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池文淑
2024年06月26日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会上,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中国工程院院士、本刊编委会副主任陈赛娟为带头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病转化医学研究创新团队,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创新团队奖,据悉这是2023年度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创新团队。
陈赛娟与团队合影留念。从左至右:李军民,陈竺,陈赛娟,赵维莅,穈坚青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病转化医学研究团队由来已久,脱胎于1987年创建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30多年来,陈赛娟等带领团队在国际上实现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诱导分化治疗的原始创新,阐明了APL发病的分子机理,发展了APL革命性治疗的“上海方案”,使APL成为第一个可治愈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并将这一协同靶向治疗的思路进一步拓展至其他类型血液恶性疾病。她及其团队曾在包括Science、Nature Genetics、Cancer Cell、Lancet Oncology、Development Cell、Nature Commun、Blood和PNAS在内的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500多篇,被引证数达30000余次。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奖特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
近年来,团队又创新拓展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的新型靶向治疗和细胞免疫治疗并获得成功;在地中海贫血和血友病基因治疗等方面的探索,为血液遗传性疾病的治愈提供了新的途径;团队应用多组学技术全方位解析血液疾病发病机制,实现了分子标志物和药物靶标的多项成果转化应用;团队绘制了国际上第一张造血系统新基因染色体定位图,将组学技术从血液拓展至公共卫生领域,为寄生虫病和新冠疫情防控作出积极贡献。
不仅如此,创新团队还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科带头人,吸引了多位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加盟。目前,团队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团队未来将充分发挥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平台优势,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引领我国血液转化医学研究再创新辉煌。
根深蒂固,始得芬芳。从“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到“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从肿瘤诱导分化疗法到CAR-T细胞疗法,陈赛娟及其创新团队不仅在全球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更为世界医学奉献了肿瘤治疗的中国智慧。
责编: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