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北京数字安全大会召开
7月18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和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指导,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北京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创新产业联盟和北京软件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联合主办的2024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第二届北京数字安全大会在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第二届北京数字安全大会会议现场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董齐超出席大会并发表致辞。他在致辞中指出,北京作为中国数字化发展的创新引领者和产业先行者,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重要的战略方向,将“五子”联动作为探索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有效路径,坚持在政策措施和环境营造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进数字安全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打造国际领先的数字安全高地。
中国科学院院士冯登国发表了题为“大模型安全思考与建议”的主旨报告,大模型安全已成为网络空间安全的重点发展方向,深刻剖析了数字时代大模型广泛使用带来的安全风险和挑战。他提出重点加强隐私保护的模型推理、大模型驱动的智能安全决策、大模型的机制可解释与决策可解释等研究,建立大模型安全理论体系和测评体系,构建具有数学理论支持的模型框架,更好地理解模型的运作机制和行为方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冯登国发表主旨报告
为发现和培育新一代数字安全人才,鼓励技术创新,激发行业活力,为数字安全领域注入新鲜血液, 2024全国数据应用大赛“数字安全赛”在大会上正式启动,大赛由中国仿真学会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北京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创新产业联盟联合主办。大赛以“数据要素”为重点,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搭建专业竞赛平台,加强数据资源供给,激励社会各界共同挖掘市场需求,提升数据利用水平。大会还对北京大数据技能大赛“数据安全应用场景赛道”的获奖单位进行了表彰,并发布了《数据流通安全标准化白皮书》。
据悉,《数据流通安全标准化白皮书》介绍了数据流通安全发展现状,明确数据流通安全的含义和重要意义,提出数据流通安全标准体系框架,提出亟需开展的标准化重点工作,建立标准化研究的长效机制,推进数据流通安全标准分类分级分步制定,加快推进基础标准和核心技术标准的研制,为数据要素合规流通和安全保障提供坚实的标准支撑。
大会发布《数据流通安全标准化白皮书》
来自国家部委、央企、高校、北京市委办局以及各区相关单位等数百位嘉宾参加大会。
(责编/建安)
手机体验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手机版
-
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