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09-05

访全国政协委员 刘经南

本刊记者韩跃清 潘 飞 姚 嵩

2009年05月03日

            革新机制 培养创新型人才
                                                                    —— 访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大学原校长刘经南院士

        2009年3月10日,本刊记者在北京二十一世纪饭店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刘经南院士就如何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谈了他的看法。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灵魂
        记者:武汉大学率先提出了创造、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新理念,也培养了许多高素质、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武汉大学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有哪些创造和创新?
        刘经南:武汉大学在国内最早一批实行两年制硕士弹性培养的机制。我们这种两年制硕士培养机制,主要是让学生更早一点进入社会。因为现在社会需要的,主要是应用型硕士。我们国家已经进行了将近30年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前,社会上学术研究型的硕士需求已经大大减少,应用型硕士的需求越来越旺。根据这种社会需求的变化以及国际上硕士培养的发展趋势,我们比较早的实行了两年制的硕士培养机制,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刘经南委员
        另外,我们从去年开始,正在实行“1+4”的硕博连读方案。硕士一招收进来,通过更加严格的笔试和口试,就确定他可以直接通过一年的硕士和博士课程打通,然后进行四年的学位论文和科学研究的培养,这叫做“1+4”,整个学制还是五年。这更有利于减少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的课程重复的现象,缩短了课程培养阶段,加强了科学训练和论文的撰写,有利于培养高水平的、创新性的研究人才。当然我们还有其它的创新,包括跨学科的培养。一个研究生有多个不同学科的导师培养他,在多个实验室里面同时进行。还有跨学院、跨学校、跨国界的培养模式。我的研究生大多有一个国际的培养团队,包括我过去的学生,现在已经是国际上非常有名的专家,有的是国际顶尖级的专家。这都是我们学校的创新模式,当然还有中外合作培养的模式。
        记者:研究生学制缩短后,是否影响研究生学习质量?
        刘经南:我们主要是指硕士阶段学制的缩短。我们认为这是根据需求,主要是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需求而做出的改革。根据这种培养模式,以一年左右的时间,来进行课程的加深和提高,打好专业基础和更宽的学科基础。另外,用一年的时间,来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要过分强调论文的撰写。这样使学生一出去就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培养机制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
        记者:一直以来,武汉大学都是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并为此而努力的。请问,现在,在这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现阶段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在创新上与国际能接轨吗?
        刘经南: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方面,我们进行了持续的努力,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包括硬环境的建设、制度上的创新、软实力的提升、国内外影响的扩大等等。许多成绩应该说是基础性的,即当前显示度不一定很高,但影响是长远的。这也是我作为校长的追求。关于现阶段研究生培养机制,这个问题是研究生很关心的问题。现在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就是想与国际上最发达的国家、教育资源很丰富的国家的先进培养模式能够对接、接轨。
        我们近来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际上更加体现了以科学研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导的加强导师责任制的培养机制。在这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灵魂,而以项目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是核心,能够拉到高水平项目的导师是基础,通过改革把学生结合到导师的科研项目中去。通过与导师共同搞科技攻关,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创造精神、创业和独立研究能力。
        所以,这种培养机制的改革,核心就是培养创新型的人才,通过科学研究来主导和加强导师的责任来实现。这样一个体制机制,使得我们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能够成为类似发达国家的培养模式。
        记者:请问,我国的学生为什么都喜欢到国外去读硕士或读博士?
        刘经南:我认为我们国家的本科教育是非常先进的,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水平是比较高的,可以说它的培养环境、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以及一些培养的理念、培养的过程,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先进之处,水平处于国际本科教育的先进行列,所以它的培养质量也得到了世界发达国家一流大学的认可。
        但是,我们现在的研究生培养,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培养,与发达国家的一些高水平大学相比的确还有差距。这个差距主要在我们导师的创新能力和研究水平,以及研究的环境和氛围,特别是那种宽松的氛围和多学科交流的氛围,比国外的研究机构要差一些。
        所以,我们很多学生希望到发达国家的一流大学去读硕士或者博士,这个要求是正常的,我认为是合情合理的要求,而且也是国家鼓励的。我们国家现在每年要公派五到六千名优秀学生到国外去,选择一流的大学,寻找一流的导师去进行联合研究、合作培养,还鼓励全学制的在国外培养博士。这就是说,我们认识到我们在博士研究生这个层次,跟国外的一流大学的培养还有差距。所以,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亲身感受到国外一流大学培养的全过程,受到他们的教育和启发,获取他们培养的理念,来提升自己,使得学生们将来,无论是留在国外也好,回国工作也好,通过接受这种先进教育理念、教育过程的熏陶和锻炼,成为一流的人才。
        记者:我国的大学生跟发达国家的大学生相比,普遍存在学习能力很强而创造力不足的现象,请问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
        刘经南:首先在基础教育阶段,一定要通过综合改革举措摆脱应试教育模式,而本科阶段要给学生营造宽松的环境,让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地学习。在研究生学习阶段要进一步的夯实基础,作为理工科的学生来说,特别是数理基础,因为这是支持一个学生应对各种高难度问题研究的基础。
        另外,要结合有挑战性的课题和导师一起进行互动式的研究,要在所选择的研究领域中广泛地搜索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这些成果的营养与存在的不足,然后另辟思路,寻找新的突破点,这是从培养过程来说的。
        当然,创造和创新能力,首先,每一个导师和研究生都要有这样一种追求:不做别人做过的事情,始终要有一种激情,因为创新需要激情。还要有强烈的探索欲和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刻苦精神,严格地按照这种方式来激励自己,十年磨一剑,一定会收获创新的硕果。

