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09-02

全球金融风暴中的中国文化产业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 丹 增

2009年02月01日

 

全球金融风暴中的中国文化产业

——在北京文博会创意财富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 丹 增


丹增


        当今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的趋势,使经济增长中文化的推动力越来越突出,经济竞争中文化因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正是文化与经济的相互渗透,推动形成了以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创新为发展动力、以科技和人才为重要生产要素的文化经济。美国在文化经济的发展上尤为突出,其文化产业增加值在世界各国中遥遥领先。目前,美国视听产品的出口额在其各项出口项目中名列前茅,仅次于航空航天业。
        这几年,我深深地感觉到,中国文化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发展时期。作为一个文化人,作为一个长期在文化领域工作的人,我感到幸运的是,我们已经可以很自豪地说中国的文化产业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加速发展的问题,这是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在发展上的一个很重要的进步。
        文化产业在中国合法化身份的确定,迅速导致了对于文化产业合理化的要求,这种合理化的要求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不仅仅具有了中国的意义,也具有了世界的参照。在宏观层面上,这种合理化的要求预示着中国文化产业快速崛起、加速发展时期的到来。
        
        
中国文化产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中国文化产业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可以用五个理由来说明。
        第一个理由,文化产业已经纳入了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当中。在西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而在中国,最早从理论上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大概是在1992年,到现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1999年的时候,全国只有两个省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省,即便在2003年初的时候,仍然是两个省。但2006年的时候,全国已有18个省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最近据2008年6月份的统计,已有30个省、市、自治区把文化产业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有22个省、市、自治区提出了文化立省、文化强省,不仅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把文化产业确定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都相应制定了文化产业规划,在中央统一政策的基础上出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产业政策。 
        现在,文化产业不仅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对于拉动内需、加速经济增长、促进消费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贡献力正在全面展现出来。人们对于文化社会功能的理解已超越了传统的狭义概念,“文化力”、“文化生产力”等概念进一步得到人们的认同,文化经济的发展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第二,文化体制改革已经纳入了国家整体深度改革之中,文化体制改革能够衔接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放大作用,消除两种体制改革间的政策鸿沟,使文化生产力的巨大潜力得到极大释放。所以,对于文化体制改革,中央是高度重视的,而文化体制改革内在因素主要是三点:第一点是政府从过去办文化转变为现在的管文化;第二点是国有文化企业过去是两种职能,一种是经营,一种是管理,现在国有文化企业去掉了管理职能,能够专心致致、聚精会神去发挥经营职能;第三点是文化事业单位从管理文化转向经营文化,使民营文化企业能够与国有文化企业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平等基础上竞争。
        第三,建立公开、透明、非歧视的文化市场准入机制和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文化市场环境,在依法整治文化市场秩序的同时,进一步放开市场。在依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实行在有限度产业领域国家专营的同时,放宽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领域。国家不仅是考虑国家文化的安全,而且特别强调知识产权的保护。要发展文化产业,国家第一位的政策应该是保护知识产权。只有保护了知识产权,文化产业才能兴旺,因为文化产业是一个知识型的产业,是一个智慧型的产业。文化产业应该是一个投入小回报率高的产业,在某种意义上,文化产业是“暴利”的产业。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创意,创意是文化产业的灵魂、生命和本质,创意是指知识的创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文化产业应该是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前提。
        第四,建立健全完整的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系统和法律体系,理顺各种文化产业政策环境,为文化产业的国际化进程提供全面、系统的法律保证和机制、政策支持。所以,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有法律的保障。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里面,不仅要政府给予政策、给予扶持、给予资金,更需要的就是法律的保护。因此要建立一个发展文化产业的法律保障体系,为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第五,以新的观念、新的思想重新审视管理文化产业的意义。过去我们在概念上讲什么是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产业的涵盖面,最近国家统计局出台文件明确了文化产业七大领域。从某种程度上讲,随着金融危机的来临,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提高到一定程度,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以及对社会治安、社会秩序,对道德、理想、信念的追求,使文化产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而文化产业应该是以理想、道德、信仰为原则,结合法律精神重构文化产业的价值体系,构建国家文化产业的创新系统,从而全面具备中国文化产业合理发展内核,在深度上融入现代社会体系的当中。
        所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们看到的结果就是,中国的文化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

        创新是文化产业的生命线

        政府已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力。过去我们希望政府扶持,希望政府支持,文化产业部门在找政府,现在反过来政府在动员、号召、鼓励、支持我们的企业,这是这几年中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所以,现在几乎可以说政府已经成了文化产业的推动力。当然,真正形成这个局面是因为认识到文化产业是没有污染的、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文化产业是快速发展的产业,文化产业是回报率很高的产业,而且文化产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有巨大发展潜力。
        市场已经是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文化产业实际上就是文化加创意、加市场,文化产业的动力是市场,创新是根本。知识、文化、创新加上市场盈利,这就是文化产业的基本规律。所以,现在市场已经显示出对文化产业的主导作用。
        观念转变是文化产业的催化剂。为什么观念的转变是文化产业的催化剂呢?因为文化产业尽管在世界搞了近百年,我们才十多年的时间,而文化产业正式写入党的文件是十六大提出把文化的两个属性区分开来,一个是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一个是文化的商品属性,并把文化产业作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也仅仅才有几年的时间。在这短短的时间里面,从各级领导到文化管理部门,以及到文化企业,再到金融领域,都有了观念的转变。通过思想观念的转变带来了对发展文化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创新是文化产业的生命线。文化产业的核心就是创新,创新是文化产业的生命,创新是文化产业不竭的发展动力。
        所以,政府应该是文化产业的推动力量,市场是产业的主导力量,观念转变是催化剂,创新是文化产业的生命线。这四条使得我们的文化产业在短短的时间里面产生了巨大的飞跃。

        金融海啸中的一股暖流

        最近,肇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全球,震撼了世界。即便对于中国来讲,这种金融海啸的寒流也已随处可见。但我们非常庆幸地看见,文化产业犹如寒冬里的一股融融暖流,傲然于全球金融海啸之中。这一次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虽说不可避免地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造成了影响,但金融危机所引起的消费方式、消费观念以及人们对人生价值、生活目标认识的巨大改变,却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从历史上来看,美国过去三次金融危机中,美国的文化产业非但没有受到冲击,反而是其文化产业或者文化产业的某一门类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另外,目前风靡全球的“韩流”—韩国电视剧热潮也是在亚洲金融风暴下出现的,因为当时韩国陷于亚洲金融风暴之中,人们心情压抑,需要追逐精神生活,就大量出现韩剧,于是政府鼓励发展韩剧,并由政府出资把韩剧翻译成外文向世界各国发行,因此才导致韩剧在世界范围内的风行,使韩国文化产业籍此有了飞速的发展。在金融危机之下,人们的物质消费欲望普遍受到抑制,物质消费信心严重下挫,相反,对精神愉悦的追求,对身心健康的关注却不降反升,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精神文化消费,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因此,只要能够把握人们消费方式、消费趋向的变化,文化产业必定能够成为金融海啸寒流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不论世界经济形势如何变幻,也不论全球金融危机还要持续多长时间,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势头是不可改变的,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一个黄金时期是毋庸置疑的。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发展历史的泱泱大国,中国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全面实现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责编/陈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