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品牌网

2024环境技术大会在沪举办

本站原创 文/本刊记者 于宝源

2024年04月18日

4月17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心、全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4环境技术大会在上海举行。本次大会以“创新转型融合,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与会嘉宾共同探讨了面向美丽中国目标的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探索环保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以及加快推动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协同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话题。

大会开幕式,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作了题为《大力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当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核心工作是美丽中国建设,呼唤绿色低碳发展。“绿色低碳是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要求,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是‘质’,落脚点在‘生产力’。”他认为,新质生产力本身符合绿色发展理念,发展新质生产力客观上就是绿色低碳发展。王金南还就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与重点提出了建议。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夏祖义在致辞中表示,面对新阶段、新要求、新任务,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将与广大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和环保企业一起,加快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科技有效供给,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支撑作用,协同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副司长逯元堂在高峰论坛上介绍,“十四五”时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到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逯元堂说,我国传统环保产业已进入存量资产高质量运营新阶段,环保产业范畴正在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等领域拓展,细分领域环保解决方案、减污降碳协同化改造、废物资源循环利用、降本增效可持续运营服务将成为产业主要形态。

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刘燕华以视频方式在大会开幕式上作题为《绿色创新与科技竞争》的主旨报告。他表示,逆向创新是正向创新之外的另一种创新模式,逆向创新要创造新的消费,要超前储备,要能够提出新问题、新目的、新产品与新市场。他强调瞄准产业拐点,发挥创新新动力是当前科研工作的重点。

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会长李其林也建议环境企业坚持创新驱动,强化技术研发,深化产学研合作,成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的加速器。

与会嘉宾还分别就“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环保产业使命与机遇”“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生态环境安全”“美丽中国产业激励政策与绿色金融体系”四个议题展开对话与探讨。

记者从大会获悉,近年来上海市围绕美丽上海建设的目标任务,不断加快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绿色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和先进绿色技术的发展推广运用,上海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PM2.5年均浓度从2017年39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3年的28微克/立方米,273个地表水考核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的比例为97.8%,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和能耗累计降幅均超过50%。


责编:柯欣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