适应社会需求 改革培养机制        
        记者:为了使从大学校园走出的硕士研究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能够找到令其满意的工作,大学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刘经南:我认为从学校阶段来讲,我们应该用适度超前的观念来调整培养的专业结构,不要根据现在的需求来设置专业,要看得远一点。社会是发展变化的,过几年,它的需求会旺,但过几年,它的需求又会少。所以,我们要根据社会需求来相应地调整我们的专业,以应对未来社会的需求。因为大学学习有一个周期,入学以后有三四年的周期。这样他就能够应对未来的需求,满足社会需求是大学培养机制改革的一个主要出发点。另外,学校一定要从重知识的培养方式转向更重全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方式。这样有利于学生个人对社会需求变化的适应。
        从社会来讲,应该认识到现在的研究生,他们的基础很扎实,专业面比较宽。通过现代的培养方式,掌握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很强,所以,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比较强。不要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社会要改变对人才就业的观念。学生呢,也要改变观念,要认识到,应该到社会最需求的地方去,要降低一些身价,不要过分的把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抬高到不适合社会需要的地步。社会改变观念,大学生也要改变观念,这样两个观念一对接起来就更容易找到工作。
        记者:请问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接受社会、融入社会的观念?
        刘经南:在这方面,首先,我们特别注重学生心理的调整,使他们适应社会变化的环境。其次,从学校的角度来讲,我认为对现在的学生要加强人生规划这种训练,甚至以课程的方式来体现它。第三,要让他们在校期间多接触社会,接触社会实践。第四,要进行职业规划培训。第一个层次是人生规划,第二个层次是接触社会,使他自己的人生规划和社会需求及环境对接起来。第一层次的人生规划是面向长远的,职业规划是了解现在的;面对长远的要有个理想,了解现在他们就会更加实际,在了解实际的情况下,又进一步对他们进行就业的指导。这样的学生就在心态上以及理念上容易跟社会环境和需求结合了。我们武汉大学就是按照这种方式,从本科生一进校就开始这种人生规划、社会考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四个过程的一体化的培训的。当然有的院系做得好一些,有的弱一些,形式也有不同,但这个过程是明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