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侯亚南
2025年06月20日
卓越工程师是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力量,其人才界定及选育标准对人才培养和评价至关重要。与高校相比,企业的卓越工程师人才界定、选育标准和培养尤为关键。本文从企业视角出发,探讨工程师的界定、特征及其职业发展阶段,并提出一套面向企业的卓越工程师人才选拔标准。该标准聚焦于创新力、影响力、贡献力等核心维度,旨在为工程师人才选拔、培养及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助力企业及国家的工程技术发展。
国内外工程师人才概念及分类比较
国内外对工程师人才概念比较。
一是国外对工程师的界定。国际上对工程师的定义较为广义,涵盖多个领域的专业人员。以下是几个主要国家的工程师定义。
美国将工程师定义为从事技术开发、创新和规划的专业人员,能够对涉及公众健康、安全、幸福和经济利益的系统及其组成部分进行科学判断。
法国的工程师职业领域广泛,涵盖工业、服务业、建筑、健康、金融、艺术、设计和人力资源等多个领域。工程师需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高效地提出、研究和解决复杂问题。
德国的工程师培养与认证体系将工程教育与职业资格紧密结合。德国传统上实行“文凭工程师”制度,工科学生毕业后获得的文凭既是专业学位,也是职业资格认证。
二是国内对工程师的界定。根据国家《工程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和《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工程师是我国工程技术系列的中级专业技术职称,须具备本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在取得助理工程师职称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满4年。工程师应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熟悉相关法规标准,能够独立承担复杂工程项目并解决技术问题,且在专业领域取得实用成果。
本文从企业工程人才需求视角出发,结合前期调研和本文的关注点,提出的工程师界定为:取得人社系统颁发工程师职称证书的人员,以及未取得职称证书但具有在工程领域从事专业设计、研发、制造、评估、管理等方面能力的人员。
国内外对工程师的分类比较
国外工程师的分类。
一是国际工程联盟(IEA)。当前,国际工程联盟(IEA)下设有7个国际互认协议。其中3个聚焦工程教育质量的国际互认:《华盛顿协议》针对四年制本科工程教育学历学位互认,为职业工程师的教育经历提供规范;《悉尼协议》主要面向三年制高等教育培养的工程技术教育进行认证;《都柏林协议》则用于保障两年制技术员工程高等教育资质的实质等效。这三个协议的评定对象依次为工程师、工程技师、工程技术员。另外4个协议着重于工程师专业资格的评定及互认,分别是《国际专业工程师协议》《亚太工程师协议》《国际工程技术师协议》《国际工程技术员协议》,它们确立了专业工程师工程能力国际基准以及维护该基准的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定期审查成员标准与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成员间实质等效,为各成员辖区内专业工程师认可程序的简化创造条件。
具体如图1:
《华盛顿协议》针对专业工程师,要求4年制本科教育,侧重工程科学理论与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悉尼协议》面向工程技术专家,要求3年制应用型本科教育,注重技术创新与实践应用;《都柏林协议》针对工程技术员,要求2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强调设备操作与技术服务能力。这三个协议分别对应工程领域的高级设计研发、技术转化管理和具体操作执行岗位,形成了从理论到实践、从设计到操作的完整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并通过统一的认证标准确保工程教育质量的国际实质等效。
二是美国。美国的注册工程师体系主要涵盖实习工程师和职业工程师两个层级。要获取注册工程师资格,必须在学校教育、资格考试、工作经验这三个维度达到相应要求。依据美国工程与测绘主考官全国理事会(NCEES)的相关规定,若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注册工程师,第一步是要完成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学习,获取学士学位或与之相当的工程学历证书;第二步则是参加由该理事会组织的工程基础考试(FE考试),顺利通过考试后,即可被授予实习工程师的称号。获得此称号后,能够在职业工程师的带领与指导下,参与部分工程业务工作,但尚不具备独立承接和开展工程业务的资质。此后,要求实习工程师在工作过程中沉淀4年的实际工作经验;最后参加并通过NCEES举办的工程实践和原理考试(PE考试)。通过该考试的工程师,可向所在州的注册管理部门发起申请,履行完相关手续后,即可正式晋升为职业工程师,具备独立承接工程业务的资格。
