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第一看点

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在京开幕

7月27日上午,由中国科协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会议主题为“创新引领 自立自强——共筑新发展格局”。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出席开幕式。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致开幕词,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致欢迎词。开幕式由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主持。

图片1.jpg

来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著名专家学者,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企业家代表,港澳台嘉宾及海外的专家学者、科技组织代表、媒体记者700余人参加线下开幕式。各分论坛、31个省市科协分会场以及海内外代表线上参会。

万钢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十大”上的重要讲话中,面向科技工作者发出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动员令,在加强原创、提升效能、深化改革、开放合作、激励人才等方面提出了5大任务,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指明了主攻方向。他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勇担新使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任务和新发展理念,找准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切入点,展现新气象,砥砺新作为,当好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持续高水平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图片2.jpg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致开幕词

万钢在致辞中分享了四点心得。第一,要坚定创新自信,勇担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使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近年来,中国科协不断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牢记初心使命,奋力创新担当,激励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广大科技工作者以丰硕的创新成果,不断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开创新空间,大大提升了民族自信心。万钢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树立强大的创新自信,中国科技界要胸怀两个大局,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导向。

第二,要坚持守正创新,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活力。科技工作者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是打胜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的主力军,良好的作风学风,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崇尚科学的社会文化,是保证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潜心向学的重要基础。中国科协始终遵循创新发展的规律,科技管理的规律,人才成长的规律,强化政治引领,涵养优良学风,优化评价导向,注重发挥科技工作者的主体作用,服务于科技工作者的价值实现,建设有温度、可信赖的“科技工作者之家”。

第三,融合科技经济,助力构建创新发展的新发展格局。万钢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举措,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主动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充分发挥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支撑作用,在惊涛骇浪中锻炼我们的生存竞争和持续发展。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科创中国”在建平台、解难题、助转化、促创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推动科技和经济的融合,有效地集聚引导创新要素,积极开展成果转化和创业创新,赋能各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下一步,科协组织将切实发挥科技社会组织连接政府与市场,推动经济科技融合的作用。继续深入推进“科创中国”的建设,强化重点区域的功能,以柔性的网络推动科研力量和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高质量的专业化的和特色化的系列化的产品,构建线上线下协调服务的体系,促进产业区域专业科技的服务的联合体来发力,来推动探索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国际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

第四,要拓展开放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仍在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气候变化、粮食危机、生物多样化等全球挑战,迫切需要全球科技界共同行动,共同倡导开放信任合作的理念,共同激活创新合作的新动能。中国科协致力于民间科技交流主渠道的作用,代表中国科技界加入372个国际科技组织,推荐中国科学家担任职位以上的职务380人,保证与各国民间科技组织和科学家的活动,来推进工程能力标准、工程师资格互认,积极推动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万钢强调,在新征程上,中国科技界将始终是全球开放的倡导者,科技治理的参与者,创新发展的贡献者。坚持开放信任合作,推动多边与双边国际合作相结合,主动接入全球创新网络,促进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的交流,来激发技术创新的活力;前瞻开展科技风险的影响评价和规则设计,协力国际科技界共同应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挑战,以民间科技交流的通道促进高水平的开放合作,从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来持续地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地建设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陈吉宁在致欢迎辞时指出,北京作为我国科技创新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人才众多,智力密集,科研基础深厚。近年来,北京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城市战略定位,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北京市发挥优势作用,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昌平国家实验室已挂牌运行,中关村国家实验室筹建也取得重要进展,规划建设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等5个大科学装置,搭建材料基因组等13个交叉研究平台,实施“十四五”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行动计划,加快推进4个战线4个突破,形成多项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成果,扎实打造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能源科技、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科技优势。

图片3.jpg

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致欢迎辞

陈吉宁说,北京市深化探索科技创新的新模式,形成适合不同领域、不同任务、不同阶段的创新机制,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基础研究领域,以新型研发机构为载体,通过汇聚人才资源,改革以学术为导向的管理体制机制,充分赋予研究人员自主权,推动实现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突破。特别关注青年学者的成长成才,努力破除五唯,打破学术屏障和行政屏障,为他们搭平台,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鼓励他们勇于探索,相互合作,协同创新。

陈吉宁介绍,改革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结合科研管理创新和成果转化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北京市制定实施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科研管理28条,科创30条,国际人才20条,高精尖产业10+3等法规政策,通过赋权科技人员拥有职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等改革举措,全方位保障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全要素构建转化应用的良好生态环境。持续推进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更多放权赋权,简化科研项目申报、评估检查、仪器设备采购等流程管理,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更好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速聚集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拓宽人才视野,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各环节需求,着力拓展人才的宽度,增加人才的厚度,提升人才的高度,大力吸引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和各领域创新型专业型人才,加大对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使用力度,建立顶尖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完善医疗、子女教育等配套保障体系,精心服务,全力支持,为各类人才扎根北京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图片4.jpg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主持开幕式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作了题为《新量子革命》的报告,从一线科学家的角度,分享了量子科技的重要战略意义以及量子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鸣作了题为《工程科技面向经济主战场 建设世界一流工程》的报告,结合岛隧工程的参建经历,分享了面向经济主战场,建设世界一流工程的创新、品质、效率、开放的四点体会,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工程师的创新与工匠精神;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作了题为《发展生物育种,保障粮食安全》的报告,站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高度,为青年农业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思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作了题为《疫苗研发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的报告,指出健康中国的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坚持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面向生命健康,从新冠病毒的溯源、病原分离,再到诊断试剂、疫苗和抗体的研发,高福提出要向科学要答案,要注重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筑牢原始创新的基石,鼓励科研人员弘扬“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勇攀科技高峰。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主持报告环节。 

图片8.jpg

本届年会开幕式还设立了高端对话单元,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日本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名誉理事长冲村宪树,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薛澜,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中国科协常委、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围绕“新时代科技共同体的使命担当”主题,分享各自的观点。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龚克主持高端对话。

图片9.jpg

本届年会设立开幕式、闭幕式,以及“科技共同体担当新时代使命”“迈出‘科创中国’新步伐”“开启国际交流新模式”“注入创新发展新活力”四大系列25项专题活动,将进一步汇聚创新资源,为助力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责编:代建安

手机体验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手机版


  • 微分享