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24-02

砺剑岂止十年功——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十年发展纪实

文 / 乔占卫

2024年02月22日

屏幕截图 2024-04-22 121938.png

紧密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聚力生态环境保护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聚集人才、科技、资本等创新要素,构建“技术研发—成果孵化—联盟集成—平台推广—机制保障”产业格局;

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发展壮大骨干人才队伍,接连承建十余个亿元级环保项目,在祖国大地不同行业打造标杆工程;

积极承担国际、国家、省级科技重大专项,成功获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平台,荣获国家奖、中国专利奖等奖项……

这是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十年“工作总结”。这家由南京大学国家重点领域技术团队、江苏省国金集团(国有独资)、江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电环保等以“政产学研用”模式紧密合作组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立足雄厚的技术、人才、资本等资源优势快速生长,以环境健康与生态安全为核心,建立了以毒性控制与节能减排为核心的整装成套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基地,重点辐射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智慧城市等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技术服务、工程装备和运营维护三位一体的环境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工作,逐步成长为“环境健康与生态安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持续为政府及重点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供给服务。

从2013年到2023年,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走过的十年,凝结着其背后核心团队在环保产业技术创新中远超十年的积累与传承,蕴含着无数人为环保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所做出的远不止十年的探索与实践。


技术为本,

打造创新型研究机构

2013年8月,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李爱民带领团队联合江宁(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以“政产学研用”模式紧密合作组建了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

可以说,这是一家创业之初就已拥有雄厚技术积累的高新科技企业。水污染治理一直是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紧密关切所在。从20世纪末开始,以张全兴院士、李爱民教授为核心的两代创新团队就潜心开展有毒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并承担了水专项淮河项目的开展。

李爱民介绍,通过多年艰苦努力,水专项在淮河流域研发了一大批重点污染源治理、闸坝型重污染河流生态治理、流域差异化水质目标管理等关键技术成果,在创新实践中构建了闸坝型重污染河流“三三三”治理模式,“水专项的实施与成果推广为污染最重一级支流沙颍河和南水北调东线输水湖泊南四湖治理以及实现淮河流域水质根本性好转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成功探索了从污染源、河道、水质目标管理到成果产业化推广应用的‘点—线—管—面’流域综合调控治理路线。”这些宝贵的技术积累与模式探索,都成为中心快速发展壮大的基石。

始于治淮,但不囿于淮河。李爱民带领团队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将研究视角逐步拓展到水环境健康与生态安全大领域,并在长期积累中掌握了系列核心技术,将污染物这个“放错位置的资源”利用好——

在工业水处理领域,围绕精细有机化工以及典型工业行业复杂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毒性削减与稳定达标排放的难题,自主研发出毒害有机污染物的资源化技术、深度处理技术以及系列集成处理创新工艺,形成以毒性减排为核心的工业废水全程控制技术体系,可有效去除废水中毒害污染物,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和稳定达标排放。

在再生水利用方面,形成以SFBR芬顿技术、磁性树脂吸附技术、HRO抗污染高通量膜处理技术、GCO臭氧氧化技术等为核心的再生水回用技术,以效率高、能耗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势,突破废水处理瓶颈,实现废水再生回用,经这一技术处理过的再生水,鱼能在其中自然生存。

在微污染水净化领域,研发了黑臭水体一体化深度净化技术及工艺装备,通过“集中式(提标扩容)+分散式(精准攻关)”治理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双轮驱动”,实现河道、泵站等黑臭水体治理后出水长期稳定在地表水Ⅳ类水以上,构建了“点—线—管—面”治理模式,实现断面水环境功能区达标,保障流域水质健康安全。

在大气治理领域,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产权的超高交联树脂,实现了VOCs的高效、经济去除和回收,并成功设计和建造数十项有机废气资源化处理示范工程。

在固废处置领域,研发的“离心萃取—UV光氧化—低温蒸发”组合工艺,实现危险废液的无害排放。研发了系列土壤修复技术与设备,开展了针对不同类型(农用地、工业用地)不同规模的污染土壤风险评估与修复工作,得到广泛应用。

从碧水、蓝天到净土,从扎根江苏化工园区污染防治,到牵头国家重大水专项淮河项目服务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基于系列核心技术成果,中心通过十年努力最终形成了工业废水治理与资源化、流域污染控制与深度净化、VOCs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生态环境战略规划与咨询四大核心板块,为护航绿水青山提供科技支撑。

融通创新,

集聚优质创新创业资源

李爱民早有认知,校外产学研合作平台是高校科技研发与社会服务的重要载体,多年来他一直是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探索者和践行者。

