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池文淑
2024年12月16日
上月落幕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已走过十六个年头。这十六年间,“双十一”早已超越了其作为特定节日的范畴,逐渐演化并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消费习惯之中。人们不止在“双十一”这一天熬到深夜一键清空购物车,囤下超大桶的洗衣液、成箱的纸巾和猫粮狗粮等消耗品,还会在每一次日常消费里全网比价,咂摸小数点后的数字。
不得不说,电子商务已然彻底改变了一代中国人的购物方式。在诸多电商平台中,京东一直备受消费者关注。从1998年中关村四平方米的小柜台起步,到如今的全球500强企业,从最初对品质与服务的执着追求,到如今以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变革,京东的品牌塑造之旅风云变幻,是中国电商行业蓬勃发展的写照,也是行业从粗放稚嫩走向理性成熟的缩影。它不仅见证了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更推动了供应链优化、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电商领域的广泛应用,为行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推动了行业的转型升级,从而为消费者带来更加智能、便捷、实惠的购物体验。
科技创新引领,打造电商新生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电商领域的创新型企业,京东清醒地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于提升自身竞争力、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因此,京东一直以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和发展。
2017年初,京东宣布全面向技术转型。时至今日,京东体系已经投入了近130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作为同时具备实体企业基因和属性、拥有数字技术和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京东依托“有责任的供应链”,通过技术创新,持续推进“链网融合”,实现了货网、仓网、云网的“三网通”,在提升物流配送效率、优化用户体验、拓展业务领域、降低运营成本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由此,京东不仅保障了自身供应链稳定可靠,也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数字化转型和降本增效,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京东还深入挖掘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为商家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营销和服务解决方案。这些探索不仅有助于京东提升自身优势,还为整个电商行业带来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物流科技是京东技术创新的重要领域之一。京东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先进技术,实现了物流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例如,2024年11月,京东重磅发布全新自主研发系统——“智狼” 货到人系统,融合“智狼”搬运机器人、飞梯机器人、立体货架等核心组件及辅助设施,该系统具有“立体、智能、易用”特点,能在净空10米以下高标准库房实现高密度存储,存储坪效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2.5倍。其搬运机器人配置高精度导航算法及双向激光障碍物检测技术,飞梯机器人由双电机并行实现高效运行控制并结合视觉电控多重校验实现高精定位。目前,该系统已投用于京东物流北京大兴临空智能物流园区的童装仓,拣货效率较传统“人找货”模式提升超过3 倍,投资回报周期比同类产品缩短30%。
零售科技是京东技术创新的另一大领域。京点点AIGC内容生成平台已帮助25万多个商家实现一键AI生成店铺运营所需的商品图片、运营与营销文案、商品短视频,对比传统制作方式,内容制作效率提升高达95%以上。商家只需轻点鼠标,就能获得专业级的高质量商品图片、运营文案,让店铺经营质量得到提升。
云计算和大数据是京东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京东通过建设大规模云计算中心和数据中心——京东云,为商家提供稳定、高效的云计算和存储服务。近年来,京东云不断升级其技术平台,提升计算能力,推出云舰智算平台,该平台是行业较早提供大规模多云异构算力调度的智算平台,支持大模型在云端、本地混合部署,降低了运维复杂度,为大模型应用提供了极致的算力。与此同时,京东云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可支持数百个AI场景。在供应链、营销、研发等多个领域,京东云都展现出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应用能力。
人工智能是京东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京东将自主研发和引进先进技术相结合,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电商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例如,京东自主研发的“智能客服”系统,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用户问题的智能识别和回答;同时,京东还推出了“智能音箱”等创新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智能、有趣的购物体验。
此外,在产业协同创新领域,京东同样表现出色,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生态企业,共同推进产业创新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比如,近十年来,京东持续为美的电器打造数字供应链,通过消费预测和仓储优化,将商品从入仓到送入消费者手中的时间从过去的30-45天减少到如今的28天,迄今已累计帮助美的降低供应成本近千万元以上;另有2022年6月,京东携手BOE(京东方)全面开启“双京赋能计划”。双方基于各自技术和市场核心优势,围绕C2M (Customer-to-Manufacturer)业务开展深度合作,并联合建立“技术创新研究院”,全面打通前沿技术通往消费市场的道路,助力消费市场全面回暖和产业创新高价值增长。
塑造卓越品牌,引领电商新风尚
京东自1998年成立以来,从最初的电子产品销售,到如今零售业务涵盖家电、家居、数码、图书、服饰、母婴、食品等多个品类,京东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不断优化购物体验,从而不断提升其品牌影响力。
在电商市场中,品牌差异化是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京东在品牌差异化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京东素以自营模式和严格的品控著称。这一差异化策略不仅提升了京东的品牌辨识度,也增强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具体来说,京东的自营模式使得京东能够直接控制商品的采购、仓储、销售和售后等各个环节,这不仅保证了商品的质量,也使得京东能够更快地响应消费者的需求,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京东还建立了严格的品控体系。对于入驻平台的第三方商家及其商品,从商家资质审核、商品质量检测、到上架销售后的持续监控,京东在每一环节都设立了高标准、严要求。只有通过京东严格的品控审核,确保商品质量达标、商家信誉良好,商家及其商品才能获得在京东平台上销售的资格。这一举措,不仅维护了京东平台的品牌形象,也极大地提升了平台上商品的整体质量和正品率,为消费者营造了一个更加安全、放心的购物环境。
此外,京东还积极引入全球知名品牌和优质商品,丰富了平台的商品结构,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差异化的品牌定位,京东成功地吸引了大量忠实用户,为品牌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全球化布局的推进,京东在海外市场也逐渐建立了品牌影响力。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京东将中国的优质商品带给全球消费者,同时也将海外的优质商品引入中国市场。这种双向的品牌交流,提升了京东品牌的国际知名度。
京东深知,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创造经济效益,更体现在其引发的社会效应。为此,京东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通过促进就业、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公益项目,京东充分展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这些公益举措不仅提升了品牌的美誉度,也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近年来,京东持续促进高质量就业,不仅努力为每一位员工提供施展才干和实现梦想的舞台,还努力成为让所有员工有归属感、幸福感的企业。截至目前,京东体系员工总数超过60万人。京东为员工尤其是一线员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2023年全年的人力资源总支出(包括公司的自有员工和外部人员)达到了1047亿元,为快递小哥、客服等一线员工在内的所有员工设立百亿“住房保障基金”,为他们提供购房无息贷款,并大幅扩充“员工子女救助基金”的规模,为数十万家庭提供坚实的生活保障;
在乡村振兴领域,京东全面启动“奔富计划”,实现“三年带动农村一万亿产值成长”的目标,同时在全国打造多个“奔富村”,帮助数百万农户大幅增收;
在绿色发展方面,京东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的号召,以技术为抓手,推进运营和供应链各环节的减碳降碳,积极推广使用绿色包装和循环包装,减少一次性包装材料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眼下,电商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京东在激烈的市场洪流中稳健前行,正在续写着电商领域的新篇章。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在京东等创新型企业的带动下,中国电商行业也将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数字经济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