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两会动态 | 两会热点 | 代表声音 | 委员声音 | 两会科技 | 两会访谈 | 两会解读 | 图说两会 | 网友议会 | 科技创新与品牌

加强自主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



    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求真务实的好报告,我完全赞成。
    今天我想结合自己去年参加科学技术基本法执法检查和自己工作,谈一点对“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粗浅的认识。

    一、进一步加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报告在提到我国现存主要问题时指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全社会研发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R&D)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2%)。2010年全国达到1.8%,河北省是1%左右,江苏省是2%左右。通过河北省和江苏省的调研分析,主要是企业自主科研投入和社会资本投入偏低所致。为了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中R&D 2.2%指标的实现,建议:
    1)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大财税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同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激励全社会资本投入企业科研活动。
    2)将R&D、科技贡献率等创新型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的考核评价体系,使对各级政府评价更完善科学。

    二、加快完善科技管理和评价体系

    温总理多次提出的“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求,延东同志也在2010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从根本上破除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体制性障碍”。目前制约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最大的瓶颈主要是技术体制性障碍。即现行科技评价体系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缺乏客观、量化的评价科技成果的方法。
    2009年6月1日生效的《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是我国科技管理与评价领域的第一个国家标准,为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的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方法,可实现对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的“量化”管理。这里“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涵盖了通常所说的“技术创新、科技成果、研究课题”等。《科技通则》就是“用生产力标准计量和评价科技成果”的一套表述体系。对于一个科研项目来讲,只要按照《科技通则》来表述,就不存在“转化难”的问题。只有“政、产、学、研、介(中介)、金(金融)、果(成果)”都遵守《科技通则》规定的术语和评价指标, “技术创新”的计量和评价才会变得容易,“技术创新”的加速度才能得到提升。可以说,《科技通则》是“从根本上破除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体制性障碍”的有力工具。
    类似《财务通则》之于金融领域,《科技通则》是科技界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工具,但现实情况远非如此。在科技领域推行《科技通则》是一项重大改革,也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为了做好这件工作,建议:
    1)将《科技通则》贯标与推广写入“十二五”科技规划,同时启动与《科技通则》配套的评价指南制定工作;选择某几个领域试点按照《科技通则》评价,然后推广。
    2)凡是承担国家重点项目的法人,内部技术管理须经过贯标认证。
    3)基于《科技通则》完善现代科技管理制度。
    4)建立基于《科技通则》的科技成果登记新方法;国家科技成果网已经有50万个成果,我们对部分项目的数据按照《科技通则》进行数据审查,合格的只有30%(也就是说只有30%的成果可能转化)。所以急需建立基于《科技通则》的成果评价模型和登记办法。
    5)建立基于《科技通则》的技术交易平台。
    6)在大学设立基于《科技通则》的《技术管理学》课程。
    质量管理在近20年来,从国外引进,在国内推广很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是《质量管理学》进入大学课堂。《技术管理学》类似《质量管理学》。
    只要科研人员和科技管理者都能自觉遵守《科技通则》,按照《科技通则》规定从事科研活动,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创新能力一定能大幅提升。因此,可以说在科技领域推行《科技通则》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三、加大基础科研的投入 减小对外技术依存

    按照达到创新型国家要求,对外技术依存度要低于30%。现在全国是37%,江苏省是60%,在某些领域(比如高科技领域)这个比例还会高。以计算机为例,虽然我国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芯”CPU,但配套芯片组、固件、BIOS和操作系统都要依靠国外技术,致使我们用计算机上互联网信息安全很难保障(实验表明在存在固件木马或漏洞的计算机上可以轻易绕过防火墙和入侵检测软件获得重要信息),这也将对我国发展物联网产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建议国家加大对基础科学和技术研究的投入力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和科技工作者安心从事基础性研究工作。对国内从事自主知识产权基础产品研发的企业和科研院校在政策上给予保护,同时对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产品企业的给予政策优惠。

2011-3-13
( 责编/宋文芳)
 以下单位共贺2012全国两会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