技术是本,也是根,正因为有了过硬的核心技术,才吸引了众多产学研合作平台的构建与创新要素的聚集,而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就是产学研合作的结晶。十年来,中心不断落实技术为先、创新驱动,不断集聚产业化能量。

中心紧紧围绕环保科技成果的高质量研发与高水平转化,依托南京大学优质资源,积极打造校企联合研发中心,以工程技术问题为导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创新应用研究,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高素质技能人才、高质量产业人才,为产业发展持续供给专业化、复合型人才,如今已培养出省产业教授、省双创人才、高级工程师、创新型企业家等数十人。

而国家级战略联盟等国家级平台的牵头或参与建设,则为中心聚集了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顶级专家团队。

2014年5月,作为国家重大水专项首批8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之一——“有机化工废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环境保护部批准建设。

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作为这一联盟试点建设的牵头单位,依托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重大水专项淮河项目,组织联盟成员开展相关建设工作。而联盟的初始成员中就包括了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保部南京所、环保部华南所、江苏省环科院,以及江苏淮化、中电环保等19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

该联盟以解决有机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大型化工企业节水减排、化工园区生态化改造等重大科技需求和系统解决方案为目标导向,大力整合技术、人才、产业等创新要素与优质资源,以联合攻关模式共同推进创新成果研发与落地转化,努力建设有机化工废水治理与资源化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高端支撑平台,推动行业的快速高效和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中心还参与建设了“淮河流域再生水利用与风险控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石化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及成果推广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前者以淮河流域为示范区域,以典型行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为研究目标,围绕淮河流域重点污染行业节水减排与转型升级,实施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材料及设备的创新研发和产业化。后者则以石化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为研究目标,联合了包括华东理工大学、河海大学、中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等在内的近20家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内高科技企业,涵盖工业水处理的技术研发、服务、工程设计和设备制造等多个领域,致力于为解决石化废水典型污染特征的负荷削减与水资源循环利用提供借鉴,力争全面提升该行业废水提标及回用处理关键技术及装备的产业化水平,实现石化行业废水资源化和近“零排放”,削减废水排放量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满足国家“减排降耗”的要求。

多年发展,联盟的力量愈发壮大,越来越多的创新资源与要素得以汇集,而这不仅保障了环保科技成果的高质量研发,更生发出了科技成果高水平转化及科技型企业孵化培育的无限可能。

中心充分发挥融通创新优势,形成了“技术研发—成果孵化—联盟集成—平台推广—机制保障”的全链式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创新体系,推动了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推进了产业链协同创新。仅近三年,就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40余项,耕耘10余个行业,合同额近8亿元;申请知识产权120余件,授权近80件。

屏幕截图 2024-04-22 122115.png屏幕截图 2024-04-22 122126.png


做精做专,

共建综合型公共服务平台

2022年11月25日,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承担的南京市重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南京环保产业创新科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重大平台”)验收会顺利召开。这是中心充分利用人才、设备、空间等软硬件优势资源,多年建设打造的以高端研发、特色检测、中试集成、成果转化、技术交易、展示推广、产业孵化及培训交流等为主体的功能齐全、特点鲜明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广泛服务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各类需求方。

重大平台的建设,极大提升了中心的服务能力。事实上,多年来,中心致力于把科技创新与产业服务做精做专,已投入数千万元建立了技术研发平台、分析检测平台、装备集成平台和中试验证平台,打通了技术源头和产业应用之间的科研通道,可为环保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型企业孵化培育、成长壮大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面向产业服务层面,中心策应国家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开拓长江、黄河流域服务驻点平台建设,以研用结合带动应用场景拓展,为政府环境主管部门提供系统性、专业化、多层面科技支撑。目前,中心服务区域已从江苏辐射至全国20多个省(区、市),为800余家企业提供一体化技术服务。

面向产业集聚层面,中心摸索创新“高端人才引进+产业基金+产业链+企业集聚”孵化模式,通过引进高水平研究团队及先进技术成果,构建校地融合协同双创“新格局”,打造专业特色融通创新“新模式”,探索企业联盟内外循环“新理念”,真正实现了高水平、高质量、高效能的孵化培育。截至目前,已成功培育高科技企业60余家,毕业企业近20家,瞪羚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9家。

2023年5月,科学技术部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双创平台成功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这是对中心产业孵化能力的肯定与认可。

环保是永恒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要锚定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守牢安全底线,健全保障体系,推动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砺剑十年,集聚了雄厚能量的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必将充分发挥自身创新型产业研究机构、综合性服务平台的协同作用,不断提升技术成果核心竞争力、全链条综合服务能力,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