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2025-02

中节能肥西公司: 治固废、促循环 以技术创新筑牢长江生态屏障

文/本刊记者 池文淑 于宝源

2025年02月16日

长江,这条蜿蜒流淌在中国大地上的壮丽河流,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更是我国水资源最为充沛的河流之一。其全长超过6300公里,宛如一条巨龙,横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滋养了19个省、市、自治区的广袤土地。流域总面积达到180万平方公里,占据了我国国土面积的近五分之一。

屏幕截图 2025-04-16 161741.png

从肥沃的农田到茂密的森林,从丰富的矿产资源到多样的生物种群,这片土地孕育了无数生命与文明。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成为了长江流域面临的一大挑战。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国家高度重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视为关乎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永续繁荣的重大任务,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在于,要构建一条绿色、和谐、可持续的长江经济带。

安徽省合肥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三角洲腹地,是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双节点城市、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合肥秉承科技引领与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理念,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和生态之城,生态保护工作任重道远。与此同时,拥有“淮军故里、改革首县、花木之乡、巢湖明珠”等多个美誉的合肥市肥西县,地跨江淮流域,为全国百强县之一,是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加快培育以合肥为切入点、向长三角延伸的环境治理示范模式,中国环境保护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环保”)与肥西县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2018年12月开工投建肥西县生态环保产业示范园,由中节能(肥西)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节能肥西公司”)负责产业示范园的投资、建设及运营。

中节能肥西公司自成立以来,在环保技术研发与创新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不但确保了投建项目的绿色高效运营,而且完成了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的研究与实践,为提升企业固废集约化协同处置能力与产学研创新转化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为长三角地区的固废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事业贡献了重要力量。

屏幕截图 2025-04-16 162014.png

中节能(肥西)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控室


截至目前,中节能肥西公司已申请专利35项和软件著作权10项。这些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涵盖了垃圾焚烧发电、固废资源化利用等多个领域。同时,中节能肥西公司已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还通过了合肥市企业技术中心的多项认定,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已经成为合肥当地环保产业的一支生力军。

实施垃圾无害化处理

环境效益显著


近年来,高速发展的合肥市,正在面临“垃圾围城”的环境危机。2020年9月,肥西县生态环保产业示范园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成投运,极大缓解了肥西县及合肥西南地区因生活垃圾增加带来的处理压力。该项目不仅是中节能肥西公司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一次重要探索,更是其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力证明。

肥西县生态环保产业示范园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总投资约11.92亿元,是中国环保在合肥市建设的第二座大型垃圾焚烧处理项目,承担着肥西县域及合肥市西部蜀山区、政务区、高新区、经开区及滨湖新区等区域生活垃圾的处理,项目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2000吨,每年可处理生活垃圾73万吨,年发电量超3亿度。

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是一项复杂且成熟的系统工程,包括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处置等多个环节。中节能肥西公司通过集成先进工艺技术,建成4台500t/d机械炉排焚烧炉,配套建设2台22MW凝汽式汽轮机组,锅炉烟气净化系统采用“SNCR+干法+半干法+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尘器+SCR”相组合的烟气净化工艺。按照“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在清洁生产的前提下,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并充分利用垃圾焚烧热能产汽发电,焚烧烟气经净化处理后实现了超低排放,成功地将原本被视为负担的生活垃圾转化为宝贵的能源资源。

固废资源化利用项目则是中节能肥西公司科技创新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以炉渣的综合利用为例,技术团队采用了破碎、磁选、筛分等一系列物理处理技术,将原本难以处理的炉渣转化为高品质的再生骨料。这些再生骨料经过进一步加工,可用于生产各种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砖块等,甚至可用于道路铺设,从而有效降低建筑行业的原材料成本,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餐厨垃圾处理方面,中节能肥西公司则创新性地采用了水力制浆与厌氧消化耦合技术,大幅提高了餐厨垃圾的油脂提取率和沼气产率。同时,针对三相分离的有机固相和厌氧沼渣,正在开展生物有机肥技术研发,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着力于提升餐厨垃圾绿色循环的资源化利用效率。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仅解决了餐厨垃圾处理难题,还可生产出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有机肥料和生物燃料,为农业生产和能源供应提供了新的选择。

屏幕截图 2025-04-16 162121.png

讲解员正在给学生们讲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打造长三角示范园区

助力长江大保护


城市生活垃圾、陈腐垃圾、污泥、餐厨、园林废弃物和建筑垃圾等的处置均是系统工程,涉及收集、运输、处理处置和管理等一系列精密的流程。合肥市肥西县环保产业示范园是中国节能为合肥市及肥西县量身定制的固废处理综合解决方案。

从整体规划层面,中节能肥西公司深化“顶层设计+政府管家”双服务模式,构建“政企银”合作模式,落实“两山”模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充分发挥中国节能“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的作用,为合肥市进行城乡统筹规划,充分利用焚烧发电项目的热力、电力能源,及最终产物的消纳处理功能,最大程度发挥环保整合处置效益,实现环保综合处理整治功能及能源、交通、材料、人员管理的集约化效应,提升了城市环保建设规划整体水平,打造出长三角流域典型多源有机固废集约化处置集成示范项目。

从具体实施层面,环保产业园奉行“设施共建、资源共享、物质循环、能量梯级利用”的理念,用实际行动诠释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意义。产业园已建成投运了生活垃圾焚烧项目(2000t/d)及配套炉渣综合处理利用项目(500t/d)、餐厨厨余项目(800t/d)和污泥处置项目(600t/d),总处理规模已达到3900t/d。与此同时,产业园正在积极规划固废资源化产品,如蒸汽、沼气、油脂、有机肥和生物炭等的高效利用途径,探讨固废处置与能源行业、生态农业等的产业融合模式,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最终实现“固废都能运送进园区,园区产品都能运送至社会”的规划设想,助力长江经济带开创生态循环的大好局面。

与此同时,为彰显央企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中节能肥西公司在产业示范园项目建设之初就同步谋划建设了以“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为主题的环保科普馆,并对外全天开放。该展馆建筑面积3168平方米,对外开放设施包括人与自然馆、固废科普馆、环保教育馆、企业展示馆以及一条科普长廊,可同时容纳百余名参观公众。目前,环保科普馆已接待参观人员超5000人次,通过省、市各级媒体报道等已影响超300万人次,社会反响热烈。投运以来,中节能肥西公司还获得了“2024年全国十佳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安徽省科普示范单位”“合肥市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一时代使命,不仅是对国家长远发展蓝图的精准描绘,也是深深植根于民众心中的殷切期望。中节能肥西公司作为这一宏伟目标的积极践行者,其经验与成果,无疑为其他地区和行业提供了宝贵借鉴,激励着更多主体投身到绿色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共同绘就美丽中国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