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于宝源
2024年06月14日
本刊讯 6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以“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4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增强质量政策与金融政策协同,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田世宏在会上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明确要求,要健全覆盖质量、标准、品牌、专利等要素的融资增信体系,强化对质量改进、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的金融服务供给,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质量创新的金融扶持力度。“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重大要求和部署,发挥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作用,让‘质量+金融’政策直达实体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 田世宏介绍说。
《通知》中提到的质量融资增信要素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应用,又怎样发挥作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发展局副局长张蕾蕾在回答这一提问时表示,质量融资增信要素是《通知》的创新之处,也是贯通整个质量融资增信工作的关键所在,决定了质量融资增信的成效。张蕾蕾进一步表示,质量融资增信要素主要分为质量信用、质量管理、质量品牌、质量基础和质量创新五个方面:在质量信用方面,主要包括企业的质量信誉评价、信用信息以及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等情况,是企业经营稳定性的体现;在质量管理方面,主要包括企业的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首席质量官的设立以及获得的政府质量奖等,是企业的质量保障能力和长期盈利能力的体现;在质量品牌方面,主要包括品牌的价值、知名度和影响力,是企业市场竞争力影响力的体现;在质量基础方面,主要包括企业在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方面的能力和资质,是企业基础实力的体现;在质量创新方面,主要包括企业的技术创新、质量攻关成效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是企业未来发展潜能的体现。
责编: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