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2022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迈出坚实的一步。足以见得,科技成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强力引擎。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沈昌健带来了《关于加大科技扶持力度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从五个角度为农业科技发展建言献策,其中第一点就提到了建设农业全产业链。
为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2022年7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开展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的通知》,提出构建以产品为主线、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聚焦优势产业产区,高标准创建一批示范基地。《通知》还要求到“十四五”末,在全国创建300个左右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
沈昌健是一位农村油菜种植大户,也是一位科技工作者,他注意到了建设农业全产业链的重要性。今年两会上,他建议科技赋能,加快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
沈昌健表示:“乡村产业振兴需要致力于通过科技赋能,打造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在数字时代需要运用数字化平台,整合农产品价值链,把农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通过数字化平台实时掌握市场需求和市场动态,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产品研发和设计,并实时向终端客户推送农产品相关信息,整合和完善产业链。”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产业面临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式”抬升、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等新挑战。
作为“新农人”,沈昌健提出了一条符合时代发展的农业产业发展路径。要落实扶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政策,完善“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互联网+订单农业”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方式、销售方式的转变,以此来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此外,结合在调研走访中的实际情况,沈昌健还从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加强种业科技攻关;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四方面提出建议,呼吁加大科技扶持力度促进乡村振兴。
责编/柯欣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手机版
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