茂修的高级记者因车祸肱骨碎成5块,骨槽外翻,大量淤血且疼痛难忍,在北京的大医院里治疗十多天未见好转,时间一长很可能残疾。一位朋友把他引见给了冯成林。见惯大世面的记者实在看不出身处简陋环境中的这位年轻人会有什么高招。“你能治好吗?”面对分明是十分怀疑的口气,冯成林在看完X光片后自信地告诉他:“25天恢复原样。”一语即出,令这位记者大吃一惊,即喜出望外,又将信将疑,因为他知道,若按正常的骨科治疗方法,他的症状至少要半年到一年甚至两年以上才能痊愈。他在迷茫之中喝下了100毫升“骨康液”,并按嘱做50个下蹲起立。十几分钟后,疼痛基本消失,浑身有一种飘浮轻松的舒适感。第25天摄片检查,伤臂痊愈。住院期间,这位记者查阅了该院近3年的门诊记录和住院病历,现场采访了100多位病人,确信自己的康复并非偶然。他被冯成林的医术所震撼,以无比敬佩之情写下了《接骨奇遇记》发表在1987年6月28日的《光明日报》上。从那以后,成千上万名患者慕名与冯大夫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5年7月"保险杯四国女排邀请赛"在武汉洪山体育馆进行,与中国队激战的古巴队著名球星路易斯弹跳落地时发生了意外,造成左外踝撕脱性骨折,顿时疼痛难忍,行走困难。当时正在云南省女子足球队任队医的青年医生冯成林恰好应邀为邀请赛工作。他给路易斯服用了自己配制的中药制剂接骨汤,第三天,路易斯的左脚肿痛完全消失,行走如常,7天后,这位球星便重返赛场。10天后,她转战上海长城杯女排邀请赛,让球迷们又目睹了这位世界女排第一重炮手的风采。
        1995年8月29日,由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主持的介绍冯成林及其“骨康液”的专题节目在中央电视台《天涯共此时》栏目中播出,产生了极大的反响。来自30个省、市、自治区以及26个国家和港、澳、台的电话昼夜不停地打到北京。咨询的、求药的、希望做海外代理的,最多时,他们一天要接上千个电话。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获奖期间与参会各国代表合影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获奖期间与参会各国代表合影


        攻克世界难症

        “股骨头坏死”是世界性疑难病症,是事关患者能否行走的大病。冯成林运用其独特的技术,再配上科学的锻炼,疗效非常突出。据目前统计,经冯成林治疗过的各种类型的21300多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中,仅13例无效,这是医学史上的重大突破。
        冯成林介绍说,股骨头坏死只有两种,一种是菌性坏死,另一种是缺血性无菌性坏死。产生的原因主要有4种:第一,是股骨颈骨折,或者是髋关节脱位;第二,长期服用激素;第三,长期酗酒;第四,特异性改变。治疗股骨头坏死有两种,一是在早中期使用成林骨科的专科药品--跌打生骨颗粒骨刺消痛胶囊,用药再配合科学的功能锻炼,治疗一年效果很好;如果患者外展功能差,下蹲功能差,要配合一个小手术,这个手术是内收肌和髋关节松解手术,然后吃药加强功能锻炼就可以了。二是晚期的病人仅靠吃药是吃不好的,还要做髋关节全髋置换手术。
        得了股骨头坏死的解放军某部原副政委怎么也没想到,他所患的疑难病会被20多年前自己带过的兵治好。这位老军人3年前因股骨颈骨折引发这种病后,虽多方治疗,不见好转。去年9月底,已经离休的他听几位病友介绍,他们所患的股骨头坏死在南京纺织医院治好了,该院引进的中国中医研究院重点推广的一项骨科技术很神,发明人过两天将到那里给患者会诊。在医疗单位当了几十年领导、又在求医路上走过许多弯路的他再也不会轻信这类能治愈疑难病的神话了,但病友们治疗前后的X光片对照及现在扔掉拐杖行走自如的样子,由不得他不信。国庆节这一天,他起了个大早,让武警医院的黄医生陪着前往求医。挂了265号的他好不容易才轮到,一进诊室却怔住了,那北京来的专家不是当年自己带过的助理军医冯成林吗?两人都感到了惊喜。随后,老首长的病康复很快。今年4月初,已治好了股骨头坏死的老军人打电话对冯成林说:“过去你当过我的兵,现在就让我来当你的兵吧!在医学上要挑战传统很难,让全世界接受中医中药更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想在有生之年,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让更多的医学界同仁认识成林骨科技术。”


