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08-10

“天下第一刀”传奇

本刊记者/万海滨 齐尚

2008年10月01日

“天下第一刀”发明人沈从岐“天下第一刀”发明人沈从岐


        是怎样的一把刀,能被誉为“天下第一刀”?是怎样的一把刀,要用激昂的旋律来讴歌它?谁是这把刀的研制者,他走过怎样的研制道路和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天下第一刀”的诞生

        事情要从16年前说起。1992年初,为适应国家礼宾改革,中央军委决定为三军仪仗队改制新式礼宾服,同时将仪仗队执行队长和分队长原来佩带的手枪改为佩带仪仗指挥刀。
        研制仪仗指挥刀的任务下达后,一些有名望的军工企业和刀具生产厂家,因指挥刀质量要求高,工艺制作要求高,同时因研制成本和研制时间短等问题而不敢承接。此时,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的技术人员想到了生活在“龙泉宝剑”之乡的老兵—沈从岐。
        沈从岐是浙江省庆元县中山帽厂厂长兼党支部书记,他的帽厂凭着精良的工艺和严格的管理,研制成功木纤维安全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国家专利。帽厂为部队生产了高质量的木纤维军用凉盔,受到了部队及军委首长的好评。凭着对党和国家的一腔忠忱,凭着对改革开放的热切期盼,凭着对军旅生涯的一往情深,沈从岐二话没说就接下了这个任务。
        摆在沈从岐面前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工厂没有相应的设备,试制没有现成的模具图纸。为了描绘刀的设计图案,沈从岐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查阅了大量的指挥刀资料;为了寻找制刀的原材料,他不停地往返于大江南北;为了解决制刀的工艺技术,他四处取经。8个月的时间,设计过五套指挥刀图案,七次制成刀样,十次进京送审。
        1992年9月22日,对第十次定稿的指挥刀进行审定时,当时的国家主席杨尚昆、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国防部长迟浩田、总参谋长张万年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总部首长和军事科学院的高级专家们一致认为样刀完全达到了设计标准,并一致同意将它命名为“天下第一刀”。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亲笔挥毫,为“天下第一刀”写下了“威武文明,壮我军威”八个大字。
        1992年9月30日,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自1992年10月1日起,执行队长和分队长正式配用指挥刀。”我军历史上仪仗指挥刀诞生了。


国家博物馆赠刀仪式国家博物馆赠刀仪式


        “天下第一刀”的辉煌

        被誉为“天下第一刀”的仪仗指挥刀,工艺精湛,图纹典雅,寓意深刻,凝聚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指挥刀刀身长1米,宽2.5厘米,重1.65公斤。主刀用钛合金钢制成,永不生锈。刀型笔直坚韧,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尊严与力量;刀身刻有“天下第一刀” 五个遒劲有力的篆字,另一面刻有迟浩田题词“威武文明,壮我军威”的字迹,底部配有精美的云龙纹;刀的护手用合金铜材料铸造,上面镀有24K黄金,其外观正看恰似一只展翅的凤凰,在它的羽翼处镶嵌着数颗小宝石,耀眼夺目;从侧面看,则是一只和平鸽,昂首挺胸,展翅欲飞。刀身整体形象而又充分地向世界传达了中华民族“平等、和平、发展”的美好理想。
        指挥刀的手柄用真皮包裹,再用金丝线盘旋缠绕,镀金的手柄下方带有装饰性花纹。手柄的顶部嵌有一颗硕大的宝石,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绕四周的34颗小宝石,代表我国包括台湾在内的32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整个刀体装有56颗小宝石,象征着中华民族生死与共的56个民族。
指挥刀刀鞘用合金钢铸造,外部雕刻着9条腾飞的巨龙和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腾飞的巨龙是九州大地兴旺发达、蒸蒸日上的象征;万里长城则是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象征。 
        “天下第一刀”从诞生之日起,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见证了历史的辉煌:
        1992年10月4日,三军仪仗队第一次配用指挥刀接待外国来宾—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至今已接受了近两千次外国元首及政府要员的检阅。
        1993年5月24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了隆重的“天下第一刀”收藏仪式,并在陈列馆的一号展台向世人展示;
        1993年10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护卫队在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上正式启用指挥刀;
        1997年见证了香港的回归;
        1999年见证了澳门的回归;
        2004年2月27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大阅兵指挥刀”、“迎97香港回归三军仪仗指挥刀”、“迎99澳门回归三军仪仗指挥刀”、“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指挥刀”(1992年10月1日起用),并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大型陈列中展出。
        建国55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检阅国旗护卫队,“天下第一刀”再显国威、军威。
        “天下第一刀”填补了我军兵器史上的一项空白,国家专利局授予它“中华优秀专利”称号,有识之士也把它作为珍藏、馈赠的尊贵礼品,誉为21世纪的头号珍藏品。


向驻香港部队司令员王继堂赠刀向驻香港部队司令员王继堂赠刀


        “天下第一刀”的研制者

        呕心沥血研制“天下第一刀”的沈从岐,有着更深远的追求。
        沈从岐从来没有忘记,自己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新中国成立后,是人民政府保送自己入学,并于1961年又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沈从岐更不会忘记,是人民解放军开启了他不平凡的人生。他曾被评为公安部队优秀共青团员,参加了全军共青团代表大会;曾荣立三等功两次;他曾被评为全军“五好战士标兵”,三次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刘少奇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接见;他曾发明节能灶,在全国推广,获得模范共产党员和活雷锋的光荣称号。
        沈从岐清清楚楚地记得,刘少奇主席曾握着他的手说:“做得好,做得好,人民子弟兵就要好好为人民服务。”刘主席还送给他一本亲笔签名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伴随沈从岐从青年走进了“天命”之年。沈从岐始终把它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当作自己生命的标尺。历经苦难,痴心不改—《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铸就了他人生的辉煌。
        改革开放后的1983年,他被任命为家乡庆元县造纸厂党支部书记兼副厂长,由于他出色的工作,被评为模范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两年后调任中山帽厂任厂长,调入中山帽厂仅一年,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1986年)之际,沈从岐领导生产的中山帽经严格检验后获准以“中山” 命名,1987年“中山”帽获得第二十届全国优秀纪念品奖,1988年又获全国体育用品博览会“最受欢迎产品”一等奖。
        建国五十周年国庆大阅兵庆典,沈从岐被邀请作为国庆观礼代表。2001年8月1日,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授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标兵”;2005年6月,被推介为“诚信明星企业家”;2005年9月29日,被邀请为贵宾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六周年座谈会”;2007年9月30日,被邀请参加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的国庆招待会。2008年2月5日,参加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的春节团拜会;2008年8月,沈从岐被授予“全国先进爱国企业家”荣誉称号。
        如今,68岁的沈从岐担任了北京振国威经贸有限公司董事长。2005年,“天下第一刀”被授予“民族脊梁”的称号;2008年8月“天下第一刀”系列产品被评为国际知名品牌。公司也获得“中华爱国先进示范单位”的荣誉称号。沈从岐也随着“天下第一刀”的传奇走向了世界,走向了事业的辉煌! 
        他渴望着要为共和国的壮丽事业创造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