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24-03

聚力科技创新 壮大发展动能

文/本刊记者 池文淑

2024年03月23日

屏幕截图 2024-04-23 144444.png



屏幕截图 2024-04-23 144458.png


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科技创新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两会代表、委员们建言献策的高频词。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说:“在科技创新道路上,虽然要经历千辛万苦,但是只要牢牢抓住创新不放松,就能收获一览众山小的喜悦。”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成为世界瞩目的制造大国、信息产业大国和创新大国。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和 Web3.0等科学技术正在席卷全球,带来新的科技革命,并将改变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我国在创新层面的努力不容丝毫懈怠,须持续在关键技术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这不仅是为了支撑自身的经济增长,也是为了促进全球发展和社会进步。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等诸多要点,也为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这就意味着,国家要有针对性地支持关键技术的发展,推动前沿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各级政府必须想方设法制定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进行创新。


民营经济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充分认识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

2023年9月,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和《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民企500强入围门槛达到275.78亿元,比2022年增加12.11亿元;有414家企业的关键技术主要来源于自主开发与研制。

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也显示,民营企业贡献了全社会70%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了80%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90%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两会上,作为民营科技企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西安科为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曙光对科技创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内容十分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今年重点工作之首,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及配套举措,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牵头重大攻关任务,积极支持企业家专注创新发展、敢干敢闯敢投、踏踏实实把企业办好。这些重要部署和亲切话语,真正体现了对民营企业的关心厚爱,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指引了方向,让我们十分温暖、非常振奋、备受鼓舞。”周曙光说。

不仅如此,民企也是贴近人民需求和社会痛点的创新力量。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科技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之一,也是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升级的主要力量。

齐向东谈道,“首先,民营企业是突破重大科学技术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能敏锐感知市场环境变化,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大作用。同时,民营企业可以通过‘走出去’拓宽海外市场,反哺国内科技创新,形成市场开拓与科技创新的‘正向循环’。其次,民营企业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例如,科技类龙头民营企业可以通过与中小企业协调联动来发展新业态,增强科技产业链韧性。最后,民营企业是汇聚创新人才的蓄水池。民营企业具有‘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特点,是储备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力量,可以通过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新经济新技术发展注入人才的‘源头活水’。”

因此,正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中提出的,民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屏幕截图 2024-04-23 144633.png


民营经济当自强 释放更多创新动能

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反之,发展受阻。当下,不少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齐向东表示,2023年,他跟随全国政协、全国工商联去各地调研发现,部分民营企业在调整结构、改变增长方式、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上存在困难,制约了企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一些企业在发展上过于依赖单一业务,其他业务发展明显滞后,比重偏低,在发展上遇到了转型难题。还有些企业过于注重短期利益,在技术创新方面投入少,造成核心竞争力缺失。因此,民营企业要紧跟时代潮流,坚持科研投入,加快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步伐,才能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也表示,民营经济活力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近年来,受内外部环境影响,民营经济活力承压不小。

究其原因,刘永好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转型换挡阵痛明显,惯性增长方式失灵;其次是一些支撑行业的增长受转型、周期等因素影响,业绩明显下滑,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经营面临较大困难;再者是预期分歧较大,部分民营企业观望情绪有所蔓延。

在被问及如何转型升级、释放活力的解决之道时,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认为,中国制造业要迈向产业链中高端,必须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在更多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黄群慧则建议,从政策扶持层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把产业变革作为产业扶持的重点方向。同时,企业自身也要主动担当,要发扬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能动性,在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大背景下,积极推进资源整合、要素重组,把握企业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推进企业创新发展。

事实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提出,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及配套举措,进一步解决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新大陆科技集团CEO王晶表示,“助力民营经济提质升级,关键在于提振信心”。近年来,围绕企业关切推出的一系列政策,补齐了民营经济发展的短板弱项,让企业吃下了“定心丸”。

随着相关政策的加速落地,将有助于民营企业纾困破局。王晶表示,民营经济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将更加澎湃,要继续鼓励民营企业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引导民营企业把自己的优势特色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与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结合起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出台政策支持优秀企业“走出去”,鼓励民营企业勇于创新、敢于投入,促进民营企业成为立足国内市场、充分参与国际竞争的排头兵,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会议批准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加强对民营经济法治保障,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提振信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推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