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25-08

平凉红牛: 改写中国高端牛肉产业的格局

文/本刊记者 邱惠颖 黄兴桥

2025年08月10日

屏幕截图 2025-10-10 160630.png

苏轼曾以“草原千里壮黄牛,力挽狂澜耕不休。秋风起时屠且割,烹之煮之香满楼”。赞扬牛的勤耕和描述牛肉的鲜美。当下,人们对餐桌饮食质量要求日益提升,优质、美味的食材已成为消费者挑选的基本标准。近年来,甘肃省平凉市本地特产——全身被毛红色的本土牛种,通过精心打造成“平凉红牛”品牌,以其卓越品质,在众多牛肉中脱颖而出,深受消费者喜爱,并逐步改写着中国高端牛肉产业的格局。

“平凉红牛”是在陇东大地特定的地理环境下,经过世代迭配选育形成的优质肉牛种质资源。平凉市通过组织企业运用科技手段赋能、全链开发与品牌跃升,将“平凉红牛”品牌打造成为推动区域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至此,“平凉红牛”完成了从黄土高原生态牧场到一、二线高端市场餐桌的华丽转身;实现了从科研实验室育种到增加千万农户收入的奇迹;书写了从传统养殖到三产融合的崭新篇章。它以“特”立身,以“优”取胜,走出了一条推动区域乡村振兴的示范之路。


独有基因铸就品质优势


“平凉红牛”以本地黄牛为基础,先后引进秦川牛等优良肉牛品种,经过长期选育形成的全身被毛红色的肉牛新类群,是国内能产高档雪花牛肉的优质种质资源。

“耳如扇、毛如缎,疙瘩角、升子嘴,四蹄不露柱子腿”是对它鲜明特征和独特风格的概括描述。它不仅性情温驯、适应性强,生产性能也十分出色。据相关数据显示,“平凉红牛”的“三率”指标表现优异,屠宰率达62.24%、净肉率达53.49%、胴体产肉率达88.95%,均领先国内同类品种。其大理石纹评分更是接近最高等级5分,达到优级。此外,该牛肉的肌内油酸含量达到41.04%,亚油酸含量达到5.12%,比同类牛肉产品分别高了11.58%和11.06%。

然而,“平凉红牛”的优秀不止于此,还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2018年,中国农科院西部肉牛种质基地落户平凉,开启院地联合育种攻关;2022年,“平凉红牛”入选国家重要特色物种联合攻关计划;2024年,崆峒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建设,《平凉红牛种群鉴定标准》等6项团体标准正式实施。从地方品种到国家名片,“平凉红牛”基因密码不断被解密、优化,成为我国肉牛种业自主创新典范。


全链融合激发创新活力


在养殖模式上,平凉市大胆革新,不断优化升级传统养殖策略,坚持“小群体、大规模”发展路子,大力推行“万千百十”扩繁计划。截至2024年底,全市已培育出22个万头产业强镇、67个千头专业村、369个规模养牛场,带动1.67万户养牛大户,培育龙头企业30家,牛饲养量突破105.76万头,出栏量达48.66万头,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体系初步成型。

此外,平凉市实行全链开发与三产融合并举的发展战略,坚持全链发力,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截至目前,在饲草供应环节,全市已建成19条饲草加工生产线,年种植粮饲兼用玉米超70万亩,年青贮玉米秸秆达300万吨以上。在加工环节,建成肉牛屠宰及牛肉分割等生产线8条,年屠宰能力17万头,牛肉精深加工能力近万吨。同时,平凉市畜牧兽医部门充分发挥牵头引领作用,组织多家企业通力合作,建成丰谷高科、施沃特生物等23条有机肥加工生产线,年产有机肥80万吨以上。产品开发上,通过持续创新,研发生产出冷鲜肉、熟肉制品、生物保健品等7大类118种产品,而“平凉红牛骨肽抗细胞衰老”这一最新研究成果也正加速向系列产品转化。在市场拓展方面,积极布局,在国内大中城市开设实体专卖店、直营店60多个,“平凉红牛·中央厨房”等高端品鉴体验店6家;在电商领域,于京东、淘宝等平台开设“平凉红牛”旗舰店、专卖店8家。


智慧养殖提升品牌价值


在智能技术广泛应用的大背景下,“平凉红牛”品牌也积极加入到智慧养殖行列当中。在大型标准化养殖场推广物联网技术,智能项圈监测牛只健康和行为,自动化精准饲喂系统、环境智能调控、数字化管理平台应用等,实现养殖过程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降本增效。目前,科技对“平凉红牛”产业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有力促进了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品牌建设上,平凉市通过开展品牌规范化管理、品质安全监管等行动,着力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级品牌体系。截至目前,累计授权使用“平凉红牛”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专用标企业(组织)分别达到120家、15家,培育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21个,打造“旭康”“愣娃”“翔美鼎”“丁小龙”“芮和香”“成纪伊昊”等“甘味”企业品牌8个。

这些年,“平凉红牛”的品牌发展之路可谓是一路高歌猛进。2008年,“平凉红牛”成功注册,成为全国首个活牛类证明商标,自此开启品牌发展新征程。它先后获得直供国家运动员的“入场券”和直供港澳高档活牛的配额以及活牛出口的“通行证”,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

2020年,在首届中国牛·优质牛肉品鉴大会上,它斩获了“品质特别奖”和“最具风味奖”两项殊荣,彰显了其在牛肉品质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2年,“平凉红牛”入选“甘味”十大区域公用品牌和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同时,成功跻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2023年,在中国国际肉类产业周上,“平凉红牛”荣获“最受关注产品”和“最受关注品牌”两项大奖,充分体现了市场对其品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2024年,“平凉红牛”品牌发展再上新台阶,蝉联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畜牧)品牌声誉百强榜,还入选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和《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此时,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已高达222.8亿元,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尽管平凉市在打造“平凉红牛”品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但在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中,他们认识到,产业链延伸与人才支撑融合才是关键。对此,平凉市牛产业开发办公室主任李浩表示,未来,在推动“平凉红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上仍需从多方面加力突破,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