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08-06

恒挂瑞帆惠苍生

本刊记者 /李琪 任静 宋晖

2008年06月01日

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我既感到荣幸,也深感肩负的重任。作为一名企业界的代表,我一定积极参政议政,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完善税收体制方面建言献策,同时就大家普遍关心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问题积极反映群众心声,切实履行好代表职责,不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和重托……
                                ——孙飘扬

孙飘扬代表孙飘扬代表


        受命危难时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70年,前身为连云港制药厂。1990年,这个账面利润仅8万元的作坊式小厂,由于产品单一、老化,发展步履维艰……
        面对全厂300多张焦急的面孔,年仅32岁的孙飘扬临危受命,挑起了厂长的重担。他针对企业产品技术含量小、附加值低的现状,以开发新药为突破口,在产品结构上做文章。
        孙飘扬十几年如一日,风里来雨里去,频繁奔波于全国各有关科研单位,进行市场调研,组织新品开发,每天工作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
        1991-1996年,开发了二十几个新产品,其中5个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产品,一些原料药也打入了欧美市场,企业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1996年销售收入一举突破亿元大关。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1997年2月,经江苏省政府批准,由连云港市医药工业公司为主发起人,以其所属全资企业连云港制药厂及在连云港中金医药包装有限公司的净资产投入,联合中国医药工业公司以其在中金公司的净资产投入及其他三家发起人以现金方式出资,注册成立了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从此,“恒瑞医药”也随着它所创造的骄人业绩被人们越叫越响,越传越远……
但是,面对接踵而来的赞誉,孙飘扬始终保持冷静思考。他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全面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必须构建强有力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于是,孙飘扬大胆决策,分别于1997年和2000年投资近两亿元在连云港和上海建立了两大研究中心,并亲自任两大“中心”的主任,确定了研制抗肿瘤药、心血管药、麻醉镇痛药、手术用药以及防治常见病、多发病药物为重点研究方向的科研战略,每年将销售额的8%以上作为科研经费,全力打造企业自主创新的平台。1998年,孙飘扬带领科技人员用3年时间研制成功抗肿瘤药奥沙利铂,其市场价格不到进口产品的四分之一。
        在孙飘扬的带领下,恒瑞医药已发展成为国家最大的抗肿瘤药物研究和生产基地、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863”计划产业化基地。自2002年以来,恒瑞医药缴税在全国化学制药行业里排名第二,2003年在“江苏省民营企业纳税大户”前二十名中名列第六。2004年恒瑞医药被国家统计局列为化学制药行业十佳效益企业,销售排名跃居全国化学制药行业第六名,并获国家生产力促进奖。2005年恒瑞医药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利润2.3亿元,缴税2.8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国行业前列……
        记者:作为医药类企业,销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恒瑞目前的销售工作情况如何,今后是否还有提升的空间?
        孙飘扬:技术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市场营销能力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恒瑞医药新药销售队伍的组建也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近二十年来,我们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建立了遍及全国的销售网络,与全国400多家三甲医院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我们根据药品种类成立了两支销售队伍,一支销售队伍主要销售抗肿瘤药、抗生素,有1000多名充满工作热情、精于专业的销售人员;一支销售队伍主要负责手术用药的销售,该团队于去年开始组建,目前有销售人员近100名,预计未来两三年将达到400-500名。
        我们积极实施品牌销售战略,在药品品质上胜人一筹;加强售后服务,强化学术推广,建立健全公共关系的网络平台,提高了企业的社会知名度。精心培育多个重点品牌产品,做大单个品种的销售,在未来几年里除了要保证奥沙利铂、多西他赛、亚叶酸钙等优势品种的平稳销售外,还要重点培育依立替康、克拉霉素缓释片、七氟烷等多个过亿元的品种。
        此外,我们注重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包括引入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员充实到销售的一线上去。同时,将销售策略定位于差异化销售,即通过学术推广和临床实验,加强售后服务,提高技术含量。我相信,随着销售体系的不断完善,销售潜力将进一步被释放出来,销售业绩也将稳步增长。


