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陈玉萍
2008年10月01日
在美国克里夫兰医院访问时与同行合影
茶是世界性的饮料,几乎大家都爱喝,老少皆宜。茶叶中含有600多种化合物,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必须的营养成份,比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等。另一类是药用成份,如茶多酚,光纤化合物等。
一直以来认为饮茶可以降血压、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杀菌抗病毒,防治肝炎、脂肪肝,抗衰老和增强免疫力等;最近一些研究表明,长期饮茶的人其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等许多肿瘤发生率较低。还有研究表明,茶叶里面的茶多酚是可以抗癌的,但目前尚不知人们喝茶能吸收多少这种成分。就有关方面的问题,本刊记者在线采访了南京中医院副主任医师金黑鹰。
茶多酚能抗直肠癌
在金黑鹰的实验室里,已经有了百余份南京人的肠癌标本库。“家族性的肠癌不一定都有遗传性,还和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金黑鹰告诉记者,他一直在研究其中的密码,包括茶叶抗癌,都是攻克遗传性肠癌的一个部分。大肠癌是可以预防并且可以治愈的疾病,早期的大肠癌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也就是说90%以上的早期大肠癌通过手术治疗可以达到临床上的痊愈。
南京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金黑鹰是南京遗传性家族肠癌的研究者之一,目前正在筹备一个7000份肠癌的标本库,他说:“一方面想办法从基因治疗,另外一方面就是寻求中药能否抗癌,而茶叶最新的研究是令人兴奋的。”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黄烷醇类、羟基-[4]-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儿茶素(Catechin,属黄烷醇类)最为重要,约占多酚类总量的60%~80%。
儿茶素类化合物因多含酚性羟基,决定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抗氧化能力是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BHA的4~6倍,是VE的6~7倍,VC的5~10倍,且用量少,0.01%~0.03%血药浓度即可起作用,而无合成物的潜在毒副作用;儿茶素对食品中的色素和维生素类有保护作用,使食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原有色泽与营养水平,能有效防止食品、食用油类腐败,并能消除异味。在实验研究中,发现茶多酚具有抗突变和抗结直肠癌的功能,但是其确切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且发病率仍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治疗结直肠癌仍然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尽管近年来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仍然徘徊在40%~50%之间,针对结直肠癌发病的分子机理来探索治疗和预防结直肠癌目前仍然是一个空白。
我们根据结直肠癌发生的分子途径的不同,可以将结直肠癌分为微卫星不稳定结直肠癌,和染色体不稳定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结直肠癌是由于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导致DNA复制错误增加,微卫星不稳定而导致的结直肠癌。微卫星不稳定结直肠癌发生的始动因素是DNA复制错误增加,多基因发生突变,因此通过抑制基因突变是否可以达到预防和治疗微卫星不稳定结直肠癌的作用呢?
我们采用错配修复基因MSH2缺失的Lovo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在使用不同剂量的茶多酚对Lovo细胞治疗研究中发现,茶多酚在150mg/ml剂量即对Lovo产生80%~90%以上的抑制率,随着剂量的增加并不能增加其抑制效果,而对于错配修复基因表达正常的SW480细胞其抑制效果较差,而且其呈现剂量与增殖抑制的正相关关系,与Lovo细胞的增殖曲线不同。可见茶多酚对于Lovo细胞有抑制作用。
为了进一步证实在在体水平,茶多酚是否也具有抑制微卫星不稳定结直肠癌的作用,我们建立了结肠造口的结肠癌原位移植模型,待肿瘤生长至5mm后使用50mg/kg、75mg/kg和100mg/kg三个治疗组在注射茶多酚后,一周开始出现肿瘤的缩小,2~3周左右肿瘤缩小最多,在3周以后肿瘤开始增长;而对照组肿瘤一直处于增长状况,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而3个治疗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可见在体水平茶多酚也具有抑制微卫星不稳定结直肠癌作用。
茶多酚是否被胃酸消解有待研究
金黑鹰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他推测可能是茶多酚能够恢复正常细胞的秩序,破坏了肿瘤细胞的某一个点,让肿瘤细胞死亡加速。当然,这一切还需要实验来证明。他告诉记者,国内还有专家研究认为,用绿茶或红茶处理动物可使实验动物的食道癌、胃癌或皮肤癌减少70%。从这一系列的研究可以看出,茶叶里的成分确实起到抗癌的作用。
茶多酚治疗后微卫星(是指人DNA中的一些简单重复序列,根据是否发生微卫星不稳定可以将结直肠癌分为2型)标志和TGFβ1、TGFβ2和IGF变化,提示Lovo在增殖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含简单重复序列基因的突变,符合Lovo细胞的增殖特点,但是在使用茶多酚治疗后,微卫星标志出现稳定趋势。
在使用结肠造口的结肠癌原位移植模型进行茶多酚治疗研究中发现,在3个不同的剂量,茶多酚可以使肿瘤缩小,特别在治疗后3周内肿瘤缩小明显。该结果在以往的研究中没有见到相同的报道,特别在使用非细胞毒性药物对肿瘤治疗的研究中,在在体水平很难发现肿瘤缩小。
但是Lovo细胞为MSI结直肠癌细胞,其COX-2为低表达,因此不可能通过抑制COX-2来达到抑制Lovo细胞的作用。本项目研究了Lovo细胞的微卫星不稳定变化和一些含有简单重复序列基因如TGFβ1、TGFβ2和IGF在茶多酚治疗后的变化。空白对照的Lovo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了微卫星不稳定现象,符合Lovo作为错配修复基因缺失的肿瘤细胞的特征,而在使用茶多酚治疗后的Lovo细胞,24小时后出现BAT-25和D2S123新的峰,但是在72小时和1周后差异不明显。提示茶多酚可能具有抑制微卫星不稳定的特点,但是由于培养细胞无法长时间进行培养,因此很难出现明显的微卫星不稳定的变化。在细胞学研究中我们没有发现TGFβ1、TGFβ2和IGF的片段变化证据,可能是由于培养细胞时间较短,使许多错配修复基因缺失后的分子特点无法表达的缘故。
我们使用结肠造口的结肠癌原位移植模型,在不同治疗时间进行取样后进行微卫星不稳定检测发现,在空白对照组,能扩增到4个微卫星标志和TGFβ1、TGFβ2和IGF均出现延长和缩短,提示Lovo在增殖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含简单重复序列基因的突变,符合Lovo细胞的增殖特点,但是在使用茶多酚治疗后,3天可以检测到微卫星标志和TGFβ1、TGFβ2和IGF等基因的变化,但是在1周、2周和3周后这些微卫星序列有趋于稳定的趋势,提示茶多酚可能是抑制了这些含有简单重复序列基因的突变而导致抗肿瘤的作用。
“不过,这个实验只能说明茶叶具有一定的抗癌效果,但是喝茶能多大程度抗癌还得进一步研究。”金黑鹰告诉记者,这个实验中,他们是将茶多酚直接注射到病鼠的腹腔,这就相当于人体静脉输液,可以让茶叶里的有效成分最大程度被老鼠吸收,发挥其作用,但是我们喝茶,究竟能摄入多少该种成分,则不知道。肯定的是,茶多酚极容易被氧化,而茶水进入人体后,肯定是先进入胃,而茶多酚是否被胃酸消解则是个未知数。目前喝茶到底有多大抗癌作用还得研究,这是金黑鹰医生的下一步研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