1996年10月16日在大会堂接受央视记者采访1996年10月16日在大会堂接受央视记者采访


        改写骨科历史

        “伤筋动骨100天”。这句话至今还在流传着,但是冯成林的骨科医院里治疗新鲜骨折的时间只是这100天的1/2至3/4。这近乎传奇的疗法和治疗结果改写了骨科的历史,创造骨伤康复的奇迹。为了能将自己的研究尽快广泛推广出去,冯成林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协助下,成立了成林骨科技术培训中心。到目前为止,成林骨科在全国已建立三家连锁医院,即广西成林骨科医院、北京成林骨科医院、贵阳成林骨科医院,目前还准备在上海成立骨科医院,在全国建立100多个医疗点。
        成林骨科医院掌握的技术主要分两部分,第一是治疗骨伤。它体现“三个快”:止痛快、消肿快、临床骨折愈合快。冯成林认为,骨折临床愈合快对患者有许多好处,第一可防止关节的僵硬;第二可以防止肌肉萎缩;第三可以防止废用性骨质疏松及骨不连接。传统的中药要用中医的理论来阐述,主要是起强腰、补肾、壮骨、活血、化淤、消肿、止痛、培肝、养筋、通络的作用,再加上成林骨科对大手术尽量用中手术来做,尽量减少创面和第二次受伤;需做中手术的尽量用小手术做;需要做小手术的尽量不做手术,避免血管、肌肉再次受到伤害。
冯成林指出,成林骨科讲治疗骨病主要是标本兼治,有些病是以固本为源,以治疗根本为主。比如,颈椎病在现在的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都有,这个病带出来的后果还非常严重。比如,颈椎病患者可并发偏头疼、脑中风,导致上肢、下肢疼痛,甚至走路不方便。治疗这个病常规治疗方法有理疗、推拿、牵引、按摩,还有中药治疗,但反复发作的机会很多。成林骨科治疗这个病用的是平衡疗法,所谓平衡疗法,第一,用强腰补肾壮骨的药品,起到强壮身体、加强骨质的健壮和作用;第二,用培肝、养筋、通络的作用,减轻椎管狭窄,并使其扩开;第三,颈椎病在很多情况下有骨质增生症状,骨刺消痛胶囊可把骨刺的增生部分消除掉,一部分壮骨,一部分消除有害病灶。针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髋关节骨性关节、膝关节骨性关节和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等疾病,按照一定的疗程,比如,60岁以下的患者使用5个月,70岁以下的患者使用6个月,70岁以上的患者使用8个月,加上药物的平衡治疗及功能锻炼,这些病就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疗。
随着冯成林的技术成果四处开花,他头上的桂冠也越来越多。1995年,“骨康液”通过科研成果鉴定并获国家专利,同时取得了国家卫生部门的生产批准文号;1996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世界第三届太极养生研究大会上,冯成林的论文《21300多例股骨头坏死的追踪研究》获“黄帝金像奖”; 1997年初,“骨康液”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专题论证会上获得好评。我国骨伤科权威尚天裕教授认为“‘骨康液’的显著疗效是国内外临床科学的重大成功,是一项值得向全国推广的新技术”;2000年5月,冯成林研制的新药“生骨灵颗粒”被获准上市,世界中医骨伤科联合会将其列为推荐用药;6月,冯成林撰写的32万字专著《成林实用骨科学》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2001年12月“骨康液”在第五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上获一等国际金奖。
        冯成林成功了!他投资数千万元在南宁兴建了广西欢宝药业有限公司,在北京安定门外的安德路上建起了成林骨科医院。
        如今,他发明的新药和配套的功能运动方法被国家有关部门冠以“成林骨科技术”在全国各地广泛推广。他为患者专设的服务热线电话整天响个不停。德国、美国、加拿大、西班牙等国也开辟了他的医疗点。许多善于研究新技术和新思想的医生在惊叹成林骨科的显著疗效后,成功地应用了这一中西结合妙法并大受其益。他们在实践中深切体会到,那种单纯依靠人体自愈力,被动静养等待骨痂生长的常规做法是不全面的。运用服药与功能运动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人体气血在骨质生长中的作用,大大缩短治愈时间,减少骨伤后遗症。他们把冯成林誉为“挑战传统的接骨专家”。


