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5日
看到这期刊物中对诸多院士的介绍,足见我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泱泱大国。这些院士中,有默默为国防科技贡献力量的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有毅然归国、扎根科研一线,助推中国科学发展逆势而上的“慧眼之父”;还有悉心科普、传道授业、擎灯引航的科普教授……他们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告知后辈“山山难越山山越,川川无路舟自渡。”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个人奋斗的史诗,更是激励无数青年学子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灯塔。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是无私奉献。在这些院士的引领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中国定能涌现出更多杰出的科学家,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智慧和力量。因为青年一代相信,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行远自迩,笃行不息。
读者:盒子里的信
今年各领域大量涌现的科创成果,使我对祖国当前的科创能力惊叹不已。新型隐形战机歼-35A、首枚可回收火箭、重型燃气轮机、“深江1号”“电子皮肤”“火星电池”、无人驾驶重载列车……这一件件的成果展现,都显示了我国当前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强大实力,更为国家未来的科研实力发展注入了强大的自信心。然而这每一项技术突破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智慧和汗水,他们夜以继日地探索、试验,才最终将这些令人瞩目的成果呈现在世人面前。在年度科创人物中,也认识了不少前沿领域的科研新星,他们敢于突破、先于实践、勇于创新,用想象去创造世界,用技术去改变生活,把一项又一项领先于世界水平的技术冠以“中国标准”。相信未来的中国科创成果会越来越多。
读者:话梅拌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