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25-07

卓翼智能: 低空蓄力 振翼青云

文/本刊记者 王怡

2025年07月22日

屏幕截图 2025-09-02 120641.png

幅员1964平方公里的长白山是东北亚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达到87.7%,其防火安全关乎国家生态安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针对长白山区域火情发现难、传统人力扑救效率低且风险高等问题,北京卓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翼智能”)提出全栈自研的森林防灭火解决方案,在长白山森林防灭火演练中上演“空天地一体”集群灭火战,为林海筑牢安全防线。这是卓翼智能无人机作为新一代防灾救援装备力量的生动实践。

自2015年成立以来,卓翼智能以创新驱动实现年均6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以军工科技定义行业标杆,其军、民、产学研三大业务板块成果丰硕,并构建起全球领先、自主可控的智能无人科研生态。

军立品牌 造就国之重器


中国无人机发展历经多个阶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中国无人机技术的发源地,承载着深厚的科研底蕴。卓翼智能创始人兼董事长任雪峰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他有着北航人空天报国的志向传承与务实低调的性格特征。他组建起卓翼智能这支团结精锐的团队,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技术基因,专注于智能无人系统的研发、生产及行业应用,加速从实验室验证转入工程化落地。

对于卓翼智能而言,创始团队以聚焦军用无人机领域为创始方向,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的系留无人机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团队核心技术优势。系留无人机作为多旋翼无人机的特殊形态,通过系留线缆与地面电源相连,从而获得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为满足军用作业环境的高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卓翼智能从器件材料、系统集成和飞控算法三个层面着手。基于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及海量实飞测试,实现无人智能飞行平台全生命周期可靠性验证。

卓翼智能始终坚持从整机设计到飞控系统以及相关软硬件的自主研发。任雪峰坦言,在开发过程中会面临诸多难题,他带领团队坚持以“零故障”严苛标准打磨技术细节,精益求精。例如优化算法结构实现计算量的压缩,解决芯片算力不足的问题;自主开发实时操作系统解决操作系统适配问题;通过新材料应用和供应链管理,实现“低成本+高性能”产品策略。在刻苦研发与昼夜调试中卓翼智能的初代产品——国内首台涵道型系留无人机就此诞生,创下8级风、零下15℃正常起降作业的纪录,奠定了中国系留无人机技术的国际话语权。

攻克层层困难,卓翼智能已做到 100% 国产化+全链路智能化,在装备层,实现从飞控芯片、加密通信到AI感知模块的全自主研发;在验证层,Sim2Real智能验证平台通过“数字孪生+云仿真”双引擎,使新型装备研发周期有效缩短;在对抗层,智能化对抗系统可破解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通信干扰难题;在体系层,集群控制系统支持百架智能体协同作战,为立体攻防提供技术底座。

如今,卓翼智能主力产品已列装我国海陆空多支部队,为军队、执法部门和边境巡逻提供强大的空中支援,增强作战能力并提升效率。卓翼智能是国内唯一拥有军用型号从论证、竞标、研制、批产全流程经验的团队,已成为国内军用及特种领域80%以上系留无人机系统的主要供应商,确立系留无人机领军企业的地位。


民链产业 领跑细分场景


基于军用技术成熟的工程化能力,卓翼智能的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军用向军民融合的转变过程。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和基建技术水平的提高,高层建筑在全球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传统消防手段往往存在“高度够不着”“装备展不开”“高空打不准”“调整不灵活”等诸多痛点。与此同时,我国大力推进应急消防领域创新发展,相继发布《“十四五”国家消防工作规划》《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新技术新装备在应急消防领域的应用。

卓翼智能坚持“技术锚定刚需市场”的定位,2021年,卓翼智能获工信部重大专项支持,针对百米以上高层建筑消防难题,开发出全国首创具备普适性的系留无人机高空灭火解决方案。这一成果的核心突破在于:以卓翼智能自主开发的高烈度大载重系留无人机系统为核心,通过地面消防综合运输车与空中无人机联动,形成“车机协同”,具备高负载、响应快、强抗风、长续航等优势,有效实现百米以上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填补了国内高烈度大载重高层灭火的行业空白。该成果履获认可,卓翼智能凭借“超大载重高烈度环境特种智能系留无人机应急解决方案”荣获第九届中国航空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目前,消防产品已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其技术成熟度通过参与国家级应急消防演练得到验证,2025年6月,该方案在由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应急使命·2025”城市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专题演习中发挥出色。

