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正文

杜明燕委员:为中国驯鹿保护“寻路”

  2023年03月09日  文/本刊记者 王雯慧 马铭阳

杜明燕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

中国只有这最后的1700多头驯鹿,我们不能让这个物种种群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头消亡。我用5年的时间提的关于驯鹿的提案,目前已有多项得到落实。



杜明燕所在的民族——鄂温克族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狩猎民族”。2003年,鄂温克人放下手中的猎枪,实施了“生态移民“。他们从遥远的大兴安岭深处,搬到了山下,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是,鄂温克族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驯鹿饲养业也因此陷入困境。


驯鹿是一种生长在严寒地区的动物,需要长期在森林苔原中觅食,不适合圈养。在历史漫长的岁月里,驯鹿曾是丛林鄂温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2009年中国唯一使鹿部落驯鹿人——鄂温克族人加入了世界驯鹿养殖者协会,至此,中国成为有驯鹿的会员国。此后,2014年中国成功加入北极理事会成员国和观察员国。


作为一名来自鄂温克族的政协委员,杜明燕先后提交了《关于将呼伦贝尔草原耕地纳入退耕还草计划的提案》《关于鄂温克族驯鹿养殖产业化发展的提案》等提案,力求从不同角度为驯鹿产业发展找到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


5年来,她提出的关于驯鹿的提案一项一项得到落实。2021年,杜明燕《关于鄂温克族驯鹿养殖产业化发展的提案》得到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的答复意见。2022年12月,农业农村部设立了“国家敖鲁古雅驯鹿保种场”。今年,驯鹿的保险制度开始执行,给驯鹿养殖者补贴也已经在落实中。但是目前,怎样建设驯鹿保护体系,让种群更好地延续,让养殖者得到生活保障这些都是杜明燕关注的问题。


今年杜明燕带来了《关于建立驯鹿保护体系的建议》。她建议有关部门加强本地种群优化,保护本地驯鹿基因的同时,在政策、技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对保种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亲缘关系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等,确保保种场更精准地进行保种工作。进一步推动驯鹿遗传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有计划地培养驯鹿疫病防治的兽医和专业人员,科学发展驯鹿产业。


杜明燕说:“我们这些来自基层的委员,一边联系着我的界别群众,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一边将身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带到两会上来,逐步推行,一步一步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这才是政协委员的职责和使命。”


带着民族和家乡父老的殷切希望,杜明燕的提案紧紧围绕关注森林草原生态建设、失独家庭、用科技助力高寒地区“厕所革命”,将更多城市纳入清洁取暖试点城市等内容,这些提案的内容紧贴人民生活实际,进一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幸福指数。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责编/柯欣

手机体验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手机版


  • 微分享

聚焦两会更多>>

两会视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