        创新之树常青

        说起冯成林成功的奥妙,有人说他靠的是祖传秘方。但他却说,只有坚持技术创新,才能使宝贵的秘方常胜不衰。他说:“如果没有部队这个大熔炉的锻炼,没有在第三军医大学和上海中医学院学到的西医和中医理论做基础,没有大量的临床实验研究,‘冯氏接骨汤’不可能发展为今天的‘骨康液’及成林骨科技术。祖国的传统医学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但历史的东西总有它的局限性,如果抱残守缺,只会碰壁。对秘方要善于继承,又要善于打破,给它注入新鲜的东西,才能使它常胜不衰。”
        在奋发进取中走向辉煌的冯成林反复表露过这样的心迹:“军旅生涯铸就了我做人的准则和从医的原则。水以湿为性,火以热为性,我要求自己以善为性。”20年来,从云南山体大滑坡到丽江大地震,再到长江洪涝灾害,他不是亲临现场为灾民和受伤者治病授医,就是捐款捐药。他还积极参加全国扶贫行动,受到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的赞扬。行医中遇到痛苦不堪又无钱就诊的患者,他时常将成千上万元的药品慷慨相送。对于军人和烈军属,他除了优先看病外还在药费上给予最大的优惠。他在用行动证实自己是一名人民军队培养出来的具有烈强责任感和事业心的炎黄子孙。多少年来,正是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促使他孜孜求索,潜心实践,大胆尝试,坚持创新,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品牌就是影响力

        冯成林所独创的接骨法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冯成林认为,有先进的技术还必须打造全国性品牌医院,才能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威力,更好地造福人类。冯成林说,成林的目标是打造具有独自特色的接骨名医院,他认为,名医院需具备5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要具备自身的品牌,没有品牌就没有影响力,就不会是一家名医院;二是要拥有特殊的技术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才能跟普通医院拉开距离;三是要拥有一支素质比较高的医护队伍,医护人员的水平高低,就能反映出医院的水平高下;四是要有一支非常优秀的管理队伍,有了良好的管理队伍,才能使医院的方方面面运转良好,才能稳步发展;五是要具备良好的医疗环境,没有好的医疗环境,就不会让患者舒心和满意,就不能赢得病人的喜爱。 
        冯成林说,近10年来,医学的发展速度在加快,不少医院都在努力,也出现一批知名的专科医院和民营医院。但是,在广西,名医院的数量和质量还处在国内比较落后的状况,跟北京、上海、河北等省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医院的综合投入太少,专科医院的规模和数量不多。 
        由于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医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越是知名的医院越受群众欢迎,发展前景也看好。相反,一些品牌稍差的医院,得不到群众的拥护,基本上都是“门前冷落鞍马稀”,反差很大。
        冯成林说,成林骨科医院要打造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在全国都有影响的名医院,只有这样,才能在更大的广度和规模上为广大群众服务。我们相信,冯成林和他的革命性的技术成果,借助品牌推动,一定会创造出更大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