在推动森林消防体系向智能化、无人化转型方面,卓翼智能的多款高性能无人机产品已实现落地应用。面对宁夏769.35万亩森林、272万亩湿地的防护压力,卓翼智能联合宁夏铁塔,以1.3万座通信基站为支点,打造智能化林草应急防控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将提高火情监测的覆盖范围和效率,还减少监测盲区,实现火情的及时发现和处理,在提升防火效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从单点技术创新到“空天地一体化防控生态”构建,卓翼智能为全球低空安全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率领团队创新突围,任雪峰有着高度的责任感,他表示,希望以技术创新推动国家低空行业应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卓翼智能在细分市场逐渐打开突破口,其无人机智慧低空巡检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人工巡检作业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的沙漠、戈壁、高海拔地区。在新疆送变电有限公司输电线巡检项目中,卓翼智能采用中大型固定翼无人机搭载高清双光吊舱及高清数码相机对20400公里输电线路本体及通道进行巡视作业,采集线路通道范围内可见光与红外视频数据及正射影像,及时发现通道隐患,分类报送并移交数据成果,同时支持将巡检视频流实时回传中心平台。

突破传统配送受限于封闭管理、路权限制及交通距离的困境,卓翼智能的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助力乡村邮政服务的革新及偏远地区的精准配送。今年年初,怒江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与卓翼智能深度合作的无人机配送邮件试飞在泸水市称杆乡顺利完成。其所属怒江境内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无人机仅用5分钟便抵达目标地点,卓翼智能为峡谷地区枢纽互联互通和低空经济生态构建按下“加速键”。

随着产品研发加快与布局更趋成熟,卓翼智能已拥有全谱系智能无人系统,涵盖系留无人机系统、多旋翼无人机系统、复合翼无人机系统等,全系产品覆盖应急救援、水利林草、能源巡检、交通物流等九大场景。卓翼智能已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资质认定,累计获得60余项发明专利、80余项软件著作权,并参与多项行业标准制定。


研建生态 提速成果转化


卓翼智能凭借扎实的技术积累在中国无人机行业快速崛起,离不开任雪峰对行业生态前瞻性的规划。2018年卓翼智能创立以“让无人智能科研更简单”为使命的飞思实验室,聚焦无人装备的飞行控制、集群协同、智能感知及博弈对抗等核心领域的技术攻坚与生态赋能,构建覆盖“算法开发-仿真训练-实飞验证”的智能化闭环体系。

对于该平台的应用和受众群体,任雪峰表示主要体现在教学、科研、赛事支持三个维度,最终希望能促进整个行业蓬勃向前。以科研场景为例,传统开发模式下,需进行上千架次实飞测试才能验证抗干扰能力,通过应用飞思实验室自研的Sim2Real智能验证平台,仅用数月就能完成算法迭代,节约研发成本超百万,实现无人智能系统从验证到实战的跃升。

目前,飞思实验室已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50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展开合作。据了解,飞思实验室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联合设立“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无人集群协同智能项目”在全国范围遴选合作高校,支持高校在多项技术与行业应用领域的创新研究,高效助推产学研高效协同。

多年来,卓翼智能汇聚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毕业的博士、硕士以及军工专家组成核心研发团队,人才生态的营造是卓翼智能持续创新的底气。任雪峰谈到,作为卓翼智能的“创新大脑”,飞思实验室聚合的高校毕业生也将是未来巨大的人才储备。“产学研用”思维贯穿产品从研发到落地全周期,为方便产品进行随时测试,卓翼智能打造河北怀来建设测试基地,这种快速反应机制,让卓翼智能的专利池以每年30项发明专利的速度扩容,80余项软件著作权中,60%转化自一线场景反馈。

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片广阔天地里,卓翼智能带领产业集群领军飞行,并持续探索技术应用的广度与深度。面向未来,卓翼智能肩负使命也承载期许,中国的“科技之翼”将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启航征程、行稳致远。

屏幕截图 2025-09-02 12065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