三是加拿大。加拿大工程教育认证委员会(CEAB)负责对高校工程课程进行认证,其认证标准由加拿大工程师协会(Engineers Canada)统一制定。根据Engineers Canada的分类,执照类型主要包括专业工程师(P.Eng.):最高级别执照,可独立签署工程文件并承担法律责任;实习工程师(Engineer-in-Training, EIT):适用于通过学术认证但未满足工作经验要求的申请人,需在持牌工程师监督下积累经验;临时执照(Temporary License):针对短期项目的外籍工程师,需经省级协会审批,有效期通常为1年;学生会员(Student Member Program, SMP):在校生可申请,享受协会资源,毕业6个月内申请可免收年会费。
四是英国。英国实行工程师注册制度,按职业工程师能力标准,英国工程师职称分为3个层次,分别为工程技术员、联合工程师和特许工程师。英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只要有国家承认的工程、建筑和环境等专业的文凭或学位便符合要求;联合工程师的申请者,需拥有经认证的工程或技术方面的学士学位,或具备同等效力的学位;特许工程师的要求更为严格,除了要有经认证的学士学位,还得有硕士学位,或者是等同于硕士的学位,抑或是经认证的工程硕士学位。
国内工程师的分类。在我国现阶段,工程师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工程师从业资格即工程师职称,由人社部评定。工程师执业资格采用国家注册工程师制度,是对高校工程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一种行业检验标准,明确工程师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资格 。
1986年,干部人事制度开启全面革新进程。在工程领域,人事管理制度主要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技术人员依据资历、能力等被划分成初、中、高三个级别,对应采用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这四种称谓。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工程系列职称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级。其中,初级职称进一步细分为员级与助理级,高级职称则分设副高级和正高级。对应不同层级,具体的职称名称依次为:员级称技术员,助理级称助理工程师,中级为工程师,副高级是高级工程师,正高级则为正高级工程师。
我国现有工程人员职称体系与欧美注册工程师制度体系中工程师资格头衔的对应情况如下表:
面向企业的卓越工程师人才选拔标准设计
在2021年9月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作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任务进行部署。本文从企业视角出发,将工程师培养与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构建以创新力、影响力、贡献力等为核心的选拔体系,体现卓越工程师在知识发展和创新实践方面的综合能力。
卓越工程师人才选拔评价维度。基于对国内外工程师概念、分类的分析,结合企业与人才调研,总结出卓越工程师的共性认识与通识要求,构建以下选拔评价维度(详见表2)。
卓越工程师人才选拔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对卓越工程师的要求,兼顾人才能力与成长需求,在标准设计方面,在衡量人才能力、业绩标准的同时,更要关注人才所在企业的配套资源和发展平台质量。因此,选拔评价指标维度包括:创新资源、企业实力、业绩贡献、科研前景。具体指标及说明见表3。
北京市科协创新服务中心自2022年起应用上述标准开展全市卓越工程师人才选拔。目前已选拔出50位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该群体呈现年轻化、高学历职称和多奖项等特点,说明该标准在选拔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卓越工程师人才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为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任之光,张彦通:国际工程协议对工程类毕业生特质和职业能力的规定及启示[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5).
2.Washington Accord,USA,[EB/OL].http://www.washingtonaccord.org.
3.Force,pl,P24,P41.http://www.ncees.org/licensure/licensure-for-engineers/.
4.廖娟,李小忠.美国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2).
5.韩晓燕,张彦通.英美注册工程师制度的级别划分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
5.Canadian Framework For Licensure:Titles,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Research.CCPE.September 4 2012.
责编 / 马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