生产车间-冻干粉针生产线生产车间-冻干粉针生产线

生产车间-高速压片机——德国Fette生产车间-高速压片机——德国Fette


        拼搏创新中

        在医药界,有人称孙飘扬是员“福将”,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却笑着说:“我只是善于抓住机遇,先人一步进行创新罢了,哪里有什么福气呀……”
        记者:孙总,您能否谈谈恒瑞在产品的研发上有哪些优势?创新的优势又体现在哪里? 
        孙飘扬:恒瑞医药仿制药研发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品种好、数量多、速度快、难度大。品种好是指恒瑞研发的品种技术含量高,有很大的市场容量和很好的利润空间。不论是抗肿瘤药还是手术用药,恒瑞研发的品种多是一线治疗药物,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如亚叶酸钙、异环磷酰胺、奥沙利铂、多西他赛和七氟烷等都是市场容量在亿元或几亿元的品种。数量多是指恒瑞每年研发成功的新药品种多。恒瑞每年可上市的新药有5-10种,目前的研发计划已经覆盖了2010年能上市的新药品种。速度快是指恒瑞从研发到报批到上市的时间快。恒瑞很多抢仿的品种都是国内最早上市的,有些品种甚至能比同类企业早半年、一年以上投放市场。仿制的关键在于抢速度,速度就是利润。难度大是指恒瑞研发的一些品种在合成上难度比较大,有一定的技术壁垒,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领先优势,同业竞争相对没有那么激烈,能够保持较高的毛利率。
        恒瑞医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致力于构建企业独立的创新平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我们认识到人才是创新的关键,因此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我们重视向社会借脑借力,拓展企业技术创新空间。目前,我们在上海、连云港建立了两大科研中心,确定了抗肿瘤药、心血管药、免疫药物、抗生素为重点的科研战略。上海科研中心拥有1万平米的国际标准实验室,80多名硕士、博士学历的技术人员,并从美国、法国等引进多名专家组成项目组,创新药物的研发逐渐步入良性轨道。连云港科研中心拥有近两百人的研究队伍,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具备开发国家各类新药的能力。在北京,我们招聘了多名博士成立医学部,2005年底我们一期投资300万美元在美国建立创新药物研究所。
        上海和连云港两大研究中心、美国研究所及北京医学部分工明确、统一协作,形成独立的较为完善的创新体系。首先上海中心与美国研究所保持紧密的联系,积极跟踪最新的前沿科技,开展创新药物研究的上游工作,如靶结构的确立、新化合物的结构设计等。连云港科研中心主要承担创新药的药理毒理评价、质量标准的制定、中试样品提供等下游研究工作。北京医学部主要从事新药临床研究和申报工作。整个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大大提高了公司的创新能力。预计在2010年我们将有可能推出3-5个创新药上市。
        十几年致力于创新药的研究,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新药研究也步入了良性循环,到目前为止,我们在抗肿瘤、抗生素、心血管、免疫药物等领域的创新上形成了梯队化的成果,合成了几千个新化合物,申请了40多项发明专利,其中5项世界专利。我们将继续保持对创新药    的科研投入,确保公司在创新方面的优势。
        记者:恒瑞利润增长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大量的创新研发投入产生的效益。那么,创新是否会成为新的持续利润增长点?
        孙飘扬:以仿制新药为发展手段的我国制药企业正面临知识产权带来的双重窘境,正是如此,恒瑞也曾一度陷入仿制带来的知识产权官司之中。仿制带来的国内外知识产权争端屡见不鲜。
        目前,国内药业公司的药品99%都是仿制药,恒瑞也还在靠仿制药发展,但我们未来将转向创新药,这需要一个过程。经营决策、产品选择、研发投入、人才引进等综合性因素,是我们创业之初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当时,我们主要解决怎么仿制国外产品,恒瑞的第一轮创业就是依靠仿制药发展起来的。在仿制药发展一定阶段,具备了一定实力后,我们开始进行创新药的研发生产。
        药品不断推陈出新,很可能会存在药品垄断或者被替代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创新就是唯一出路。恒瑞每年整个研发的投入大概是占销售的8%左右。艾瑞昔布是我们公司第一个自主研发的创新药,将于2009年初问世。强大的研发能力对于企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已经完善了创新体制,今后将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当记者问到“如何看待目前医药界正进行的医改问题”时,孙飘扬直言:“我觉得医改是个好事,国家每年拿出很多钱,让更多的人得到治疗,那么就要适当的降低药品价格。”
        作为一个充满爱心的企业家,孙飘扬始终坚持“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也是社会的一个重要成员,关注民生、回报社会是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他的倡导下,恒瑞医药长期在革命老区扶贫,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捐款,支持省市地方政府举办的各种文化经贸活动。自2000年以来,恒瑞医药投入社会公益事业的资金累计上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